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小之大义 > 第1章 原生之痛

第1章 原生之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小姨离婚后,在市区买了套房子。然后经人介绍,找了一个公务员,家里有钱有势,但是男方无生育能力。新小姨父将小姨的孩子斌斌视如己出,甚至比亲生的还要好。从小就精心培养,上的都是好学校,还各种课外辅导班,特别注重小孩子的教育。

越是自己有某方面缺陷的人,就越是在乎这方面。比如越是不能生育的人,就越是渴望和喜欢小孩。我也看到过很多这样的情况,最开始很难生小孩的人,后面能生了,都会接二连三地生好几个。似乎只有这样,他们才算是圆满了。

小姨也算是兜兜转转后,终于找到自己想要的了。很多人问小姨:他之前都没结过婚,不介意你有孩子吗?小姨都是很有自信地回答:“他不生小孩,就是要找个带着小孩的女人!”

我知道,小姨的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小姨父不是不介意对方有小孩,只是因为斌斌是小姨的小孩,人家是真心喜欢小姨,所以才不介意她有小孩的。因为喜欢这个人,所以有小孩就是她的优点。如果不喜欢这个人,那么有小孩就会是她致命的缺点了。

但是从那以后,小姨跟我妈关系就很僵了。在她看来,是我妈强行逼迫她结婚,她才会有离婚史的。但是我妈觉得,小姨离婚又结婚,不是个正经人。她不光名声不好了,还嫌贫爱富,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给孩子找个后爸,就是想坐享其成。

妈妈的思想非常封建,觉得离过婚的人,都心术不正,不是什么好人。都是想走捷径,不想靠自己的寄生虫。而且离过婚的女人,名声都不好,会被人看不起,甚至被“浸猪笼”都不为过。妈妈的观点就是:结了婚就绝对不能离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算再不尽人意,也得强撑下去!为了名声、为了面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罪都是应该的。

可小姨明显是现在比以前开心多了啊!整个人看起来精神饱满、神采飞扬。跟之前看到的“气得奶都下不来”的样子完全两样,而且也并不是像妈妈说的“离过婚的人再怎么样都过得不幸福”啊!一个人的状态是藏不住,也骗不了人的。

小姨父的妈妈,是一个超级能干的女人。她来自山区,出身贫寒,从小就刻苦要强,成为了中国第一代女大学生。进入电力局后,凭自己的本事从基层做起,一步步做到了电力局局长的位子。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老公是个公务员,他们有两个小孩:小姨父和他姐姐。

小姨父的妈妈,应该是那种女精英,工作起来不要命的那种。因为她太专注于工作,从而疏忽了孩子们的健康,导致两个孩子身体都不好。据说小姨父和他姐姐小的时候,就经常饿一顿饱一顿的。按理说也不是因为没钱,可能就是没这个意识吧!工作太忙了孩子没人照顾,就只能让孩子们自己看着办。

小姨父的肾有点儿问题,不能生孩子,所以愿意找个带孩子的女人。可以把人家的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小姨父的姐姐,据说当年因为她妈妈的干涉,阻止了一段好姻缘。他姐姐从此以后就一蹶不振,跟家人赌气,一直单身不嫁。

妈妈一直拿小姨父姐姐的事情来教育我们,用带有嘲讽的口吻说:“你看没结婚的女人多惨啊!看着都不正常,家里再有钱又怎样?”妈妈说这些的时候,像是有一种很强的“仇富”心理。其实,她也不是单纯的仇富吧。在她眼里,她看任何人都不如她,觉得天底下谁都没有她过得好,谁都没有她看问题看得透彻。人家有钱的,就是天天在勾心斗角,没有她过得舒坦。没有钱的就是过得很窝囊,没有她金光闪闪。

一直以来,我也很相信妈妈的观点。觉得小姨不是个好人,要离远点儿。但是直到我自己结了婚后才知道,一个人的婚姻好不好,不是看别人怎么评价,而是要看自己的感受。毕竟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而不是看外表有多华丽。

虽然我不知道小姨在两段婚姻中的感受如何,但是我能看得到她的状态明显地变化。跟前姨父在一起时,她总是很生气的样子,各种不满,感觉都快憋屈死了。但是后来跟现姨父结婚后,她脸上都是很安详的笑容,对姨父也是赞赏有加,眼里有光的那种。

我知道,那是因为她感受到了爱。而且现姨父站得高看得远,有学识有远见,对小姨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影响。跟什么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跟有思想有远见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受他影响变得越来越好。在小姨父的帮助下,小姨又继续深造,拿到了自考的大学文凭。

而小姨的孩子斌斌,因为小姨父在各方面,特别是教育上对他的重视,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就跟我们大不一样。小姨跟我们讲的也都是他学习上的各种努力,读了哪个学校,在培训什么特长,家里配了什么配套设施……后来斌斌上了大学,然后进了一家还不错的企业。

虽说斌斌这个孩子,没有待在亲生父亲身边,是一种无法言说的遗憾。但他从小感受到的家庭温暖,并不比别的孩子少。他们一大家子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姑姑都围着他转。小姨父是一个非常开明的父亲,很小就开门见山地跟他说:“我不是你的亲生父亲,我是你严爸爸!”

斌斌经常对他这个严爸爸直呼其名,看得出他对孩子是满满的爱。而且在孩子的教育上,这个严爸爸真的是非常尽心。因为他们家的环境,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思想开明的家庭。这在那个年代,是很多普通家庭所比不了的。

如果斌斌留在他亲生父亲身边,血缘关系会更好,但却不可能有这么好的熏陶和教育。前姨父虽说人老实,心眼不坏,但是真的没什么本事。一个在外面打零工的泥瓦匠,赚了点钱就爱抽烟喝酒。对小孩子的教育根本就没概念,生下来能长大就够了。

小姨若跟前姨父过一辈子,估计也只能做个农村妇女,一辈子围着灶台转,看不到半点儿希望。就像前姨父后来讨的老婆那样,生的孩子也只能从小玩泥巴。长大了如果自己不好好读书,也只能跟他爸爸一样,外出打零工,勉强混个温饱。然后一代代,就这么凑合着过下去。哪能像现在这样,有机会有精力去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能让一代比一代强呢?

小姨最值得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她的思想,她离婚再婚并不是为了自己潇洒快活,要不然她就不会离婚也要带着孩子了。很多女人在离婚的时候会放弃小孩,怕再婚的时候不好找。可小姨没有这样做,即便她再难,也要坚持把孩子带在身边。

再婚后,她和现姨父两个人也都是全身心地放在孩子身上。现姨父在教育上面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不光是自己有能力可以指导孩子,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还主动去考察哪些机构适合孩子,怎样才是适合孩子发展的方向。有了这样一盏指路明灯,小姨就算文化水平低,路也好走多了。他们夫妻俩风里来雨里去,送孩子去这个辅导班那个辅导班。

放在现在,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现在大家都很注重教育,但在那个年代却是非常难得的。那时候的人多半是体力劳动,根本就没有意识去关注孩子的学习。有钱后也想着先享受享受,吃好吃的玩好玩的,能够痛痛快快地挥霍一通。而小姨家虽然富裕,却从不挥霍,钱基本用在了投资大脑上。

小姨虽然没学历,出身农村,但她的思想跟我妈却截然不同。这就说明人的思想跟出身的关系不大,跟自己的觉悟有关。如果小姨故步自封,仅凭姿色是不可能被高知家庭看上的。像小姨父这样的家庭出身,文化底蕴深厚,有思想有内涵,怎么会肤浅到只看外表呢?肯定是看中了小姨身上有着一般女人不可多得的品质,比如追求上进、坚强不服输等等。正是被这些品质所吸引,他才愿意娶这个条件比他差,还带个孩子的女人。

婚姻上的选择对一个女人来说太重要了。和自己欣赏的人在一起,你的内心会充满阳光和温暖。和上进的人在一起,你会充满斗志,对未来满是憧憬和希望。和碌碌无为的人在一起,你会渐渐地被消磨了激情,磨灭了斗志。最终变得跟他一样,认为世界只有一种颜色,黯淡无光。

小姨很早就懂得环境很重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另一半对自己的影响也很重要。走错路不怕,怕的是没有及时调头的勇气。懂得及时止损,远离三观不合的人,不淹没在他们的口水中,才是智慧的做法。

好的婚姻不是委屈求全,一味地忍受委屈,只能说明不合适。而且人性的弱点就是:你越是委屈迁就,对方就越是得寸进尺,不懂得珍惜。有多少贤妻良母,为了家庭和谐一忍再忍,最后还是被老公狠心抛弃,并说得一无是处的?

就算小姨当时,为了自己所谓的“名誉”跟前姨父委屈下去。表面上看这个家是保住了,但是每天都是无硝烟的战场。三观不和的两个人,说不到一起、想不到一起、做不到一起。话不投机半句多,同床异梦,你往东他往西,一言不合就开战……

哎!说着说着,就又描述成了我家里的情形。小的时候,我和姐姐很害怕爸爸妈妈离婚,怕家没有了。但是长大了,我们却很希望他们离婚,因为我们不想看见他们每天都这么痛苦,我们也会跟着痛苦。

但妈妈总是说:等你上了大学就离婚……等你工作了就离婚……等你结婚了就离婚……现在,我的孩子都长大了,他俩却还是没有离婚。家虽然保住了,但是这个家,却是最伤害我们的地方。貌合神离的父母和矛盾不断的家庭,比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我小舅比妈妈小很多,几乎都隔了一代人。在家里很受宠,平时上学,都是我妈在补贴他。他上财校的时候,我妈出了很多钱。但其中有一千块钱,却出得很不明不白:九十年代初,我妈要买城市户口,其实爸爸就是城市户口,她已经嫁给爸爸了,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不直接迁户口,非要去要买户口?

当时一个户口一万多块钱,妈妈和我大舅两个人一起去买。大舅钱不够,妈妈就帮他垫了一千块钱。后来小舅上财校,妈妈就说:那一千块钱就当是送他的礼了。但是小舅只承认,那一千块钱是他大哥(我大舅)送的,因为是大舅亲手给他的钱,大舅也默不做声。

小舅上财校,平时需要什么东西,都是直接去我家里拿。妈妈说,他在学校得讲究点儿,用的东西必须都是质量好、上档次的。小舅偶尔也会带些同学去我家,让我妈招待他们。记得有一次,他带了一群同学去我家里吃喝玩乐,喝了酒吐得到处都是。第二天走了,留下我妈一个人打扫战场。

后来,他上财校要考大专,需要一笔钱,自然而然地去问我妈要。平时就算不要我妈都会主动给的,这次更加得给了!小舅找到我妈,当时她正在牌桌上,输钱了不高兴,就生气地说了一句:“平时没少给你钱呀!怎么还要钱?”小舅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头也不回地走掉了,之后就再也没来过我家。

小舅当时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也很要面子的。可是妈妈却只顾自己的情绪,输了钱就要发脾气,当众数落别人。大庭广众之下,小舅当然脸上挂不住了。就算是一般的人这样被数落,心里也会不高兴的,更何况是被宠得心高气傲的亲弟弟。

妈妈虽然平时老贴娘家,主动给小舅钱。但相比这次考大专来说,都不算是什么关键时刻。而且平时老补贴,只会让人觉得习以为常,万一哪天补贴不了,人家反倒还会怨恨你。“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救急不救穷”,但妈妈却完全搞反了!妈妈太不懂得“关键时刻”的重要性了!平时无条件地帮助,可到了关键时刻,却又故意为难别人,甚至想要退缩了。

考大专,是小舅学业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不管花多少钱,就算砸锅卖铁,这忙也必须得帮啊!但是妈妈却完全分不清轻重。她觉得,平时一直在补贴,已经够了,这次可以不用给了。或者说,她内心是会给的。但当时就是要逞一时口舌之快,数落一下她弟弟,因为自己心情不好了!

妈妈以为,小舅只是撒气跟她闹闹别扭,过几天就好了。自己的亲弟弟,从小一起长大的,怎么会有仇呢?她以为小舅会念及她平时的好,念及这个人大姐的情,但她真的是想错了,小舅这次是来真的了。

斗米养恩单米养仇!虽说平时她一直都在补贴小舅。但小舅觉得自己最小最受宠,做大姐的就应该帮他啊!平时在家里,不一直都是这样的吗?而且这个大姐只是在替他们的爸妈(我的外公外婆)尽养孩子的责任,和小舅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这样,小舅和妈妈之间从此结下了梁子。后来,大舅替小舅出了这个钱,小舅非常感恩戴德,并铭记于心,毕业后就去成都做生意了。有钱后,他也理所当然地只回报这个对他有恩的大哥了。

那个时候生意慢慢不好做了,大舅妈一个人势单力薄,又没什么文化。经常上当受骗,越做越不行了。二舅一家,因为二舅妈头脑灵活,对市场嗅觉灵敏。瞅准了工艺品市场,马上转投做工艺品,又大赚了一笔。

小舅是一个心高气傲、很有抱负的人。不愿屈尊给哥哥们打工,要自己单干。就在二舅那里拿货自己卖,做着做着,他瞄准了毛绒玩具市场。小舅不愧是学财经的,很有经商头脑,在大环境越来越不好的前提下,硬是杀出了一条发财的血路。才几年的功夫,就开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妈妈看到三个弟弟在成都,生意做得这么好,别提多骄傲了!一提到她娘家人,就特别来劲儿,说她三个兄弟都在成都做生意赚大钱。由于他们平时做生意忙,小孩子也顾不上,基本上生好了,没过多久就送回来,丢在家里老人带。外婆就尽量往我家里送,能待多久就待多久,我家就从来没断过小孩子。

妈妈对她弟弟家的小孩子,比对我们还好,因为那是跟她同姓氏的血脉。她的心思都在娘家身上,即便是结了婚,她也是偏向于自己姓氏的孩子们。她也不避讳在我们面前这样说,因为她不喜欢爸爸,我们也不是他们爱情的结晶。我和姐姐,也很懊恼为什么自己是外姓人家的孩子,要被排在后面?

甚至在看到我们在某些方面像爸爸时,还会因此而骂我们。我们自己也挺内疚的,为什么要生出一副让妈妈讨厌的模样呢?真是该骂!但现在知道了,是她跟爸爸结的婚!那生出来的孩子,不像爸爸难道去像别人吗?我们倒是想去像别人啊!不想因为像爸爸而被骂,可是我们能做得到吗?

不过我们也能理解妈妈,毕竟她没有感受过真正温暖的母爱。她虽然有妈妈,但跟没有一样,外婆根本就不管她。她从小就像弟弟妹妹们的“妈妈”一样无所不能,从没真正当过一天的孩子。她当然不知道,孩子其实是需要大人呵护的。

外婆很早就结婚生下了妈妈,当时她在医院当护士,为了不影响工作,就把刚出生的妈妈丢在家里不管。外公是做建筑的,经常好几个月都不在家。

妈妈从出生开始,就没吃过一口母乳,更没有喝过奶粉。小的时候她就被放在桌子底下,大人记起来了塞一口饭给她吃吃,偶尔能喝口米汤就算不错了。还没等她长大,弟弟妹妹们就相继出生了。没当过孩子的妈妈,立马就变成了家里的小保姆,不光要照顾弟弟妹妹,还要做繁重的家务活。

她从四五岁开始,就要每天早上5点钟起来洗衣服做饭。那时候的洗衣服做饭,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快捷。家里没有自来水,没有煤气,更没有电器,全是手工活体力活。

等她全部做完了,才能去上学。基本上都第二、三节课了她才进教室。虽然每天上学都迟到,但她的成绩却一直是名列前茅,老师们也都很照顾她,知道她去晚了是因为家里活多。不光是早上去得晚,放学回家后也根本没时间写作业。

外婆就爱拿妈妈撒气,她有洁癖。看到一丁点儿没洗干净,就对妈妈破口大骂,甚至是打,拿着扫帚条满村子追着打那种,边打边用很难听的脏话辱骂。她们也从不觉得自己对孩子太过了,因为有说辞:棍棒底下出人才。以致于后来很多年,妈妈做梦都是外婆拿着扫帚条在撵她、追着她打。

小时候的我们虽然吃穿不愁,但是家庭氛围却是一言难尽!

前一秒还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餐桌上吃饭,后一秒就会因一言不合而开战。妈妈和爸爸会为什么事情吵架呢?其实都是些芝麻绿豆大点儿的家务事。有时是她觉得爸爸的态度不好了,有时是家务没做到她要求的那样,比如抹布放错了位置,碗没洗干净,或者菜买得不好等等。

其实这些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情,可对于妈妈来说却是天大的事情,她把家务事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每天三顿饭必须认真在家做,人家想随便糊弄下那就是懒,“好吃懒做”的头衔马上就扣上了。

妈妈觉得人活着就是来受苦的,就是要每天忙家务事,爸爸也得跟她一样。甚至连想法也必须跟她一样,如果人家没有配合,让她觉得扫兴了,那么马上就会乌云密布,然后倾盆大雨了。

先是吵架,妈妈总是骂奶奶,骂得很难听。这一点我们内心非常反感,毕竟奶奶是我们的亲人。就算是跟爸爸吵架,也不能完全不顾及我们的感受呀!即便多年后我们长大了,这一幕也永远刻在脑子里,让我们对妈妈不由地疏远了三分。

爸爸的忍让也是有限度的,骂他就算了,骂奶奶肯定还嘴。于是谁也不让谁,进而发展到打架,是那种往死里打,好像有多大血海深仇,非要把对方大卸八块一样。不过不是往身上打,而是砸东西,噼里啪啦的很恐怖。摔得最多的就是碗和酒瓶子,因为家里都有卖的。

我和姐姐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大气不敢出,更不敢吱声,只能偷偷掉眼泪。如果我们劝架,会被妈妈骂得更凶。因为我们是爸爸的孩子,在她眼里满身都是跟爸爸一样的缺点让她讨厌。她不光会骂我们,还会说不要我们叫我们滚。

至今,我和姐姐回想起来,脑海里永远都忘不了的那一幕就是:我们在街上像流浪儿一样,无家可归,也不知道要去到哪里,就四处流浪,边走边掉眼泪,觉得天塌下来了,我们是没人要的孩子……走了很久很久,才终于看到了爸爸,他骑着车来追我们了。

爸爸把我们接回家,妈妈还在那里咬牙切齿地痛骂。不过让爸爸来追我们,把我们接回去是妈妈的指示。她虽然在骂,但也怕我们真的走丢了。用她的话说,就是她只是想出气而已,我们都是她的“出气筒”。

我们更不敢站在爸爸这边。那样不光会挨骂,还会被惩罚,比如饿肚子。一定要我们也站在她这边,说她是对的爸爸是错的。并且爸爸还要真诚地道歉加保证,她才肯罢休。如果做不到,那就一直吵一直吵。今天吵了明天再接着吵,连续好几天,直到爸爸道歉认错为止。

每次吵架,满大街的人都会过来劝架,因为动静实在是太大了。妈妈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着爸爸的各种不中用,平时大家也看得出来,做生意主要是靠妈妈,就使劲劝她想开点儿。大家都是“劝和不劝分”的心态,他们也抱着“打死都不离婚”的想法,就一直这样闹下去。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很害怕爸爸妈妈会离婚,害怕会没有家。但是后来麻木了,反倒希望他们赶紧分开。他们总说是为了我们不离婚的,但我们真的不希望他们因为我们而过得这么痛苦,作为孩子我们不希望自己是原罪。只要能让他们过得好,就算是让我们去死都愿意,家没了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他们就是不离婚,就要说是为了我们才不离婚的。然后又因为我成绩好,妈妈就会说:是为了你读书我才不离婚的!妈妈从来不关注我们内心的想法,反倒总说我们小屁孩还敢想那么多?她认为孩子生来就是大人的附属品,必须得无条件听大人的话,要不然就是不孝。

爸爸和妈妈的组合,像极了电视剧《都挺好》里面的苏大强和赵美兰:爸爸城市户口,工人阶级;妈妈农村户口,生于重男轻女的家庭,似乎自己的使命就是为了帮扶弟弟妹妹们,解救自己的娘家。

妈妈很强势什么都要操心,刀子嘴豆腐心。爸爸懦弱爱逃避责任,只要有饭吃有觉睡就万事大吉,其他什么都不操心,一概与他无关。虽然妈妈不喜欢爸爸,但是爸爸能让她过上“鲤鱼跳龙门”的生活,在物质上她还是挺满足的。

至于精神上,她似乎不太需要。哪怕她和爸爸没有共同语言她也觉得无所谓,反正每天打打麻将日子也能混过去,总比之前做农活强。他们觉得夫妻吵架也很正常,哪怕跟仇人一样互骂甚至动手,只要不离婚就行了。至于对孩子的影响?对不起压根儿就没有这个意识!

妈妈以为我们吃得饱、穿得暖就肯定是幸福的。但我们是真的不愿意毫无尊严地去吃那种“嗟来之食”。我们宁愿吃得差点、穿得差点,也不愿看到家里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哪怕是没有吃没有喝,也接受不了被骂被“精神虐待”。

但妈妈就是要一边给吃一边骂。因为她给吃了,理所当然地认为恩比天大。所以无论她怎样对待我们,我们都得无条件接受!最受不了的就是:我们明明已经很委屈,难过得想大哭了。还不能发作出来,必须忍着,更加不能掉眼泪。

一哭,妈妈就会凶神恶煞地镇住我们:“你号丧啊?你爸妈还没死呢!”她一边骂,一边大声恐吓“不准哭”,心里再多的委屈也得硬憋回去!这还不算,还得像正常人一样装作若无其事,不能有任何的情绪。就算吃不下饭也必须得吃,而且必须一家人一起吃,不允许任何人有特例。

我们也不能和妈妈想得不一样,那样日子会很难过的。不光要按照她的想法来,还必须打心底里就和她想得一致,那样才算是好孩子。那个时候,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家还有“挡风遮雨”的功能,因为在我们家,每天都是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

不过妈妈的脾气,如果说是她一个人的原因,那也确实有点儿冤枉她了。因为在这个家里,爸爸的不作为危害性更大,只不过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个问题,还以为这是正常的。因为在妈妈的印象中,外公就一直是个“隐形人”什么都不管,她以为男人都这样。

但是爸爸比外公更甚,外公就算再不管事,那也是家里的经济来源。而爸爸呢?虽然他是供销社职工,看似有个“铁饭碗”。但是供销社很快就垮台了,然后他又没什么本事,后来做生意就主要靠妈妈了,这样妈妈的脾气就更大了。

爸爸没本事就算了,最要命的是他还完全没骨气。被妈妈骂得一文不值也不敢绝地反击,更不敢“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就只会退缩逃避,忍忍忍,忍到最后自己麻木了都不知道。反正什么事情都跟他无关,他只要有吃有喝就够了。

即便结了婚有了孩子,他也不知道作为老公作为父亲,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反倒是把我们看成是他的累赘,是因为有了我们事才多,妈妈才经常跟他吵架的!如果不是妈妈被世俗的观念约束,觉得“女人结了婚生了小孩才算是完整的”,他完全可以不要小孩的。

爸爸非常没有主见,又很懦弱遇事就躲,本能地逃避,妈妈只能硬着头皮上,冲在前面挡子弹。难怪人家都说每一个“泼妇”背后,都站着一个没有责任心的老公。真是这样的!“泼妇”都是被逼出来的,谁不想做个优雅的贵妇呢?

我和姐姐既体谅妈妈的难处,又很同情爸爸的遭遇。内心总是很挣扎很难过,乞求尽快雨过天晴。希望这一切能够尽快改变,希望自己有一天,心情能像彩虹一样美丽。总是寄希望于以后,从来都没有觉得当下很美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