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郑国风云 > 第23章 五国伐郑(上)

第23章 五国伐郑(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里我们叉开讲一讲这个周公。历史上周公是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姬旦,自小聪明好学,成年后以笃厚仁孝、多才多艺著称,从父王处理政务或征战,才干过人。

武王继位后,周公任辅佐大臣,在灭殷建周中立下汗马功劳。武王崩,成王年少,局势不稳。周公临危受命,摄政称王,维护和巩固周王朝统一政权。他在大功告成后,又还政于成王,成为流芳百代的社稷大臣。

周公在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将鲁地封给了周公,但周公并没有就国,而是留在中央辅佐周成王。这样,在鲁国实际做国君的是周公旦的长子,即鲁公伯禽。

周公死后,他的次子继承了周公一职。当然,后来周王朝里的周公,并非指一人,而指周公旦以及他的后人了,因为周公这个职务成了常设的官职。所以后来还有很多的周公。

周公与召公在周厉王被“国人暴动”赶走之后实行共和制,直至周厉王儿子回来继承王位,这一年是公元前841 年,这是中国史籍记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这里的周公黑肩,姓姬名黑肩,在朝中是地位举足轻重,为周桓王出了很多良策。

这次劝周桓王不计较郑国抢麦一事,接下来要讲到的劝周桓王礼遇郑庄公勿动刀兵等。可惜周桓王不听,发兵伐郑,结果大败,周天子从此成了没人理睬的可怜虫。

桓王在位时,黑肩深受爱桓王信任。桓王在临终前,招周公黑肩入卧室托付说:“依照祖宗制度,予一人立了嫡长子姬佗为太子。但是,予一人所钟爱的却是次子姬克。今天,予一人将姬克托付给爱卿,日后如果姬佗寿终,就兄终弟及,让姬克继位。爱卿务必要尽力办好这件大事。”

太子姬佗继位为周庄王,周公黑肩一心想遵桓王遗命,要立王子姬克而弑杀周庄王,结果被人告发,被周庄王处死。一代英豪智士可怜晚节不保!而且,从此以后,周公旦的后代不再担任周公一职了。

这些故事,我们已经在周朝风云里细述,这里,我们接着讲郑国,因为郑国摊上大事了。

郑庄公早就知道,这一次,郑国抢了你天子的粮食,虽然天子暂时没有予以过问,但郑国不能因此而懈怠,必须作好相应的防范。这个相应防范,那便是加紧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外交环境。

郑庄公看到了齐国。齐国,一个于公元前1046年由兵圣姜子牙建立起来的东方强国,姜姓吕氏,侯爵,疆域位于现今山东省大部及河北省南部。这是一个依泰山之险、大海之滨,通过煮盐垦田,至今已经是一个富甲一方、兵甲数万的东方大国。

齐国本是周天子用于屏障山东诸夷的一个大国,享有“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棱,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的特权,是周王朝最为倚重的诸侯国之一。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即公元前882年,纪国诬告,致使齐国国君齐哀公被天子周夷王烹杀,从此齐国一直对王室耿耿于怀,国家受到沉重打击。

后来,齐国更是连续内乱。直到历史进入春秋,齐前庄公铁腕治国,平定内乱,齐国才终于慢慢恢复元气。齐国也是春秋十二诸侯之一,此时的国君是齐僖公。

历史上,齐国曾受到过周王室的打压,现在貌似咱郑国也面临着周王室的打压,那就算是同病相怜了。既然如此,何不与齐国建立同盟关系?

郑庄公是个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人,他遣使赴齐国,向齐僖公表达了郑国的态度,齐僖公大喜。公元前720年12月,郑庄公与齐僖公在齐国的石门会见,即今天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小屯村北的石门山。两国国国君重温了在历史上两国在庐地结盟的友好关系,宣布结为同盟,史称石门会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