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郑国风云 > 第23章 五国伐郑(上)

第23章 五国伐郑(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郑庄公还准备与鲁国、卫国、宋国等进一步加强关系,但突然出了一场意外。自石门回国途中,准备过济水时,由于突遇狂风,郑庄公的战马突然失惊,战车失控而翻倒于地。郑庄公被摔出战车,重重摔于地上,头部受伤。

屋漏偏遇连天雨,回到郑国后刚养完伤的郑庄公突然得报,说卫国出事了。原来,公元前719年,卫国发生了内乱。那位与郑庄公打了一架后认输的卫国国君卫桓公,居然被自己的兄弟公子州吁给杀了!

卫国,是约于公元前1117年所封的一个侯爵诸侯,姬姓,卫氏。到了卫武公时,卫国成为地区强国,卫武公因为在平王东迁时,曾出兵勤王平戎,而被提拔为周王朝卿士。

卫国是春秋十二诸侯之一,此时的卫国国君为卫桓公。公元前733年,卫桓公兄弟公子州吁骄横奢侈,故对其撤职查办,公子州吁出逃。公元前719年,公子州吁在大夫石厚的协助下,杀回卫国并弑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君,史称卫前废公。

这件案子,使卫桓公创造了一个历史,那春秋时期第一位遭到弑杀的国君。卫桓公当然不知道,从此各诸侯国国君被弑几乎成为常态。

这种重磅消息很快传到了郑国,郑庄公便对群臣讲,郑国要作好战争准备了。

他的分析非常到位:“卫国发生弑君篡位之事,国内肯定舆论哗然,极有可能通过对外发动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而我们郑国和卫国一直就互相瞧着不顺眼,看来卫国会首先拿咱们郑国开刀。”

什么叫明主?什么叫远见?什么叫近忧?就这一段话,让我们见到了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形象:

第一,对情报系统的高度重视及深度分析。能对邻国一个公子的性格都了如指掌,相信郑庄公分派各地的间谍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也完全有理由相信,郑庄公对领国的君主以及主要文武都有相当的认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二,驾驭国家矛盾的能力。郑庄公为何能推断出卫国会来进攻郑国?他的逻辑是人家可能会按自己想做的方式来做事。如果郑国自己国内矛盾重重,那可能郑庄公也会发动一场战争来转移国内舆论注意力。

这突然使人想起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哪次不是因为发动战争的国家在重重国内矛盾中采取的转移民众注意力的办法?不要说那么远,就说今天,强大的某国,不断发动对其他国家的战争,难道真的是因为那些国家的存在让某国无法生存或者严重威胁到了某国的国家利益侵犯了美某的国土国民安全?

非也!那是某国国内一些矛盾无法解决了。所以,某国总统便需要一个让大家感兴趣的东西,一个新的兴奋点,那便是打架。谁都喜欢看打架,打倒一个可怜虫,民众的关注焦点便到了打架上了。

未雨绸缪的同时,果断处置突发事件。郑庄公叫大家早作准备,就算卫国不来攻打,这个准备也是对从情报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一个预案。

真是太伟大了,现在我们发现有许多部门许多单位,从来没人去分析一下本单位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困难,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突发事件要去处理,一旦发生了该怎么办。这叫危机处理预案意识不够,迟早要出事问责。

如果说放在以以前,这种观念可以淡薄一点没什么问题,但放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放在危机无时不在的现在,主要领导再不树立这种理念,那真的很危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