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郑国风云 > 第22章 强抢王粮

第22章 强抢王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祭足率郑军直抵温城。温城,是郑国与周王室直辖地盘的交界处,但隶属于周王室,严格意义上讲属于当时的王畿内一个叫苏国的内诸侯地盘。

什么是王畿呢?周王朝时,把王朝都城周围千里的地域称为王畿。周王朝曾经有两个都城,一个是镐京,一个是洛邑,所以当时的王畿便是特指镐京周边千里之地,以及洛邑周边直接统治的区域。

随着歧、丰、镐地区被周王王赏赐给了秦国,所以这个镐京王畿千里之地,便全部属于了秦国。现在的周王朝的王畿,只留有成周、洛邑、王城等主要城邑以及周边一些土地。

这些土地上,有一种诸侯国,叫内诸侯。即王畿之内的诸侯,这种诸侯国的产生,是因为周王朝的王室子弟及卿大夫都有所食采邑,其采邑就在王畿内,故称内诸侯,或称内封国。相对于内诸侯,则有外诸侯,外诸侯即象鲁国、齐国、郑国等等被封在王畿之外的诸侯。

内外诸侯的政治级别是相等的,即大家都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但两者最大的不同便是内诸侯只享受周王朝给予的俸?,没有世袭权。而外诸侯不享受天子给予的俸?,但享有世袭权。所以,没有一个内诸侯是能够发展壮大的,所有的内诸侯依附于周天子,天子强则内诸侯强,天子弱则内诸侯弱。

比如原镐京周边的那些内诸侯,当周平王东迁都城于洛邑后,那些个千里之地人的大小不等的内诸侯,要么都呼拉拉搬去洛邑,要么就直接被秦国合法吞并。

这个苏国,作为周王朝内诸侯,其实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前身为夏朝时建立的温国。商朝时以苏国为名作为商朝的诸侯国,约位于今天河南焦作市温县。大约一定都知道远古四大美女之苏旦己,便是苏国公主。后来,苏国助周伐纣,因功受赐十二邑建立苏国,都城在温邑,作为周王朝内诸侯而存在。

如今,郑国大夫祭足率领郑国军队自白玉门渡口渡过黄河,直抵温邑,即苏国都城。祭足向温邑人说明了来意,意思就是今年郑国遭遇到了自然灾害,收成不好,特来此地“借”粮。

这种前无古人的借法,温邑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再说,温邑作为苏国这个内诸侯的都城,是属于王室的直属领地,当地守将没有权利可以自作主张将周王室的粮食借给任何一个诸侯国。

但温城大夫也素知郑国兵强马壮,特别是祭足别看文质彬彬,但话里的意思相当地藏刀啊。温城守将只好陪着笑脸说:“大夫啊,这事我们真的不能自行决定哦,要不,大夫先在温城呆几天,待我们请示天子后再答复你?”

祭足笑了:“这太麻烦了,反正现在正好麦子也熟了,我们自己带了镰刀,我们自己割就是了。”

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狼似虎,不多时便将温城郊区大片的麦子收割了,满载而归。温城大夫是又气又急又怕,还想讲理?还想拼命?拉倒吧,自认倒霉并立即向天子汇报得了。

这样,祭足带兵今天来收割明天又来收割,不但将温城的麦子抢光,还到了成周一带,将成周的麦子也都抢光。这两地大夫都无可奈何,只好派人禀报天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