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与云共舞 > 第8章 中国人来了

第8章 中国人来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天下午,路文涛请了两个小时事假,带着老婆、女儿去幼儿园面试。

初来杜塞尔多夫时,他们没有想到在德国上幼儿园会与在深圳一样面临学位问题,还得去面试。

德国法律规定,必须给3岁以上儿童提供幼儿园学位,德国3至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0%,但幼儿园能够接收孩子的数量有限,有些家庭在妈妈怀孕的时候就在报名学位了。他俩考虑晚了,又想找一家离家近的,更是不容易。

终于,他们排着学位那家幼儿园有小孩搬走,出现了空学位,轮到了他们。

幼儿园离家只有八百米,小小一个门面,从外面看不像是在国内时对一所幼儿园的印象。但推门进去,一个童趣盎然的世界跃然而现。这算是一所中等规模幼儿园,两层楼建筑,有大片室外活动场地,五、六十个孩子。

幼儿园园长,一位日耳曼老太太接待了他们。

夫妻俩坐下,小雨霏起初认生,伏在妈妈腿上。很快变得好奇,一会儿跑开,去看看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一会儿又欢快钻回妈妈怀里,跑开的时间越来越长。

老太太问了他们一些问题,在哪里工作?为什么选这家幼儿园?这家幼儿园为什么要接收路雨霏小朋友?诸如此类。

老太太问完了,路文涛有问题:“我看到我们的小孩不是按照年龄分班的,而是混龄在一起,那么,大孩子会不会打小孩子?”

老太太和蔼:“小孩子打架不是大问题,只要他们不使用武器,就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并且,我们的社会本来就是由不同年龄段的人组成的,小孩子要适应与比他大的、比他小的人共处。”

路文涛迟疑了一下,问:“我看到我们幼儿园有阿拉伯小孩?”

老太太不高兴了:“当然!我们是一家国际化幼儿园,我们接收任何种族的孩子,你有问题吗?”

吴俪俪见老太太板起了脸,生怕节外生枝,瞪了路文涛一眼。

路文涛赶紧解释:“我对此没有任何担心,我在阿拉伯世界工作、生活了十年,我觉得很亲切。”

吴俪俪补充:“我们的宝宝是他在也门工作时怀上的。”

老太太重新露出笑容:“很好!”

一家三口,大手牵小手,从幼儿园向家里走去。

吴俪俪说:“雨霏,上幼儿园就不能睡懒觉了哦,每天早上八点钟就要赶到幼儿园。”

路雨霏一本正经说:“妈妈,我又有点想去幼儿园,又有点不想去。”

路文涛说:“人家还没有说你通过面试了,你还不想去?如果老奶奶同意你进去,说明你很厉害,通过她的考试了!幼儿园多好玩呀,那么多小朋友。”

吴俪俪担心了:“老公,你说我们会通过面试吧?都怪你,问她什么阿拉伯小孩的问题,北非移民的事情在德国越来越敏感。”

“我不是解释了么?老太太最后笑得多开心!看来她是德国人正统立场,不会有歧视,那我们也更放心把雨菲放在她那里!”

吴俪俪放心了:“雨霏,园长奶奶很喜欢你哦!”

“妈妈,那我每天几点钟从幼儿园回家?”

“下午四点。”

“那你要每天第一个出现,比别的小朋友爸爸妈妈都要早!”

“好的!”

三个人到了家,路文涛看了看时间,没有急着离开。

三岁孩子乐于重复简单的快乐,雨霏见爸爸没有要回公司的意思,兴奋起来,缠着爸爸要“公主抱”、“球抱”、“倒着抱”,然后要假装抱不住,把自己掉到地上的样子,去吓妈妈。这是她最近喜欢的游戏,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

将近晚饭时间,路文涛说:“不玩了,爸爸约了客户吃晚饭,得走了!”

路雨霏失望地翘起小嘴,这是他们家经常发生的事情。

吴俪俪牵着女儿把路文涛送到门口,目送他消失在拐角。

她曾经是深圳一家互联网头部公司年轻的网络安全专家,深得领导信任。路文涛常驻海外,他们长期牛郎织女,到了想要宝宝的年龄,只能利用路文涛的年休假时间来造人,她迟迟没有怀上。

两个人再三权衡,决定了她放弃自己的工作来海外做员工家属,陪着路文涛。她的日常生活从深圳科技园的大厦变成了也门萨那的小民居。

“伟中”不少这样的海外员工家属,自己亦年轻、优秀,却因为丈夫长期外派,面临着是坚持自己事业,还是为家庭生活做出牺牲的选择。

一个强调“奋斗”的公司应该给予奋斗者足够劳动所得,“伟中”公司的员工薪酬远远高于深圳平均水平,长期绩效良好的骨干一个人的收入足够养个小家,一些员工家属便安于全职太太,成为“男人背后的女人”。

另一些人则坚持自己事业,或者接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日常,“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短聚;或者因为两个人之间的遥远,感情由浓转淡,到头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还有一些人,如吴俪俪,既愿意追随丈夫脚步,更多地照顾家庭,又不愿意在事业上完全放弃自我。她们一段时间扮演家庭主妇角色,一段时间又忍不住地重出江湖。

女儿真要去上幼儿园了,想到白天大部分时间属于自己了,吴俪俪却又不知道该忙些什么?家属中有人在做代购,四年前的“毒奶粉事故”让欧洲奶粉生意火爆,但她兴趣不大。她决定先报个德语班,把多出来的时间花在学习上。

那天晚上,路文涛约好了卡恩吃饭。

客户关系像个蓄水池,客户帮你忙,算是从池子里取水,取水取多了,池子里水位降了,自然该再蓄上。这段时间卡恩对“伟中”支持不少,于他算是公事公办,但路文涛想着该把他请出办公室,吃顿饭了。

当然,客户迟迟没有决策无线基站的升级换代合同,路文涛跋涉了一年,仍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徘徊,迟迟没有登上第一个大坡。“伟中”在欧洲捷报频传,同事们的大旗四地里飘扬,他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他想在办公室之外探探项目消息。

他选了一家离有轨电车经过的大马路不远,又要往巷子深处走上20米的意大利餐厅。卡恩没有到,路文涛坐在靠墙一张圆形餐桌旁,先要了一杯气泡水。餐桌不大,白色桌布上面已经放好大小玻璃杯、各种刀叉,显得拥挤而亲密。

卡恩之于路文涛,是一种亦商亦师亦友的关系。

“伟中”的销售人员要去解读客户KPI(关键绩效指标),要在客户中发展自己的“教练”,这是一种职业训练,对路文涛,亦是一种“自带buff”的技能。他父母皆有兄弟姐妹多人,皆是兄弟姐妹中老大,对其兄弟姐妹,皆非强势指挥,而是真心照顾。路文涛耳闻目染,从小习惯在人际交往中多关注“你”。

说到解读客户KPI,路文涛“自带buff”的思维模式就不是我有什么产品?我想卖给你什么产品?而是你的商业模式、成功要素、竞争环境是什么?你的痛在哪里?客户各个部门主管的KPI是什么?我要做些什么来帮到你?

说到发展“教练”,正是这种出自内心,而非职业习惯的对客户商业成功的关注,加上从他身上可见的泼辣、大胆,又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令得卡恩愿意把“莱茵电信”的实际情况、决策链上每个人的观点,甚至竞争对手情况有意无意地告诉他。卡恩起到了客户中教你该怎么做的教练作用。

路文涛独自坐了十分钟,“金毛狮王”卡恩走了进来。

他起身迎接,再坐下时,卡恩顺手把一个牛皮纸袋递给他:“你要的红酒。”

路文涛摸出一个信封:“三百欧元。”

卡恩坦然接了,放进自己口袋。

卡恩爱红酒,第一次邀请路文涛上家里做客时带他参观了自己的酒窖。他收罗了不少好红酒,有节假日享用的,有存着待升值的。路文涛着急融进欧洲人圈子,正在培养自己在红酒上的品味,他除了拜卡恩为师,还偶尔从他那里买瓶好酒。今天这瓶是有老乡回国休假,他买来带回去送给姐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