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风云1起兵建唐 > 第六章 李渊真的很“冤”

第六章 李渊真的很“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隋唐,人与人之间讲阶级成分,并且阶级固化。如果你是贵族,基本世代都是贵族。所以,作为李渊的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还是有的,一个关陇集团贵族出身完全可以接班做皇帝,因为,长期以来民众已经习惯了关陇集团的统治。

尽管一个贵族身份完全可以服众,不用效仿先人借用迷信手段刻意编排故事忽悠一下民众,但借用江湖术士渲染一番,营造李渊做皇帝是天意、是命中注定的良好舆论氛围,使民众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李渊做皇帝不容质疑,还是很有必要的。

翻阅《旧唐书》就有这么一段记载:“有史世良者,善相人,谓高祖曰,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意思是说,“唐国公,您相貌非凡,颇有天子之相,今后必为天下共主,可不要辜负上天的宠爱啊。请大人保重,一定要记得我今天所说的,今后必定应验。”

“帝颇为自负。”意思是说,彼时的李渊对术士所言颇以为然,特别受用。

李渊顿时感觉自己家的祖坟上青烟滚滚,这是上辈子烧了多少高香啊!但还得克制一下:“仙道说得是哪里话啊,我只是一小小武将,不过你放心,我会努力的!”

然而,这件事的可信度不高。后人之所以这么做,其实目的很明了,旨在告诉世人现任皇帝也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话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这一年是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是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李渊起兵了,再也不用隐忍了,再也不用假装颓废做个贪财好色的中年男人了,向着做天下共主的人生目标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多少个夜晚,他站在城楼上,仰望星空,不知捻断了多少胡须,感慨自己不知蹉跎了多少岁月,感叹历史的天空如今闪烁几颗星,这些璀璨星辰都曾照亮过哪些英雄,是不是到了一展人间英雄气的时候了,你准备好了吗?是的,我确定,我准备多年了。

这一年,历史上令天地为之色变、让历史车轮为之变向的许多大人物逐一登场亮相,李渊的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他的女儿平阳公主、女婿柴绍,另一个女婿、高密公主的夫君段纶,文武大臣裴寂、刘文静、温大雅、长孙顺德、刘弘基、殷开山、刘政会、武士彟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开国功臣,有的还进入凌烟阁,成为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

说起李渊起兵建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都认为,首倡义兵的是李世民,裴寂、刘文静为助攻,史书的口径很一致,把功劳全部归于李世民。

《旧唐书》记载:“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

《新唐书》记载:“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

而《资治通鉴》更为直接:“起兵晋阳也,皆秦王李世民之谋。”“高祖之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

这一点不难理解,史书是后来修的。《旧唐书》修于后晋,《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均修于北宋。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突出颂扬李世民,其他人或被埋没,或被改写,以衬托李世民千古一帝的伟大功绩,实属人之常情。

综合《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有这么两件事促使李渊起兵,至于记载的是不是真相,咱们先把这两件事按照这些史料原原本本说完,然后再一一分析。

第一件事,兵败突厥,李渊面临牢狱之灾。

虽然不久前,李渊与王仁恭合兵一处共同抵御突厥,取得了小小的胜利。但是以突厥人的做派,休养一段时间,一定会卷土重来。就像某动画片的那句经典对白:“我一定会回来的!”相信突厥人每次出兵不管是打了大胜仗还是惨败,在心里都会来上这么一句。

历史上的突厥、吐蕃,都是如此,不断的起兵打大唐,打不赢就求和,养精蓄锐一番继续打;打赢了拿好处,好处享受完了,撕毁合约还是继续打。

“我一定会回来的!”是的,突厥人不负约定,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总结经验,“小老弟,大哥我又回来了,我就是不服!”

大业十三年初,突厥再次出兵马邑,李渊派副手高君雅与王仁恭共同抵御。王仁恭根本不是突厥的对手,李渊表面上支持,但出工不出力,结果不出所料,吃了败仗。

李渊当时的想法很明确,此次出兵,如果能借突厥人之手,除掉高君雅最好;如果击退突厥,在杨广那儿也算大功一件。

然而,王仁恭这位兄台心态就不一样了,吃了败仗,必须得自我安慰一番:“吃了败仗不要紧,只要人活着就还有希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王仁恭这算盘打得,噼里啪啦。不过,这只是王仁恭的一厢情愿。

兵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杨广耳朵里,杨广当即大怒,要处斩王仁恭,这还不算完,下诏就地拘捕李渊。理由很充分,李渊负有领导责任,对王仁恭支持不力。

说来奇怪,彼时的天下义军遍地,咱不知道杨广如何得知兵败的,也不知道杨广的使者是怎么从江都千里迢迢穿越一道道烽火线跑到太原的,可人家就是命好,居然顺利到了太原。

当杨广的使者宣布这两条谕旨时,李渊非常震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尽管是拘捕,但李渊明白,这是小表弟要对自己下手的节奏。就在李渊思考着要不要先把使者扣押起来时,李世民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上场了。

李世民来到父亲书房摒退左右:“父亲大人,天下人都知道杨广昏聩暴虐,如今民心思变,义军多如牛毛,起事时机已经成熟,咱们不如顺天应人,举起义旗。要不然把您逮起来,可就不好翻身了啊!”

李渊闻听大惊失色:“你这不孝子,怎么能如此口出诳言、大逆不道,你这是想陷为父不仁不义啊!你等着,我这就写信检举你,让官府把你抓起来!”说完就要拿笔。李渊的演技瞬间飙升。

然而,李世民却毫不在意:“老爸啊,儿子是看时机真的成熟了,才这么说,如果您要告发我,我宁愿受死!”

“二郎,我怎么会告发你呢,你可是我的儿啊!此事到此为止,今后不许再提。”李渊走到李世民跟前,轻轻拍了拍李世民的肩。

李世民无奈,心有不甘,怏怏而回。

李渊心累,辗转反侧,一夜未睡。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又来了:“父亲大人,时不我待,不得不说,现在必须起事了。您奉诏到太原剿除匪盗,可如今匪盗遍地,怎么能剿得尽呢?就算您把天下匪盗全部剿除了,可谓功高盖主,到那时更加危险。况且因谶言李浑族灭之事犹在昨日,所以,起事与否,最终都难逃责罚。因此,起事一搏还有希望,愿父亲大人不要再犹豫了!”

李渊来回度步:“二郎啊,为父昨天一宿未眠,你昨天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分析得也很准确。好吧,一切由你安排吧。”

就在李世民紧锣密鼓准备之时,杨广又来了一道谕旨,赦免了李渊和王仁恭,而且官复原职,让他哥俩继续镇守太原。

于是,李渊对起兵一事按了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