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女配爱平淡 > 第300章 红楼王夫人13

第300章 红楼王夫人1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一天打醮,果然接连的有许多王公大臣过来给贾母送礼,热闹非凡。

贾珍在神前捻了三出戏,来向贾母来回报,说:“第一出是白蛇记。”

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

贾珍就解释说:“是汉高祖斩白蛇起义的故事。”

贾母点了点头,这出戏正对得上,贾家的祖上贾演贾源两兄弟正是在战乱中起家,开创了贾府代代相传的基业。

第二出贾珍说是满床笏,这一出贾母是知道的,笑着说道:“这倒是在第二本上,也就罢了,既然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

满床笏是说唐朝大臣郭子仪六十大寿的时候,所有子女们都来祝寿,八个儿子七个女婿下了朝就过来,还带着上朝用的笏板,下了朝去拜寿,便扔下笏板,那笏板放在一堆儿,竟铺满了床。

贾府培养男孩们读书上进,走仕途,正是希望有一天也有满床笏的机会。

这一代的焦点希望都落在了宝玉身上。可惜贾某过于溺爱,从小护着不让父母插手。就这样还嫌宝玉外面看着丰盈,里面身子弱呢!

因为贾母觉得都是贾政和王夫人逼他读书,把他给吓的。

既然神佛把这满床笏定在了第二出,那就是告诉贾母,贾府也就这样了,没有再往上走的机会。虽然很难接受,贾母也没有办法,谁让这是天意呢。

再问第三出是南柯梦,贾母便不言语了。

这南柯梦自不必说了,一场游戏一场梦!梦里的荣华富贵过了一生,醒来发现是场梦。

这最后一出寓意自然是不好的,所以贾母才不言语了。

好像说这热闹荣华都是一场梦一样,高门富贵转眼成过眼云烟。

就这样一出戏,贾母自然不喜欢,只因为是在神前求的,不得不唱罢了。

就算有神前戏的这番警示,贾母也只是叹息两声,说一说‘只得罢了’,再没走心往深想,贾母本身就是及时行乐的享乐派,过着贾府最奢侈享乐的生活。

热闹的一天结束,众人回了府,贾母深悔自己不该来,惊动了这许多人,所以第二天便不去了。

宝玉看到张道士心中不自在,也不去。

林黛玉中了暑更不能去了。

凤姐儿就张罗着和薛姨妈宝钗带着三春去了。

因为张道士给宝玉提亲,宝玉又颠儿颠儿地藏起了金麒麟。

黛玉心中拈酸,特别是看了那些传奇话本之后,发现每段姻缘都是有特殊的物件儿,用来成就了双方的姻缘。

府中早就有‘金玉良缘’一说,她本来就对挂着金锁的宝姐姐特别在意,宝玉又给湘云藏起什么金麒麟来。

宝玉来找她说话,她便透出来些不满。

黛玉:“我没那个福分,不像有人家有什么金锁金麒麟的来配,我只是一个草木之人罢了。”

宝玉也气道:“你又来说这种话!前儿我才为这发了毒誓,说我若是有那个心就叫我天诛地灭,你这是存心咒我!”

黛玉想起前两天说的话来,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又急又愧,又放不下面子,噎他说:“我若是安心咒你,我也天诛地灭。我知道张道士为你说亲,你怕我阻了你的好姻缘,拿我撒气。”

宝玉生就痴情,再看了那些全传奇剧本,更觉得所有的女孩都不及黛玉,心中萌发出一股朦朦胧胧的感情,只是不好说出来。

偏偏黛玉也如此痴情,常用假情试探宝玉。

二人都是如此,再加上黛玉常疑心金玉之说,认为她一提‘金玉’,宝玉就急,明明是心中有金玉。

怎能不横生枝节,时时口角。

宝玉听她说出好姻缘,更加怒火中烧,噎得话都说不出来。

赌气摘下玉向地上摔去,“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

那玉却坚硬异常,丝毫无损,宝玉就找东西砸。

林黛玉哭着说,“你,你何苦砸那哑巴东西,砸它还不如来砸我!”

紫鹃雪雁来拦着,拦不住,又去叫袭人。

这边又是贾宝玉砸玉,又是林黛玉去剪玉穗子。一个气的脸色蜡黄,眉眼错位。一个哭的上气不接,把喝的消暑汤全都吐了出来。

正这时,贾母和王夫人急急忙忙的赶来了,贾母问问因为什么事儿,原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反把袭人和紫鹃等骂了一顿。

贾母一世精明,自然能够看明白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儿。

只是这时代自由恋爱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女子就应该三从四德,爱和淫有着不清不楚的界限。

贾母听戏的时候偶尔还会听一些爱情的段子,但绝对不会允许孙子孙女们听这些,她们一来她就赶紧叫停,不让她们听这个,认为这会乱了性情。

贾宝玉和林黛玉读西厢记,读得废寝忘食,却不敢让人知道,宝玉更怕黛玉会告诉家长。

姑娘们大了,安排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洞房花烛之前,对方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不知爱情是什么感觉,只是相夫教子。

因为这些长辈们很清楚,如果有了这些爱情,很可能会发生许多奋不顾身的事情:为爱私奔,私定终身之类的。

此时,女人的贞洁比性命更重要,有人甚至为了一个贞洁牌坊付出生命。

自由恋爱和社会主流绝对是背道而驰,若谁家真出了这样的事情,叫外人知道,前途和名声都不要了。

贾母为了两人渐渐藏不住的感情,日夜悬着心。

她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只能避重就轻,把责任都推到袭人和紫娟身上,说是她们没有伺候好,才让两人有了矛盾。

老人家急得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哪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让我操心的!几时我闭了眼,断了气,凭这两个冤家闹到天上去,我也眼不见心不烦呐!”

王夫人见本来都没什么事儿了,反倒又把老太太气成这样,连忙来安慰她,给她顺气儿。

贾母哭道:“可是偏又不咽这口气啊!”

贾母或许之前觉得两人还小,没为他们定亲,现在宫里的娘娘又表示了另外一种态度,不论王夫人和元春是不是同一想法,贾母都不得不考虑宫里那位的态度,这亲事更不能定了。只能搁置下来,就像她对张道士说的,只能等两年再说。

她却又不能任由这两人的感情发展露于人前,因为背后的风言风语,以及对道德名声的诋毁是他们承受不了的。

贾母要担心贾宝玉的前途,要担心林黛玉的名声。

却又碰到两个不省事儿的,两个人丝毫没有体会到老人家的这番苦心。

贾母只能隐晦地诉说她的伤心,说的太明显,宝玉和黛玉都没有立足之地。

不论贾母出于何种考量,迟迟没有给她两个心爱的玉儿订亲,现在若再想要全权做主,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王夫人虽然心中早已认定黛玉,并且让王熙凤教女孩们管家的时候,直接把林黛玉放入其中,可是她也不打算给林黛玉和宝玉订婚。

她的考量很简单,就是贾家现在眼看着仍然起不来,找不到自救的办法,终究衰落下去。

若林黛玉和宝玉定了亲,到时候抄家她也跑不了。

以黛玉的清高洁癖,若真的像犯人一样被羁押起来,王夫人真不敢想,她是否能活到出来。

不如等事情尘埃落定之后,再提婚事。

可是这样,显然王夫人也低估了两个人的感情。

若是总这样时不时的闹上一场,人尽皆知,最后就算终成眷侣,到底也不是美谈。

正如贾母的考量,两人的前途名声都要受影响。

两人又同住在园子里面,一天要见上好几面,这迁入园子是元妃下的旨,也不好逆着她就改了。

正好薛蟠和英莲的婚事定在两个月之后,王夫人就把甄英莲安排进园子住两个月,就住在潇湘馆,让她陪陪黛玉。

黛玉有人作伴,一处起卧,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多思多虑了,宝玉和黛玉也会收敛一些。

薛蟠一开始是十分着急成这个婚的,不过,英莲被拐卖来到薛家时才十二三岁,她的母亲封氏便故意把婚事拖着些办。

薛姨妈也觉得薛蟠太猴急,媳妇儿小小年纪就娶过来的话不太像话,以后也不利于子嗣繁衍。

之前又赶上元春封妃,造园子,醒亲,这样的大事,薛姨妈都跟着一样忙乱,更像自己家的事一样。

她觉得家里的喜事不宜在元春之前,所以等待省亲结束,尘埃落定之后才定日子。

甄英莲这两年出挑的越发标志了,生的好整齐模样,她为人行事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比不上她。

如今认回了家,有了亲娘,还认了王夫人做干妈,也算有了靠山,心情舒阔开朗许多,不过她的行事仍然与以前一样,娇憨天真,纯洁温和,得人怜爱,虽遭厄运磨难,却仍然毫无心机,总是笑嘻嘻地面对人世一切。

林黛玉很喜欢她,何况王夫人还特地吩咐黛玉,让她照顾英莲。

英莲自从看过黛玉的诗作之后,更是如同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还要拜黛玉为师,也想写出这样让人口颊留香的句子来。

五月初三这天,本是薛蟠的生日,办了酒席请了戏,在他们院儿中热闹,贾家的人都过去,王家却没有人来。

薛姨妈到这时也发现了,王家似乎不太看得上薛家。

宝玉过生日,王子腾每次都有礼物送来。

无论宝钗及笄,还是薛蟠生日,王家却没有人吱一声。

薛家虽然还有个皇商的名头,薛蟠却不是个能干的,还总闯祸,越发的要靠住贾家了。

宝玉和黛玉两个生气吵嘴,自然是隔了一天不用人劝自就好了,不过薛府的宴席他们也错过了。

端午这一天,大家都到贾母的上房里来。

宝玉见到宝钗,跟她告罪,说他这两日身上不好,所以才没去给大哥拜寿。

宝钗自然从容地应对,说既然身上不好,当然不敢劳烦了。

不想,贾宝玉问了没三两句话,就得罪了宝钗。

因宝钗说她也没出去她怕热,宝玉便没心机地笑着说:“怪不得他们都说姐姐像杨贵妃呢,长得真是太富态了。”

宝钗大怒,又不好发作,冷笑着说:“我倒是像杨贵妃?可惜没有一个好兄弟做杨国忠。”

贾宝玉这才知道话说重了,宝钗不高兴了,当着众人又不好收回,有些尴尬。

黛玉见到宝玉受了奚落,本想再奚落几句,被一个小丫头岔了过去,林黛玉就问了宝钗一句,“宝姐姐,你看了什么戏?”

宝钗以为黛玉是和宝玉一伙儿的,想帮衬宝玉,就说:“我看的李逵骂宋江,之后又赔不是。”

贾宝玉在一旁听了就插嘴:“姐姐博古通今,怎么连这出戏也不知道,这出叫负荆请罪。”

宝钗意味深长地说:“你们博古通今,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负荆请罪。”

二人听出他话中有话,两个一并被她敲打了,都羞红了脸。

别人虽然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不过总觉得这气氛有点怪。

等到宝钗出去了,林黛玉对宝玉说:“哼,你也碰到比我厉害的人了。”

宝玉自讨了没趣儿,想回敬她又怕她多心,忍住气,无精打采的出来。

见到各处都午睡了,也没有地方去,宝玉信步来到王夫人房中,有几个小丫头正在外头廊上做针线,也直打瞌睡,进了便见到王夫人在凉席上睡着了,玉钏儿在给她捶腿。

贾宝玉悄悄的进来,扯动玉钏儿的耳坠子。

玉钏儿见是他,摆摆手示意他出去。

贾宝玉掏出一丸香雪润津丸想塞进她嘴里,玉钏儿却躲开了。

宝玉落空手,呆了一下,没被打击到,还说要讨玉钏儿到怡红院去。

当然,他也就一说。他见到女儿家就愿往一处凑,跟谁关系都好,是个闺阁中的好友,倒从未抱着什么亵渎的想法,是真的觉得和单纯清澈的女孩们相处才好,和外边那些满身世俗的浊臭男人形成鲜明对比。

玉钏悄声说:“二爷就爱与我们丫头开玩笑,可知现在不同小时候了,玩笑不是好开的……太太的觉本来就较浅,你要不出去等一会儿,太太醒了再来。”

宝玉在玉钏这里碰了两下软钉子,也觉得没意思,不想打扰母亲午睡,就转身走出去了。

王夫人的确觉轻,她在宝玉走进来的时候就听到声音醒了,玉钏果然是比她姐姐明事理省事儿的多。

玉钏见宝玉终于走了,心里面松了一口气,心想可坑死我了,太太这边谁不知道她姐姐金钏是怎么被调走的,谁还敢跟宝二爷随便玩笑。

再说在玉钏听来真的只是玩笑而已,她在太太这边待的好好的,有十年时间当了大丫环,干嘛要换个主子从新开始?她又没有攀高枝的心,当然会对宝玉冷淡。

玉钏见王夫人睁开眼,说道:“太太醒了,二爷刚来过,可是要我叫他回来?”

王夫人说:“不用叫他,料他也没什么事,我这里不用人伺候,你也去睡一会儿吧。”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我对那个监督小妹撒了谎,说我完成了几千,其实昨天都没更,和今天放一起了,实在是太罪恶了,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