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百物屠 > 第十一章 机心算

第十一章 机心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后说的?”皇帝看着大责太监问道。

“是皇后身边的巧萃来禀报的,她人还在外头等您的批示。”大责太监指了指殿外。

皇帝顺着他的手看了看,方道:“这是个好事儿,皇后费心了,只不过文章会要办,肯定要邀请一些有名的才俊,你去通传长门宫,文章会,可以办,但是需拟定名单,见了名单,朕才能颁旨。”

“是。”

“等等。”皇帝一顿,大责太监立时定住,忙回头问道:“官家还有什么吩咐?”

皇帝思量许久,最终只是摆了摆头,低眼道:“诏令文司,传朕口谕,命文嗣院、御照司同拟名册,这样的小事就不必劳烦皇后了。”

大责太监何等老辣,不过眨眼功夫便明白了皇帝的心思,只得称是退下。

旨意传到长门宫,王皇后心里也懂得皇帝是怕自己在这名册上动手脚而已。文章会一事,干系大魏的才子盛名,就算这名册不由她做主,料想文司上下也都该明白,谁的名字应该出现在上面。

“不过这倒有点不像咱们陛下的做派。”王皇后轻轻摇头。

巧萃不解,遂问道:“娘娘何出此言?”

“口谕传到文司,见不到圣旨,朝廷要办盛会,哪能不下圣旨就着手准备呢?”王皇后莞尔,“我倒要看看,文司上下怎么差办。”

这件事着实令文司棘手,文嗣院大博士薛赫急召群臣商议,谁也难琢磨透皇帝的心思。

“我倒认为,咱们依照口谕拟定名册便是,网罗东都的才子,咱们文嗣院还担心找不出人吗?”一位佥事坦言道。

“这个节骨眼办文章会,焉知不是另有深意?”提笔主簿有些疑虑。

薛赫一时间也难以按定主意,的确,刚刚才平息了尤济事一案,大魏朝廷动了许多根本。此番文章会看似是为了文人所办,意在光大文章、评定新秀,可是口谕所传,是要“洛阳才子”。如今,帝疑君窦,多少才子都隐没不发,纵使文嗣院能够选出来,恐与会者也寥寥无几。在薛赫看来,文章会是为了收揽文人之心,为朝廷淘选能用之人。

就在这时,外头忽然通报一声,“御照司司鉴到。”

薛赫连忙起身,催促相迎,“快请赵司鉴。”

先帝为求政务公正,特设御照司,协理各部处理政事,又与御史相区别,御照司并不是言官,仅仅是起到过程监督的作用而已。

话音落后,左右相继起身,一齐候着赵司鉴。

这赵司鉴名为惜宁,年纪不过三十,却颇有才干,官场之上洞明八方,做事从不拖沓,不朋党、不亲附,皇帝十分信任他,才命他管理御照司。而他的另一重身份,便是已故的赵妃之弟,当今二公主的亲舅舅。

“赵司鉴一来,我这心里也安定许多。”薛赫亲身迎接,能够看出来御照司的地位。

赵惜宁面善不冷,含笑道:“大博士言重了,下官知道文嗣院上下为难,御照司刚得了官家口谕,我便赶来了。”

言罢,他环视厅堂内所立众人。

薛赫看在眼里,遂道:“都是文嗣院的自己人。”

赵惜宁微微颔首,就着薛赫的示意坐了下来。众人也都随之落座,薛赫回到上首,忡忡道:“我们实在是猜不透,摸不着,不懂官家的龙意,一时真给难住了。”

方才的佥事叹了口气,“这文嗣院,少更大事,不问琐碎,如此难堪。”他的话不错,自从薛赫领文嗣院以来,严令修书,众人几乎是远权斗,只做读书圣贤人。这次有些手忙脚乱了。

赵惜宁也正是知道,不想祸延无辜,而且皇帝有心让御照司参办,自己的职责所在,这才走了这一趟。

“官家今次行事,实属罕见,不过文章会确实没有诸位想的那么复杂,与尤济事一案无关,你们可能也不清楚,文章会是长门宫奏请的,王皇后的心思,你们不是不知道,无非就是为了太子伴读一事,文章会要淘选英才,不错,可更紧要的,是为了选出来这太子伴读的位子,究竟谁来坐更合适。”赵惜宁几句话便挑明了要害。

薛赫等人恍然大悟。

“司鉴救我呀!”薛赫如释重负。

“官家命御照司协理,下官自然尽心竭力,况且文嗣院是何等圣贤清白之地,还不至逆了龙鳞。”赵惜宁说到最后,言语便有些落寞。

“我等心中有数了,劳烦赵司鉴跑这一遭了。”薛赫心中叹气,十分不忍。

是夜,文嗣院便将名册递交了明政殿。

皇帝是有夜读的习惯的,非至亥时不寐。名册送进明政殿时,王皇后正巧也在。

“陛下,文嗣院的名册送到了。”大责太监举着名册来到书案前,双手奉上。

皇帝不禁蹙眉,啧道:“这么晚了,文嗣院可真能熬的啊。”

大责太监遂道:“陛下知道薛博士的性子,您的命令,文嗣院从来都是紧着做好的。”

皇帝一手接过来,瞧了瞧封面,不免道:“你呀,总是为这些个老糊涂说话。”

“奴不敢。”大责太监面色微动,却复又沉静。

“做完是做完了,做的好不好——”皇帝看着这册子并未翻开,“皇后,你且看看。”话音稍落,他便转而把名册递给了一旁的王皇后。

王皇后看了他一眼,旋即接过手来,也不抬头,吩咐着大责太监:“审公公,找几个人把这合殿的烛花剪一剪。”

大责太监即刻领命退下。

王皇后翻看着册子,上面不过写了几十个人的名字,却都附上了籍贯、年龄等条目,可谓十分详尽。她粗略略看过,细细瞧了几个人,不住点头,赞道:“这事儿还得是文嗣院来做,大博士这名册拟得很好,这些人都可谓是我东都的才俊,如能请到,此事便是功成了。”

皇帝静静看着她,并不表态。

王皇后又看了几眼,顿觉有些不适,遂放下名册,正好与皇帝四目相对。“陛下?”她有些疑惑。

“嗯?”皇帝眼波缠传。

王皇后思定,只笑道:“陛下让臣妾先看名册,可是已经对此名册有数了?”

“皇后何出此言?”

“其实,东都的青年才俊也就这些人,这两年来,为了给太子择伴读,臣妾早已把他们的生事熟稔于心,我不过是一介后宫妇人,尚能一一罗尽,陛下位在九州,官至天下,定是更加明察。”王皇后微一挑眉,满面含春。

皇帝颔首,顺手拿起案上的一串金珠,捻在手里,逐析道:“从前薛赫提议修文册,朕便了解了一二,明察倒也算不上,天下之大,六县之广,朕已经焦头烂额,心也不在这些小人物身上。”

王皇后轻轻摇头,“哪里是小人物,这里面保不齐就能再出一个沈可人、薛赫这等的大人物,更保不齐还有伯岳侯、广勤侯这样盛名的世家。”

“皇后慧察。”

“陛下打趣臣妾,谁不知草窠虽陋,能生王侯将相,赵汉天子不还是乡野小民出身吗?”王皇后将名册搁在了书案上。

皇帝莞尔问道:“难不成这里面也能出天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