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嫁秭归县,农场显身手
“原来你也是家中老大啊!”邹林音关切问道,“香溪是个好地方,有轮渡、有码头,靠近长江边啊!”她一脸羡慕,“不像我们神农架,要路没路,也没什么经济来源。”
“那是当然,我们这片都要划归新成立的三峡省管辖,宜昌就是省会。我们秭归和宜昌市区这么近将来肯定有前途。谈自然条件你们林区赶不上我们长江边,不过像你这么有见识有文化的女同志回林区肯定受欢迎。”水手说之,“不似我们这些大老粗,日夜水上耗着,风里来雨里去。”他是子承父业跑码头。邹林音觉得香溪比木鱼好,至少山不那么陡峭,路也宽敞。“我们渡口人男的跑船女人种柑、目前来说都比较好,每家都有余钱.”
“确实好哇!听说湖北省绝大部分的柑橘都是你们秭归产的啊!”邹林音听病毒所的人说他们重点柑橘基地就在秭归,古往今来这个地方气候适应出红桔、屈原就有赞颂他家乡秭归的作品《橘颂》。
“最重要的要数柑橘专家,全宜昌地区就一个,而且是咱秭归土生土长的。”
“哦,这么说当真要见识见识一下。”邹林音说。
不几日,到达香溪般码头,邹林音背着大包往路上赶,恰好是上午,他可以来坐林区干部的专车回木鱼镇。起一路见闻,干部不时赞叹:“还是山下好唉,我们神农架太封闭,经济难发展,光靠伐木经济支撑不了多少年。”
“据说香溪柑橘种植不错啊。”邹附和.
“别说我正是出来走亲戚发现这个好现象,我那亲戚就住香溪渡口。”
“领导山外有亲戚,住哪一片?”邹林音问之“吴家山一带,原先没走动,如今平反的平反,政策好了,现在大家又走动起啰。”
“这么巧啊,我刚认识了一个水手之家的人也住吴家山。”
“莫非也姓吴?”干部惊讶。
“是啊!他叫吴永源,27岁了还没成家,”邹林音讲述了这人背景。
“有点印象,是我大舅的儿子,他常年在外,是个有担心的男人,可惜职业不好,哪个姑娘愿意自己岸边走丈夫水上游嗬!”
说得邹林音笑开花,“有意思,我倒愿意嫁出来。”一不小心说了自家心思,干部没有当即牵线搭桥,而是询问邹林音的家庭住址,学业背景以及父母大人的一些家常事,邹林音没有避讳,她家成分好,享受政府照顾,回木鱼是不愁工作的,送到木鱼镇干部还得继续赶路回政府驻地松柏镇。
半年不回家,邹林音亲并不迷恋这片热土。她的心早已超脱了神农架传统生活方式习惯,她要寻找的是全新生活。此时她迫切希望远嫁他乡,或许和身为长女父亲不喜欢她让她幼年生活阴影笼罩有关。
母亲一见女儿回来双眼禁不住流泪,“妈,我回来了,哎呀你哭啥子嘛!”邹林音边安慰母亲边帮忙干活。
“音子,妈不能看着你外出,你出去这么半年妈心里难过啊。”
“妈呀?我都二十岁的大姑娘,你担心什么嘛!要是有一天我远嫁了,你指不定日思夜想啊!”邹林音安抚慈用,母女俩有说不完的知心话,“你远嫁妈当然舍不得,我女儿有出息嫁到外地,我自然为你高兴。”守着这片神秘的大森林是老一辈人的生活方式,年轻一代的姑娘以走出大山为荣,母亲也不强求女儿嫁到何处,只是希望她有个好归宿。
一月之后有人上门提亲,还是当木鱼镇长的姑妈引荐的。母亲自然没有意见但是父亲不乐意,“条件好又怎么样,跟我几百里地,指望你成家之后回帮衬一下家。你倒好成家只顾自己享受。”
“大哥,你思想太落后了,小音子还有她的家庭,总不能牺牲她的家庭来成全你这家吧,”姑妈不悦,“这门亲事还是县里干部介绍的。他的亲戚住长江边,水码头出行方便,背后靠山,家家都有柑橘树、有茶场,水田。哪像我们这边要吃没吃的,要路也没有像样的路.几辈人走着崎岖不平的山路。”
“妹妹你这话我不爱听啊!条件好是可以少努力几年,条件也是人创造的,人不行条件再好都是空谈。”邹爸是村里的文化人自然明白很多人间道理.
邹林音还蒙在鼓里,回到木鱼镇就有人不断提亲,“女大不中留”她亦希望自己早点安家,这次提亲人说来自秭归香溪,还是托县里干部作媒,姑妈巴不得成全这桩好事。父亲口上不答应,其实早想女儿成家减轻人口众多的压力。“听了半天,是哪家提亲啊!人都没看到,又没问我干不干”。
“侄女啊!这人你是见过的,人家对你印象非常好,秭归地方好,你嫁过去了,有啥带动老百姓致富的门道,正好可以利用你的优势回来交流好,咱林区政府花多大心血希望你学有所成啊。”姑妈说道。
“认识的人?秭归我没认识哪个?”邹林音一时找不着方向。
这时提亲的人连忙说他们是香溪镇吴家山人,男方名叫吴永源,现在船上工作,收入不低,虽说是家中长子,父母身体硬朗不用他照料。“跑船的啊?一年到头没几天在一起啊!”邹妈有些不乐意,她是过来人知道这些。
“他啊!人不错。人家香溪轮渡上的百姓哪家没存款啊?长江边,渡口处,种柑橘,栽茶叶,产烟叶,至处是抓钱的地方。“经邹林音一番形容,众人羡慕不己。
邹妈不免担忧,“一个岸边走,一个在水中游,家庭生活咋办?”
“两个都抓经济这是好事啊!”姑妈撮合道。
因为邹林音的坚持,邹妈和邹爸风风光光为她举办了婚礼。准备了当时最时尚最耀眼的嫁妆。接亲的队伍也不少,吴永源亲戚租下全林区仅有的四辆吉普车送他们出木鱼镇,一路奔波到达香溪渡口。
母亲望着远嫁的女儿忍不住抹泪,女儿成家了,今后没有父母的庇护,她要自强撑起这个水手之家。对邹林音而言,这场婚姻是她新的开始,摆脱旧思想的束缚,继往开来,创造更美的明天。
吴永源父亲也中意这个媳妇,他为大儿子的结婚风光筹办,十里八里乡亲赶来道贺,多年来还是头一远方姑娘嫁到秭归来,永源则忙着应酬,邹林音头顶红盖头,不声不响坐在床头,吃喝都由二姑送来。
“恭喜你小子,二十八成家!我们都担心这辈子你注定打光棍!“幺爹拍打吴永源的肩头。
“婚姻有早晚,哪有男人打光棍的。”永源父亲不悦。他一直很器重长子,希望他能够为后面的弟妹做出表率.有意思的是在农村如果老大没有成家后面的兄弟成家了老大很可能会当光棍的.所以老大结婚是相当隆重的.
这话让邹林音听到,暗自发誓一定和丈夫经营起这个小家。她想香溪这么好的地方想不致富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