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小之大义 > 第3章 心志之苦

第3章 心志之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妈妈虽然有一帮固定打麻将的牌友,但她跟别人也不是能交心的那种,只是表面上的好罢了。甚至还有一些人成了她的“敌人”。特别是有两家,和我家一直住在一个大院的,妈妈总说看不起她们。

她们瘦瘦的样子,也不爱打扮,妈妈就说人家土。还说人家都在学她,因为她时髦。而她们也总是故意和妈妈作对。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的,如果对方感受到了你的友善,也会对你友善。如果对方感受到的是你的敌意,那当然也会对你充满敌意了。他们经常指桑骂槐,故意讽刺讥笑。

而这次,肯定也是她们激怒了妈妈,我便遭殃了,成为了妈妈的出气筒,因为他们谈论的是分数。虽说妈妈很少打我,我是公认的乖乖女。但那一次打我让我心里很不服气,因为很早在我厌学的时候,我就告诉过她我不想上学。但她却完全不管不顾我的想法,坚持要我上。

后来我说我不想读大学了。我的想法就是:上不了好的名牌大学,我宁愿不上。做不了凤尾,我也不做鸡头!我就是这样想的,但妈妈说她就是遗憾没有上大学,所以一定要我上。她的想法是:只要是个大学就行,是个大学生就可以了,说出去好听。

当时她问了我舅舅,在教育这件事情上,妈妈唯一能问的人只有舅舅。因为舅舅是老师,他说的每一句话,妈妈都全盘接收。舅舅说:“上本地的学校节约钱!”我虽不想上,但也没有勇气去忤逆他们的想法。像离家出走或者叛逆什么的,我想都不敢想。于是我就按照他们的意愿,上了本地的大学。

当然很多人会说:如果你的分数够高,能上外地的名牌大学,你妈肯定是让你去了呀!但是,我那样的成长环境和当时的精神状态,是很难考上名校的。虽说我学习很自觉,一路上都没让人大人操过心。从小学到初中,也一直都很风光。但是,一个不重视教育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小孩,总会有某方面缺陷的。

我高中之前的学校,都是只图便宜省事,从来没有注重过教学质量和环境。直到我上了重点高中,一下子不适应了,才知道心理素质也很关键。再看看那些在高中还能继续保持名列前茅的同学,原来他们从小就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看成绩。

光成绩好学习能力强,并不能支撑他们走那么远。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好的学习品质。而好的学习品质,是需要从小就培养的。只有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养成好的学习品质。而综合素质就和家庭从小的教育和熏陶密不可分。培养人才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是不可以偷摸打混的,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别以为你省事了,孩子成绩照样好,于是就觉得没必要在孩子身上付出。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侥幸只能让你得意一时,一时的成绩好,那也只是表象。学习是一项长远的工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平稳,才能保障结果牢靠。

你付出的精力也不会白付出,总有一天,它会以其他的形式回报给你。而鼠目寸光的人肯定是看不到这一点的,目光短浅的人,只在乎眼前的利益。今天付出了,明天就想要收获。若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会埋怨对方不争气。抱怨自己付出了,却什么也没得到。

我们住的那一片,大多数的小孩儿成绩都没有我好。我一直以为,他们的家庭是不会注重教育的。因为从物质条件来看,他们都不如我家。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物质条件不好并不代表思想不深远。后来有好几个家庭通过各种关系,让孩子上了好的学校,甚至是私立学校。

可在妈妈看来,她却一脸鄙视:“花那么多钱有什么用?成绩还不是一塌糊涂啊!”妈妈这样说当然是有她的底气了,因为我就是活生生的榜样:不花钱,学校随便上,成绩还能照样好。而且妈妈这样说也是为了先堵住我的嘴,怕我有对比心理:“看!人家的小孩成绩那么差,家长也要花钱把他们送到好学校去培养。”

她这样一说,我也觉得花钱进好学校就是浪费。正好我身边有一个例子:我小学同学超超,他上小学时成绩一直很好,经常是我第一、他第二,老师也非常看好他。后来他家举家搬到了市区,听说是家里赚了钱,就在市区买了房子。

但是他到市区后,虽说是上了比较有名气的初中,但却并没有再好好学习了,估计是适应不了。后来上高中后,我见过他一回,吊儿郎当的样子,完全没有小学时那个小学霸的模样了。如果不是他自报家门,我是真的认不出他来了。

就因为这事,妈妈便以偏概全地认为,上好学校没用,家长的钱都是打了水漂。但我想,打水漂的情况并不是全部,而且肯定是有原因的,还是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个问题的出现,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

超超是住进了市区,在好的学校读书。那家长的配套措施有没有跟上呢?市区的小孩见识和知识面都不一样,他跟别人是否还有共同语言?别人是否会嘲笑他看不起他呢?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学,进到一个有名气的初中,各种标准都不一样了,甚至连同学的层次都不一样了,家长是否有关注过他的内心变化和感受呢?

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只知道看到表象:连超超这样成绩好的同学,花钱进到重点初中后,成绩就不好了。然后就说家长花了钱费了力,完全是这个孩子不争气,家长的一片苦心白费了!可是有有谁问过超超:你为什么会变成一个混混?你到底经历了什么?你内心的变化是怎样的呢?

估计当我们问到他时,他肯定会说,最开始的时候,他是很努力很用功的(既然小时候成绩一直很好,说明他并不是不爱学习的人,也绝对不笨)。但是,他还是和别人有差距,甚至会因为城乡的差距而被人取笑……

当他在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他的父母在哪儿?是有正视过、还是一直在逃避问题?他们有和他一起面对这些困难吗?还是只认为花了钱就可以了?花了钱你就必须好好的,不能有任何的反常?然后把他丢在学校不管不问,让他独自去面对这些困惑?

当然也有小孩,在面对这些困惑时能够自我排解。但那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小孩,在环境突变时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外界是否允许他有这么一个过程?家长是否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一般从一个普通的环境进到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当中时,外界是不允许你有这么长一个转变的过程的。因为他们一直是那样的,谁也不会等着你,也不会特殊对待你。你一进去就必须跟得上节奏,跟不上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而且一旦在短时间内没有跟上,差距会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然后就真的分出了层次。

别说从一个普通的环境上升到更好的环境适应不了了,就算只是换一个环境而已,也会有人会适应不了的。比如姐姐,其实她刚上学的时候成绩是很好的,也参加过学校的各种竞赛。但就是因为我家老搬家,供销社职工经常调来调去。她一直在换学校,换来换去,成绩就不好了。

一旦她觉得自己不行了,就开始了“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心态,自暴自弃了!所以每一个成绩不好的人,每一个混混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每一个小孩在最初接触到某件事物的时候,都是充满新鲜感,想努力把它做好的,但是为什么后来他做不好了呢?

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没有注意到他的心理变化。在看到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就先给他“贴标签”,指责他说他不行!从此他就真的不行了。反正大家都这么说了,我为什么还要行呢?不行很简单,偷个懒、打个混就可以了。但是行却要费好大的功夫,要付出要努力。可做出来了却还是被人说不行,那为什么还要那么累呢?

其实每一个小孩的心里,都住着一颗叛逆的种子。而那些“不听话”的小孩,就是因为家长无形中帮忙浇灌了这颗种子。当家长一而再、再而三地让他失望,甚至是激怒他时,他就彻底地让这颗种子肆意生长。然后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听话、不争气、不成才!

看到过很多的老年人,会因为后代的不成器,而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凄惨。以前总认为他们真是可怜,倒霉养了那么个不争气的孩子,连累了自己!可后来听到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为什么可怜?孩子为什么不成器?背后都是有原因、有因果关系的。

没有人天生不孝,也没有人注定一生下来就是个废物。每个人的成功和失败都绝非偶然,都和他从小的成长环境以及教育环境密不可分。就像我一个高中同学,他进高中时是花钱买进去的。但是进去之后,他非常用功。最后后来者居上,考取了很好的大学,毕业后进了设计院。

我想,这家长的教育方式肯定是有可取之处的。要不然,买进去的那么多小孩,凭什么就他们家最后能圆梦,考进了好的大学,还进了设计院呢?如果当初家人短视,舍不得花这点儿钱,甚至认为花钱没用。估计后面,他也只能和大多数高考失败的孩子一样进城打工,勉强做着一份维持温饱的工作。相比现在可差远了!

还有一个女孩子刘娜,情况也很类似,她是我初中同学,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在外打工。她经常到我家去玩,每次妈妈看见了就是一副嫌弃的样子,说她穿得很寒酸,让人看不起。她父母常年在外,她和弟弟都放在老家,由奶奶带着。

刘娜虽然穿得差,看起来很穷酸的样子。但是她父母的思想却一点儿也不“穷酸”。她父母虽然文化不高,但思想也比我妈长远多了。他们在外打工时,一直很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初中的时候,她成绩平平没什么反响。但她父母没有放弃她,花钱买进了我们高中,父母还过来陪读。

那时我家还没有“陪读”这样的概念。但是有远见的家长,早就默默地在这样做了。特别是条件好的家庭,好几个都是在学校附近租了房。我们班几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孩子,她们的妈妈是我们那里的常客,经常能见到。

他们不光陪读,还请家教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很多市区的孩子,家里都有专门的家教,大家互相都知道。而这些在我看来是不可能的,我根本就不敢想父母还能花钱去陪读,花钱去请家教。哪能给父母增加这么多负担?

燕子的妈妈,不光是自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照顾女儿,同时还帮忙照顾亲戚家的孩子。后来有家长听说她是专门照顾孩子的,就和她商量,每月给她点儿生活费,让自己家孩子天天去她家里吃饭,这样总比在学校吃得有营养。高中学习脑力消耗大,营养必须得跟上啊!

燕子很有优越感,因为家里有钱,她妈妈能全职照顾她,而且她们是在学校附近租的套间,跟自己家里一样宽敞舒服。她成绩一般,但是非常开朗爱笑。燕子很时尚,但她说她妈比她更时尚。确实,她妈妈看上去好年轻的样子,听说她爸爸非常宠她妈妈,一家人很恩爱的样子。

原以为,燕子会因为妈妈在外租房照顾她,而埋头好好读书。可她却不走平常路线,居然高调和她的同桌,那个成绩很好的男生谈起了恋爱!在高中谈恋爱可是大忌,老师知道后就通知了家长。以为家长可以管住孩子,让他们收心好好学习。

可这招对他们似乎起不了作用,他们还是在一起。但慢慢地,老师发现燕子的成绩居然在提高,排名一直在向前进!这是谈恋爱的动力吗?原来,她妈妈知道她谈恋爱后,跟她好好聊了聊,知道她是看上了人家的才华。因为男孩子成绩很好,两人在一起时多半是男孩子给她辅导功课呢!

老师知道他们是良性发展,也就不再管了。刘娜看到燕子这样的成绩也能提高,并开始效仿了。她瘦瘦小小、楚楚可怜的样子。于是就学着林黛玉的病态美,经常在教室里鸦雀无声的时候,咳得声音都婉转了,听着就让人觉得心疼。

后来,她终于是和班上几个成绩好的男同学走得很近,她目的也很明确:让他们给她辅导功课。男孩子们也不计较这点儿时间,都乐此不疲地想充当那个能帮助她的“英雄”。别说,这招还真管用!高三时,刘娜的成绩还真的变好了。这能叫“使美人计”吗?

燕子和她男朋友考进了同一所心仪的大学,这对于她男朋友来说,本身就是“瓮中捉鳖”、轻而易举的事情,家长心里也早已有数。可对于燕子来说,却是像“祖坟开了花”一样,让人兴奋不已的激动。就单凭这一点,燕子的爸妈就认准了这个女婿,两家家长经常其乐融融地一起吃饭。

刘娜也如愿以偿地考进了自己理想的大学,但她却并没有固定的男朋友。不枉这些家长孩子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陪读。条件好的家庭出来陪读,经济上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但是像刘娜父母这样,还是挺吃力的。

刘娜一上高中,她父母就把房子租到了学校附近。我去过她那个家,除了床之外没有别的任何家具,衣服都是摊放在纸箱子里面的。十几平米的小屋子阴暗潮湿,却挤下了一家四口,逼仄简陋的环境,看着就很压抑。她父母都在外面做零工,妈妈还要负责给一家人做饭吃。弟弟正好到了上初中的年龄,在附近一个有名气的中学里读书。

可像刘娜这样的家庭也不少。还有另一位初中同学,家长也是过来陪读的。同样家庭条件也不好,妈妈不能全职陪读,就在学校附近租房卖早点,起早贪黑的一边赚钱一边陪读。所幸后来,子女也都上了理想的大学。

这些条件不好的家庭在努力,条件好的家庭同样也在努力,甚至更努力。班里好几个同学都在单独补课,请的专人给他们“开小灶”。还有的人自家是住在学校附近,就把成绩好的同学请回家。让他们在自家好好洗个澡,让妈妈给她们做顿好吃的。然后就可以在写作业的时候,拿来当免费家教用了。

刚进学校的时候,我就被其他同学请到家里过。父母极力配合女儿,对我好得不得了。她家在大学门口开了个卡拉OK,爸爸是学校后勤处的职工。每次去她家,她妈妈都会做一桌子好吃的,吃完再舒舒服服洗个澡,偶尔还可以去他们的歌厅唱唱歌。

吃饱喝足玩好后,就开始写作业了。写作业的时候,她会一直有问题问我。而这时的我,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谁叫你刚才把持不住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呢?这时不管她有多少问题,有多少知识漏洞,哪怕是女娲补天,也得耐着性子慢慢地给她补好了。

不得不说,这些女孩子确实很聪明,利用了我们当时“短视”的弱点。一见到可以美餐一顿、可以舒舒服服洗个澡,就开心得不得了!谁知道后面会是什么“坑”啊?而且当时,也没觉得给她们补习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啊!正好自己也可以巩固一下知识点,何乐而不为呢?这不就是双赢吗?

穷养的孩子,会因为别人的一颗糖就跟人跑的特点,在这时已经显现出来了。班上有好几个同学都是这样做的:自己成绩不好,但家里条件不错。就把家庭条件不好但是成绩好的同学请到家里,好吃好喝地伺候着,让她们给自己免费补习。

看似她们成为了好朋友,关系好得不得了,但其实她们都很“势利”。谁成绩好就请谁,就跟谁好。谁成绩退步了,就马上不理睬了,装作不认识。很现实的友谊,只是我们当时看不懂罢了。

后来文理分班后,我进了理科班。理科班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男多女少,我和吴一菲成为了好朋友。她是市区的,也经常带我回她家玩。但她带我回家玩并不是要我给她补习,她只是想交个朋友而已。吴一菲长得很像个男孩子,性格更像男孩子。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女汉子”。

吴一菲的妈妈是典型的家庭妇女,她经常跟我们聊天。说她跟菲菲爸爸很早就认识了,她爸爸上学的费用,全是她娘家人出的。等她爸爸一毕业他们就结婚了,婚后她就一直待在家里,平时很孤单,家里就她一个人,只有周末一家人在一起,才会热闹点。

吴一菲像男孩子的性格,让班上很多的男孩子,都爱跟她开玩笑。包括我们班的超级学霸刘洋,听说他们在一个大院,两家住得很近,从小就认识,算是“青梅竹马”了。爸爸都是同一个单位的,两家有什么事都互相知道。她经常跟我说,刘洋家又请了个什么家教之类的。

这些我从来都没有跟妈妈说过。因为我怕让妈妈为我花钱,这样太“罪恶”了!而且妈妈也是绝对不会去住那种逼仄简陋的房子的,她最在意物质条件了!好不容易“鲤鱼跳农门”脱离了苦海,怎么会愿意再会去过那种苦日子呢?

她每次跟别人比,就是比吃的住的穿的。我怎么能敢去欠她的恩情呢?如果妈妈因为我而住在这种地方,我估计要被内疚自责给压死了。她又为我过苦日子了,我这要是不能如她所愿的话,该千刀万剐、甚至凌迟了!

妈妈也会偶尔来看我,趁她来进货的时候,然后带我出去吃点好吃的。有一次她来我宿舍,指着我的下铺问道:“这个床上睡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此话一出,全寝室的人都大笑起来了。

妈妈从闲聊中得知,燕子原来和我是老乡,来自同一个地方。只不过我们都不在老家待了,但老人们都互相认识。这下妈妈尴尬了:你不是一直在老家装大款吗?现在明显的就是,燕子家里的条件比我家好多了!可人家在老家却低调得很,从没见她家里人显摆过什么呀!

高中生活虽然枯燥,但偶尔也能苦中作乐。最开心的就是老师让我们下棋放松了。全班叽叽喳喳的很是热闹,三五成群地讨论着,有的下象棋,有的下五子棋,还有的玩跳棋。我喜欢玩五子棋和跳棋,前后桌四个人一凑,就可以开战了。

余浩波就是我的后桌,他长得很有特点。虽说论长相不是最帅的,但他那“行走的荷尔蒙”看着就很英气逼人。阳刚的外表,再加上幽默的个性,让他成为了天然的“吸女体质”。高中时候的女孩子,正好是青春萌芽的时候。很多女孩子被他的阳刚气所迷倒,公然地展开追求。

姗姗之前是他的同桌,自然而然地被他迷倒。姗姗家里也算有钱,爸爸妈妈都是医生。我也去过她们家,她妈妈有作为医生的洁癖,除了脱鞋子脱外套之外,消毒、认真洗手一个步骤都不能少。姗姗说她是早产儿,一直在吃药。我也是早产儿呀!怎么我既没有进过保温箱,也不用吃药呢?

姗姗很放得开,喜欢跟男孩子打打闹闹。余浩波怎么都看不上她,甚至还很讨厌她,主动跟老师要求不和姗姗同桌,说影响他学习了。但是姗姗并不放弃,即便老师把她调开了,她也有其他的办法。她开始和我做朋友,因为我就坐在余浩波前面。

她每天早上都会给余浩波带早餐,有时是一杯牛奶或燕麦,杯子上会贴着一张爱心便利贴,写上一句暖心的话。有时是几个鸡蛋,鸡蛋壳上也会画几个爱心,让人觉得温暖。看得出来她很用心,但她不敢亲手给余浩波,因为拒绝的态度非常明显,那样让她太尴尬了,只能托我转交。

我也只是代劳,东西往他桌子上一放,便利条上有姗姗的名字和她写的话,他肯定知道这是谁送的了。可每次余浩波都笑嘻嘻地说:“别人送的不要,你送的我才要!”

啊?凭什么要我送啊?追你的女孩子那么多,我才不去排队呢!我就不喜欢跟别人争,每天那么多女孩子来找他,看到这样的情景,只会让我自动避让。而我一直把他说的那句话“别人送的不要,你送的我才要!”当成是他拒绝姗姗的托辞。我和他之间也没什么交集,也就下棋的时候交流会多点儿,但下棋时我可是“很凶”啊!

姗姗被他的无情伤透了心,经常拉着我诉苦,甚至还让我帮她去追余浩波。可我哪有那份闲情逸致呢?我的心思只在学习上啊!虽说高中已经可以谈恋爱了,但我却还没“开窍”,我还是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班上那么多学霸男生,我都不怎么搭理的,更不会想到要去谈恋爱。

我的认知让我觉得,谈恋爱就是莫大的“罪恶”,是很对不起妈妈的行为。我是一个肩上扛着重担的人,我还有很多的使命要去完成,怎么能浪费时间和精力去“不务正业”呢?别说谈恋爱了,就算是吃饭排队的时间长了点儿,我都觉得太不应该了!洗澡、上厕所的时间多用了一会儿,那就更加是“罪恶”了。我的生命都不是我自己的,我怎么能这样去浪费时间呢?

每次在寝室听她们聊八卦聊男生,我都是只是听听。因为我内心知道,我跟她们不一样,我也不能和她们一样。她们发自内心地快乐,她们能撒娇能任性,可以毫无顾忌地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而我却不可以,我心里的那根弦一直紧绷着不敢放松,我心里很难过,但我只能假笑。

我知道班上有几个男生,是很多女孩子追求的对象,像学霸刘洋,小米,余浩波,盛超,常旭然……都是在寝室经常被女孩子提名的对象。燕子和她男朋友,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一对了。还有刘娜喜欢小米,吴一菲喜欢刘洋,姗姗喜欢余浩波,等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