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郑国风云 > 第26章 北制之战

第26章 北制之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是,卫军强大,寡国不敌啊。”郕国国君喜欢财物,但他很担心。

“寡君说了,郕伯完全不必与卫军正面对抗。卫军一进攻,你们就撤回郕国,关闭城门,任其攻城。寡君担保,卫侯不敢攻城。”郑使拍着胸脯对郕国国君道。

就这样,郕军出动了,向卫国都城朝歌进发。

那郑军呢?郑军全面对付弱小的南燕国。但就算是对付南燕国,郑庄公也不想消耗郑军的有生力量,他要用一场完胜来证明郑军的强大。

他将郑军分成左右两军,左军为主力,占总兵力三分之二,亲自率领,并由大夫祭足、原繁、泄驾各率一支军队,声势浩大,以作正面进攻主力。

右军为奇兵,由自己的两位宝贝儿子即世子郑忽、公子郑忽率领,绕道制邑,由制邑悄悄进发,目标绕至南燕背后,待祭足等人的正面军队发起进攻时,同时从南燕军后头发起突袭。

战役打响了,郑庄公并没有把讨伐卫国的战场选择在卫国国都朝歌,而是吸引南燕军到了卫国边境,南燕军与郑军相持。估摸着郑忽、郑突的右军已经完成部署,郑庄公擂响了进攻的战鼓,郑左军向南燕军发起了攻击。

南燕军当然不甘示弱,擂鼓迎战。在南燕军的军事部署中,两军就来个硬拼硬的战场搏杀,都说你郑军强悍,但无非也就三百乘战车,咱南燕也有三百乘,两国就这样的战场豪赌一把,直接梭哈吧。

但南燕军刚在战鼓催动下呐喊着向郑军冲杀时,突然身后传来更为响亮的战鼓声和喊杀声,郑忽、郑突两位郑国公子发起了进攻。春秋的战场,本来是按南燕军想象的那样,大家都列好阵,然后,各自冲锋,面对面来场撕杀。谁想敌人会自身后杀来?这不是不讲规矩吗?

对郑庄公来讲,自己的郑国自西而东迁至中原,靠的便是不讲规矩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讲规矩,那是要走向灭亡的节奏!于是,在战车为王的战场上,你的战车头朝北,敌人的战车在你的身后也是头朝北杀来,你这不是吃大亏吗?调头当然也是可以的,但调头则意味着正面的敌人又要变成了你的身后敌人!

两面包围下的南燕军根本不知道如何反应,无论是将帅,还是战车上的甲士,或是随战车而动的步卒,顿时便慌了,然后是乱了,最后是溃了!

南燕全军覆没!郑庄公夺取了大量南燕军器粮草,凯旋而归!这一战,使郑国获得了数百乘战车,这可是好东西,郑庄公又可以武装一支战车部队了。

卫军在做什么呢?卫军主力被郕军牵制了,根本不知道南燕国已彻底溃败。卫宣公见是弱小的郕军前来阻击,恨得牙痒痒的,他亲自摆鼓,指挥卫军向郕军冲杀过去。

郕军一看,哟,敌人进攻了。那还不快撤?于是,郕国不战而退,撤退回郕国。卫国紧追不舍,史料称,卫军入郕。

卫军貌似取得了胜利,驱赶着郕军追杀至郕邑,但卫宣公敢继续围攻郕邑吗?卫宣公刚率卫军至郕邑城下,战报传来,南燕全军覆没,郑军取得北制之邑大胜,正准备向卫国都城朝歌推进!

卫宣公紧张了,情知上了郑庄公的当。自己傻呼呼地跟郕国死磕,但卫国却摊上大麻烦了,还不回去?于是,郕邑之围顿解。

北制之战,是春秋时期郑庄公亲自指挥的一场著名战役,郑庄公完全抛弃了所谓的战争礼仪,熟练运用了牵制敌军主力,以优势兵力加奇袭,两面进攻一举消灭敌人。

战争,当然以取得胜利为目的,哪怕是眼前的失败,也要为了更大的胜利而主动的失败,比如郑国的东门之役之败,是为了一举粉碎气势汹汹的五国联军的全面围攻。

那些个坚持着战争只是为了让对方屈服的诸侯,追求的是把架式摆足了的面子胜利,最终注定走向衰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