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郑国风云 > 第16章 黄泉见母

第16章 黄泉见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下郑庄公纳闷了,他问:“大夫这是何故?”

看来,古代的人们还没有打包的习惯。

其实,打包是好的,是对的,吃不完的菜打包回家,尽量不浪费。将菜吃完是对厨师的尊重,也是对劳动的尊重,不浪费食物是人类所有美德中最基本的部分。不过貌似也有的国家规定,如果点的菜太多造成浪费必须罚款,连打包的机会都不给你呢。

但这里的颍考叔他并不是吃不完而打包带走,他说:“主公,羊肉这么高级的东西,臣很少吃到。臣之所以不吃,是因为这种好东西,首先应让父母品尝。臣家中还有一位年迈的老母,臣不能独享,而要让母亲先享用。还望主公恕罪。”

郑庄公不由感动了,因为颍考叔这番话真正打动了他,他不由想起了被流放到颍城的母后,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了?

郑庄公不由叹了声气:“寡人真的很羡慕大夫啊,不管怎么样,大夫还有母亲能去尽孝,而寡人却连给母后送东西的机会都没有了。”

说着,郑庄公将黄泉誓言告诉了颍考叔,言语中流露出深深的悔意。

果然,郑庄公的心意完全被颍考叔猜到了,颍考叔知道自己此行必将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好处!一切都在自己的计划之内,对郑庄公心意的试探相当的成功!既然郑庄公是想尽孝的,那我便想办法成全主公的这份孝心吧!

颍考叔道:“主公想尽孝,这是好事,至于不及黄泉不相见嘛......这个黄泉,也可以是泉水的一种。主公可以在颍谷挖一条地道,直见泉水,臣在那里安排主公与太后见面就是了。见过了,便破了那黄泉之誓,主公便可以直接将太后接回宫来住了。”

看来,颍考叔读书时一定是语文尖子生,对于词语的理解能力相当强。谁规定黄泉一定是阴间的意思?黄色的泉水也可以嘛,甚至黄山下面的泉水,或者有一种泉的名字便叫黄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字如同魔术,不怕文字没魅力,就怕你小子没有想象力!

郑庄公听后是大喜,于是本着谁出主意谁办事的原则,颖考叔便领了这份差使。

颍谷挖地道的工程并不复杂,仅过了几天,颖考叔的工程队便在地下不远处挖到一个泉眼,堵上,在旁边建好水井,又把泉眼挖开。然后,在井旁建一个房子,开辟一个房间连通地道。于是郑庄公母子的相认的硬件条件便实现了。

一切准备停当,颍考叔立即通知了郑庄公。然后迎接武姜过去,并把庄公是如何的后悔一五一十的告诉给了她。

这个破女人武姜此时已是把肠子都悔青了,才多少天哪,明显老了很多,如果不是自己刻意偏袒郑段,不是自己教唆他引兵造反,就不会造成如今的下场。

现在郑段因此而死了,郑段的儿子公孙滑逃到了卫国,身边的亲人现在就剩了长子寤生一人了,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不可能一点情感都没有。

对于颍考叔的做法,武姜也很是感激,毕竟自己老了,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要有所依靠。这个人除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寤生外,其他任何人都是代替不了的!

更何况,尽管郑段死了,但如果自己与郑庄公和好的话,还可以保护一下郑段的儿子公孙滑呢。所以,她是很快便答应了去见郑庄公。

不久,郑庄公就带领大批侍从人员,前来迎接母亲武姜。郑庄公又演了一次流泪痛苦的戏,母子二人在地道内抱头痛哭,顺利相认。

由于颍考叔帮郑庄公解决了天字第一号难题,郑庄公非常感慨。古人表示感慨的方式最常用的便是赋诗了,郑庄公也是如此。

他赋的诗中有一句“大隧之中,其乐融融。”意思就是,听了颍考叔的话,用打隧道的方式终于与母亲相见,现在自己在隧道里面,心里是多么地和乐自得啊。

成语其乐融融便是出自于此。其乐融融,形容十分欢乐、和睦。

一直扮演着反面角色的武姜,此时倒作出了点贡献,她为中华成语文化贡献了一个成语“其乐泄泄”。因为她听了郑庄公所赋的“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也和了一句“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意思就是,儿呐,母亲在外面听到打隧道的声音,每个毛孔都舒畅快活着呢。于是,便有了成语“其乐洩洩”,后来便成了“其乐泄泄”。

颍考叔这样的人才,迟早是要被提拔重用的。这一次献策解决了郑庄公的一大难题,再加上郑主公平时考察发现颍考叔此人,智谋胆略过人,武艺高强,这种文武双全的人才,怎么可能被文韬武略的郑庄公埋没?

郑庄公下令,将颍考叔从颖地调至都城,并给予军中实权,掌管兵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