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郑国风云 > 第2章 郑国东迁(下)

第2章 郑国东迁(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时的郑桓公内心是很满意的,因为他所选择的这块地,正处中原核心,四通八达,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雨水充沛,灌溉便利,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及商业。

在以农为本的春秋时期,尤其是初期,象这样的地盘,无疑是上上之地。对了,这里还必须说明的是,当时所谓的一个诸侯国,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上的国家。现在的国家,有领空、领水、领土,有边界线,沿海国家还有海岸线,以及海上毗邻区等等代表国家范围的东东。

那个时候的诸侯国,仅仅是指一个城邑。这个城邑以城墙相围,形成城廓。城廓内是你国家,城廓外可不是,那是属于野人的。到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因为诸侯国另行分封公族大夫和功臣所需,慢慢开始在一些原始定居点上建立起更多的城邑。

这些城邑都属于所封之国,于是,诸侯国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不再指一个城邑,而是指许多个城邑了。再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城邑形成属于同一个诸侯国的势力范围,这便是到后来诸侯国的地盘。

再到后来,由于抗击外敌入侵的需要,诸侯国开始重视边境线,往往在边境上修筑城邑,驻守军队,边境城邑与城邑相通,这便形成了边境线。

郑桓公迁到中原洛邑附近的郑国,以制邑为都城,也是当时他与太史伯亲自选定的一块风水宝地。只是他所没料到的是,当时最不被周王室看好的秦、晋、楚等国后来强势崛起,以制邑为基础慢慢发展起来的郑国便处于于四战之地,尤其是介于晋楚两大国之间。

到了春秋中期后,郑国成为晋楚两个当时春秋江湖超级大国争霸的夹心饼干。晋楚无论是哪一家要称霸江湖,都首先要找郑国晦气,成为晋楚中原霸权之争中位置最尴尬、处境最艰难的诸侯国。

但那是后来的事了,一开始,郑国却偏偏是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郑国的强大,是与郑国最早的两位祖先留下的政治遗产有关的。

第一位当然是郑桓公了,他实现了郑国搬迁,为郑国寻得了一块当时条件下最好的国土。然后是在保卫周王室的镐京之战中,为救周天子而与西戎侵略者浴血奋战,最终战死沙场,成为郑国历史上第一位铁骨铮铮的血性国君。

第二位便是郑武公姬掘突。这位郑武公是郑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名鼎鼎的牛人。郑国的春秋风云,就是从这位郑武公开始掀起的。

说:</p>

本小说《春秋郑国风云》是虚构的故事情节,请不要与真实人物事件挂钩和模仿,如有雷同,实属巧合。</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