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你抓不住早起的兔子 > 第10章 初次会面

第10章 初次会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天一早,我搭早班飞机抵达南京禄口机场。黄扬已经先期到达,我们在机场碰面,然后直奔酒店。这次面见客户的一行人只有我们两个,我没有带任何技术人员,这是我的一贯风格。不带技术人员,并非我把这次同许副总的碰面当成一次务虚之行,恰恰相反,我此行的目的,是要把双方合作的进度,直接推进到业务对接和方案规划阶段,合同和开单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外,黄扬提到的,以咨询作为切入点的合作方式,则继续由黄扬牵头推进。这个咨询的点子是黄扬发掘出来的,我不便越俎代庖,我要做的是帮黄扬促成此事,如果会谈可以达到预想结果,之后黄扬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签合同,我就不需要特别关注了。

我要求销售人员一定要深入了解自己的解决方案,不仅仅知道方案解决了哪些问题,而且要在心中有一盘棋,可以清晰显示出我们的能力在哪里,也就是我们的子落在哪里?客户的需求是哪些,客户即将落子在哪里?客户的需求与我们的理解是否一致,有没有差异,差异有多大?我们子力是否足够包围客户的子力,我们的胜算有多大?等等。销售想把自己的营销工作做好,必须熟悉解决方案的能力棋盘,能分辨用户需求与我方能力的匹配程度,能讲清楚适用方案的核心要素。

我的创新拓展部一直以来就有个规定,在把工作推进到方案调研前,销售人员需要依靠自身力量实施拓展,进行沟通,只有确定所适用的能力,需要进行针对性调研,以及撰写个性方案时再把接力棒交给技术团队。除非有技术难题,或者面对全新领域,否则不能一遇到拜访客户,就要把技术人员带上。

这是我第一次与黄扬一起见客户,因为我看好黄扬,所以,我特意要向黄扬展示我的理念,我要让他知道我所追求的东西。我以身作则,让黄扬看到我的立场,我拒绝那种每每拜访客户,就兴师动众,人马喧闹的场景。在我看来,这是营销,或者说卖东西最不专业的行为体现。尤其对于我们这种创新业务,更是如此。

人一多,就会给客户一种强烈的割裂感;人一多,就会缺少凝聚,就更不像一个整体,一个团队。客户自然看得到。在客户眼里,一行人都是各司其职,业务也是各管一摊,好像人多力量大,好像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实则不然,客户很快就会发现,这些人彼此缺乏沟通,自说自话,还互不理解,甚至互相排斥。最终方案也一定跟人一样,都是拼凑的,不可避免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还有另一种情况,来了很多人,为了避免混乱,就由一个人说,一个人沟通。虽然可以阻止自说自话,但这个代表说的是不是别人想说的,该说的,就完全无法确定了。到头来,一个人表演,其余人做陪衬。做方案的都没机会插上一言半语,做出方案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说,这么多人,难免会打一些各自的小算盘。关注的问题不一致,有分歧,就会牺牲别人的利益,都为自己考虑,势必造成互相制约,彼此掣肘。你说这业务能做成吗?!

这都是我工作多年来看到、听到、经历到的积习积弊。过去我自己的部门有,现在阿法科技其他部门仍旧大量存在,这些做法低效且业余。我自己的部门经过我的改造,情况好转很多。这些对团队的改造,也是我几年来投入心血、努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逐渐看到我的改造带给我的收益。快了,我收获的季节不远了。我有感而发。

当天下午,我们跟许芳副总的面谈,被安排在得而公司总部的一间中型会客厅里。

会客厅中央有一圈椭圆形的桌子,桌子漆成了红木色,高端稳重,还擦拭得一尘不染。每个座位前都摆放了一瓶330ml的矿泉水,不似有些政府单位的会议室,会谈桌上摆着鲜花,每个人面前放置茶杯,茶杯已经沏好茶,还有工作人员不时地上前续水,不需要续水的时候,还要向工作人员反复道谢。这种风格显得传统和守旧,是我这种搞创新业务的人所难以接受的。有时很难避免,当我一旦置身上述场景,就会生出一种莫名的压抑感。

得而商业的风格则不同,简单大方,内敛务实。这是我乐于接受的风格和态度。得而商业会客厅留给我的这种第一印象,让我对未来的合作前景平添几分信心。

接待人员把我和黄扬让进了会客厅,安排我们两人在客人一侧坐定,我们人少,基本居中而坐,座位面向会客厅开门的一侧,黄扬在我的左手边。

我们落座的时候,距离约定时间还有十多分钟,黄扬把笔记本电脑放到桌上,扣着没打开,我则只准备了纸质笔记本和笔,放在面前,准备记录。我们俩儿也没有多余的话,只是静静等待。

这时,得而方面也已到场三四个人,其中包括曾跟我见过一面的赵节总监,我跟赵总握手寒暄,黄扬也跟对方几个人交换名片。等到大家简单沟通完毕,再次入座后,已经临近会议开始的时间,但会议似乎没有开始的打算,主位侧仍有个座位空着。这个座位居中,跟我正对面。

不用问,这是给许芳预留的位置。赵节出去了,不久返回。赵节向我解释着。

“林总,不好意思。许总还有一点事没处理完,麻烦您稍等,她稍后就到。不好意思。”

赵节很客气。领导有事耽搁,也是正常情况。

“没问题,没问题。”

我本想跟赵节先沟通,聊一聊上次见面后,双方在合作上的新变化。一边谈着合作,一边等着许芳。但很快发现,包括赵节在内的主人一方都低头不语,现场沉寂,似乎都在等待真正的主角登场,而没有主角的出现,仿佛我们的会谈根本无从开始。

就在此刻,门外突然传来几声女人的爽朗笑声。紧接着便转进来一位身着黑色职业套裙的女人,短发淡妆,配饰简洁素雅。此人一眼望去,中等身材,略显丰满,看似比赵吉的年龄稍小,但肯定比我年龄大。我确定我的判断不会出错。这一定是许芳。

但见许芳眉眼之间略带倦容,却难掩俏丽;一颦一笑中透出隐而不露的沧桑感,这沧桑遮挡不住呼之欲出的高贵气质;她身上更是少不了举手投足间的风韵犹存。见到客人,许芳脸上的倦容便瞬间消失,立即显现奕奕神采,容光焕发地接管了会场的主导权。

未经介绍,许芳便径直向我走来。她没有选择就坐,甚至未做任何停留。她对我的打量与观察快速敏锐,不易察觉。看到许芳朝我过来,我也连忙起身。我认出许芳,因为所有人都在等她,没有选择;许芳认出我,果敢笃定,毫不犹豫。正是这一瞬间不容置疑的坚定深深感染了我。许芳的魅力让我们之间的陌生感不复存在,也让我油然生发出一种莫名的信任感。

“林总,我来晚了,抱歉抱歉!”

许芳的声音洪亮有力,完全没有素未谋面的不安与试探,这不是初次相见该有的神情,我们彼此仿佛已是多年老友,经年未见,在这里久别重逢。许芳虽是道歉,也十分客气,但却没有歉意中固有的距离和自责,她表现出来的完全就是老友之间的调侃与默契。这甚至根本算不上道歉,这就是要表达她那压抑不住的气势和自信。许芳的身上包裹着气场,无形胜有形。如果这间会客厅此时布满宇宙中的天体,许芳的出现便使得这里边的空间与物质都发生了曲变,所有人的目光和身体一瞬间都向许芳的方向弯曲了。

这种气势和迎面而来的冲击感我似曾相识,赵吉身上就有,但没有许芳强烈。如果做类似比较,赵吉是吃亏的,赵吉太瘦,身材单薄,更显骨感,气势上无论如何不占优势。但你不得不把她们联系到一起,摆在一起,不为做比较,只是似乎有什么力量牵引着,彼此无法摆脱。我后来设想过将来许芳和赵吉的见面,但我想象不出,这会是何种情境。

“哪里哪里。许总百忙啊。”

我说话的时候,许芳已经向我伸出手来,我也伸出手,我们简单握手致意。我注意到许芳四指并拢,大方有礼,手掌相触,深浅有度,让人感觉一切都恰到好处。

许芳这时转过身,回到自己的座位。随着许芳转身,她身上特有的一丝淡淡清香才姗姗来迟,那是一种混合着薰衣草和鸢尾花味道香水的气息。

这时,赵节才正式把我和黄扬的身份向许芳,也向其他在座同事进行介绍。然后反过来,把自己人向我和黄扬予以说明。宾主双方又是一番寒暄。这当然是为许芳准备的。再之后,许芳首先发言。

许芳主要讲提纲挈领的内容,我听出许芳并非专业出身,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认识。接下来就进入正题。后面的会谈基本上是按照我的设想进行,我们这边以我为主,我谈的多些,黄扬少些。我并非凡事亲力亲为,我是有意如此,黄扬初来乍到,要通过耳濡目染,尽快熟悉和融入新团队的行事风格。得而的项目是开放的,是放眼未来的。我亲自出马也是要给合作确定基调,为双方的下一步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林总很专业呀。”

许芳笑着夸我。也许不是夸,可能在许芳看来,身为领导,其实并不需要对业务和技术抓得这么细。

“不算什么,不算什么。许总见笑了。我团队的销售个个如此,都比我专业。”

我说话的时候,有意看了看黄扬。

“说实话,林总。我确实很看好你们公司。”

许芳接着说。

“我今天不过是承蒙许总厚爱,有意表现表现嘛。后面的事情还是要由黄扬主要负责跟进,他以后免不了要打扰各位领导,也还会继续做更深入交流。”

我示意黄扬切入他的话题。

黄扬随即谈起了他的初步设想,就是在年底前以咨询项目切入,逐步开展合作。黄扬征求对方意见,引得其他参会者都积极参与到讨论当中。我乐于看到这种场面,这是积极的信号,避而不谈才是让人头疼的事。

讨论很激烈,还在进行中,我注意到许芳侧身跟赵节耳语,似乎在询问细节。此次南京之行前,黄扬曾明确告诉我,得而今年的预算是有余量的,但不属于智能化改造项目,因为没有立项,但也不是完全用不上,这需要努力争取,转移到新项目上。这是赵节透露给他的,也是黄扬设想的由来,赵节说这需要许芳点头。赵节还让黄扬转告我,务必利用这次会谈机会说服许芳,至少要跟许芳谈清楚,讲明白。否则,双方的合作在年底前很难有结果。

刚才许芳一定在跟赵节沟通关于预算的事。许芳愿意考虑,合作可能性就会放大。当许芳结束与赵节耳语的瞬间,我预感到我们的胜算已经超过50%。因为我觉得许芳想做这个项目,哪怕是黄扬建议的咨询项目。

“林总,如果合作,我们在年内签署一份咨询协议的必要性有多大?”

许芳直接向我发问。随着许芳发话,现场再次归于安静。

“首先,这么说,许总,签不签协议,我们都会把必要工作前置。如我刚才所说,以及我们之前就已经谈过的内容,黄扬会安排专业团队做业务对接,做调研,出方案。我本人也会出面确保这些事项的落实。许总您也知道,年底每个公司都会很忙,但我会尽力保证资源对得而的倾斜。”

许芳的问题一提出,里面就已经包含了答案。许芳其实是在说,协议是没有必要签的,她年底的预算也不是想挪就能挪的。但是项目他们的确想做,如果一份协议都不签,我们公司的支持力度是否会受到影响?存疑。要是干脆停滞不前呢?那就得不偿失了。我还不能直说不签协议我们就不干活;更不便说,签了合同能让我的KPI数据好看些,尽管这的的确确都是我的真实想法。

“年底了,预算是个问题,花钱的地方多。我们这个事,没有专项资金,还要从别的地方挪用,这得需要商量。”

“这我明白,完全理解。但是方案能早做还是要早做,宁可让方案等钱,也不要让钱等方案。”

“钱是一方面,我更看重方案的质量。”

我这是离目标达成又近了一步。

“许总,我的方案质量跟钱没关系。从我林东手里出来的方案,不会因为有没有协议而有所不同。如果我不打算提供方案,我会明说,绝不会对付。”

“林总的风格,我喜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