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你抓不住早起的兔子 > 第7章 惯例是用来打破的

第7章 惯例是用来打破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结束以正式身份参加的核心管理团队例会后,就收到了转发来的另一个审批流程。在这个已经审批通过的流程文件中,我的名字替换了钱日,我真正成为创新拓展部的负责人。流程仍旧是由郑愉发起的,也同样是赵吉安排的。

这次例会最终敲定了明年各部门的KPI指标。我看着我的零增长数据,琢磨着会上定下指标不算完,还得赶紧发起特别审批流程,请领导审批确认,以免夜长梦多。这个流程理应由部门助理发起,而现在的部门也有了相应配置,我准备打电话给沈珥,向她交代任务。

最近我对沈珥的工作非常满意。这几个月来,我出差的频率特别高,应酬客户也频繁。所以手头积压了大量流程、票据以及各类待申报单据。这些琐事我自己已无暇处理。沈珥的加入,给我帮了大忙。自从沈珥接手相应工作后,我原来经常拖延很久的事务性工作就变得高效起来,不仅完成迅速,还准确无误。这不由得让我对沈珥生出几分好感,当然,这是仅限于工作上的。更多的是一种感激之情。

我还有意让沈珥多接触和处理有关工作报告、流程控制和业务数据方面的任务,没想到沈珥依然上手很快,软件用的也熟练,很多缠绕的数据和纠结的信息经她分析整理,总能达到并超出预想的效果。事情办得漂亮,沈珥也能跟我聊到一起去,想到一块去。我发现这个女孩很聪明,会动脑,善于学习,更让人看到凝聚在她身上的各种潜能,是非常理想的工作搭档。只是太年轻,工作经验尚待丰富,有时还容易陷入自己的小圈圈,或者把事情以及旁人想得太过美好。不过,谁没有年轻过呢?!这都是必经之路。

我计划熬过这段时期,到今年年底,把全年的业绩任务扛过来后,再到明年开年之初,让沈珥做个选择,让她自己决定是继续做部门助理还是转做实际业务。我打算推荐她承担销售管理或者招聘培训方面的工作,我觉得沈珥干助理有点浪费,她可以有更高的定位,当然会更忙。不过反过来讲,我们公司助理的工作也不轻松,经常加班加点,疲于应付。但仅此而已,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当然,这还要看沈珥自己是怎么想的。

我还在琢磨发起流程的事,是给沈珥发个邮件说明?还是先打个电话?就在这时,赵吉的电话跳了进来。

“林东,业绩预增特批流程还没起呢吧?”

“是的,吉姐。我马上安排人起。”

“你找郑愉,让她来起,我跟她打招呼了。”

“吉姐,合适吗?郑愉是行政部的人啊。”

“没问题。”

我答应着赵吉,想着也不用再去找沈珥。

但是,怎么又是郑愉?如果说前面的几个流程都是由郑愉发起,还有几分道理,毕竟都是公司层面的调整和任免决定,由行政部门牵头也符合常理。但这次完全是战略单元下属部门的内部事务,或者最多是战略单元层面的事情,为何也要让行政部门的人也参与进来?这些部门事务跟行政部无关,公司也没有类似先例。这就有些令人费解了。

但我转念一想,似乎这里边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我把几个零星事件放在一起考虑,包括郑愉和赵吉的关系,郑愉近来对战略单元内部事务的参与,特别是那次在小会议室,郑愉没头没脑甩给我的几个问题。让我意识到,郑愉很可能是要调过来,调入战略单元,过来做战略单元的行政工作,或者干脆给赵吉当助理。而且,很可能郑愉已经完成调动,赵吉还没来得及明说,我也并不知情。如果是这样,让我找郑愉发起流程,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还是在赵吉座位旁边的小会议室。

我把流程中必须体现的几个要点和相关文件内容,都跟郑愉做了当面沟通。在这一点上,BJ的郑愉就比上海的沈珥有优势,显然还是面对面沟通来得方便快捷。当然,郑愉也是个头脑聪明的人,她很快表示已悉数知晓,同时把她的问题都提给我,我一一作答。

最后,我们结束沟通,起身准备离开。

“郑愉,你是不是来我们战略单元了?”

出门前,我问郑愉。

“没有啊。您听谁说的?”

郑愉直接否认。但郑愉这句“听谁说的?”,却已经暴露了她的潜台词。我感觉我的判断应该是正确的,一定有这么回事。

“我看你最近都在忙我们的事,而且你不是还问我部门情况吗?问我好不好。我就以为你要调过来。”

“哦……”

郑愉的这个“哦”,意味深长,她完全未置可否。郑愉仿佛把所有的情况都明确告诉了我,其实却什么都没说。

“我的猜测而已,可能是我理解错了。”

“那我要是来了,您欢迎我吗?”

“当然欢迎。我觉得你就应该过来。你办事这么利落,在公司人脉也广。反正我觉得你真的挺不错。我本人绝对欢迎你过来。”

我此番说辞,完全是对一个年轻女孩的恭维,我得让郑愉高兴,并开开心心地替我办事,我需要她要尽快发起并且紧盯流程进度,推动我最关心的事情落实。我当然乐得送出顺水人情。

“我谢谢您了,林总。”

郑愉道了谢,没说别的。面部表情虽然正常,但我还是看出了郑愉略微上翘的嘴角和几丝不着痕迹的笑容。

简单夸几句的表面文章远远不够,我自己也要盯紧郑愉的动作。我的这次特批机会得来不易,绝对不容有失,并且也不能在流程手续上有任何不必要的耽搁。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与其催促行政部的郑愉,就不如对部门内的沈珥提要求来的直接,也更顺畅,更有效。

不过,凡事不能求全责备。指标预增的事情能最终有这么理想的结果,已经可以让人大舒口气了。想想前不久还面临的困难,现在的问题已经不足为虑。

这让我不由得回想起与赵吉谈话的情景。我最终说服赵吉,接受我关于指标的诉求。

开完了与贝迪置业的发布会,赵吉和我都回到BJ。

我打算就KPI指标增幅的事情向赵吉摊牌,不能再拖了。钱日随时可能离职,在他离职前,我一定要以钱日为抓手,借着钱日最终食言的结果,来助我一臂之力。

我要做的就是拿钱日说事,向赵吉摆事实讲道理,努力把我明年的指标预增压到最低。我深知事情的难度。别的不说,赵吉一句话就能否定我的要求。赵吉会说,没有先例。我的诉求会打破公司既有的惯例。这些惯例已经存在多年,大家都习以为常,尽管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却也鲜有人愿意挑战。比如说,维持几年的,创新业务每年10%的增长,完全没有从业务实际出发设定指标,也不会考虑新拓市场的难度,而仅仅就是沿用惯例,用僵化、固定的惯性思维,不是扶植、帮助,只有考核、压制,把一块方兴未艾的新业务弄得瞻前顾后,苟延残喘。

我不是找借口,为我每年完不成KPI指标开脱。我是为考核机制与业务特点的错位、不匹配而担忧,我担心创新业务会因此失去耐心,陷入平庸,错过机会;我们这些从业者也会急功近利,忘记初心。我更担心大家会全部投入唯KPI论的怪圈,那么受损的还是公司,还是大家的利益。就是惯例带来了平衡,进而导致平庸,最终归于平凡。但这些惯例钱日是接受的,钱日绝不会对惯例有二心。钱日爱好维持现状,维护惯例。

可以说就是因为大量钱日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事情最终得以演变成为惯例,它改头换面,成了天经地义的准则。其实老板本身并不拒绝破例,老板不是惯例的拥趸,只是任何改变都要以背后更大的利益作为驱动力,才有付诸实施的可能。我想试着打破它,我想借着始作俑者的力量改一改强加在我头上的惯例,我得从关乎我个人利益的地方开始,当然我还不能忘记,要让领导看到打破惯例后的更大利益。

为此我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我的计划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次失败,就意味着此后便再无机会。因此,我这种打破惯例的诉求,要么干脆不提,要提就要态度坚决,一击制胜。本来我以为时机还不成熟,我积蓄的资本还不够充足,我也还没有跟赵吉熟到可以口无遮拦。但钱日给我创造了歪打正着的机会,他的即将离职又把我逼到悬崖边。不过,这反而让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这种希望轻轻地点燃,然后逐渐放大,潜移默化地生长,不断扩大影响,最终让人欲罢不能。虽然最终结果不甚明朗,但我还是按照计划,第二次向赵吉提出了要求。

“吉姐,您答应我把创新业务明年的增幅调至合理区间。我不知道最低您能帮我申请到多少?。”

我跟赵吉这一次的谈话,只有一个焦点,我们不可避免地来到这里。

“林东,适当调整是没问题的,但你不要期望过高。我看,应该在5%到10%之间。你知道,5%的增幅都是要老板特批的。”

“是的,吉姐。这是惯例,我知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