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逆命者之刃 > 第一百六十二章 阳光下有鬼,黑夜里有人

第一百六十二章 阳光下有鬼,黑夜里有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窗外的天气有些阴沉,像是灰色的霭蒙在城市的上空,新区少有的几幢大楼不太常清理的玻璃幕墙模模糊糊地倒影出来往的行人,像是浮动的灰色光点。咖啡厅门口的迎客锒铛随着进门的人发出清脆的响声,混合进富有小资情调的优雅音乐中去。

“等很久了吗?抱歉我们刚才开会的时间有点长。”

谭文慧在李顺对面的位置上坐下,不好意思地说。

“哪有,感觉也没等多久。”李顺笑了笑,“我给你点的半糖摩卡,一会儿就上来了。”

“谢谢。”谭文慧最近已经多次惊叹于李顺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强悍了,只是简单的几次相处李顺就摸清了她的性格和偏好,给人的感觉像是书里走出来的夏洛克·福尔摩斯一样。

“记者的本能而已,”似乎是猜到了谭文慧心里的想法,李顺出声解释,“职业习惯有时候挺难改掉的,希望你不要介意。”

“不会的。”谭文慧刚说完,服务生就把半糖的摩卡咖啡送了上来,她指着咖啡笑笑,“这样挺好,能缩短我等待的时间。”

李顺装作松了口气的样子:“那就好。”

“你这种习惯倒是蛮好的,”谭文慧有些感叹地说,“以后谁要是做了你女朋友怕是会被当成小孩子一样看顾,想来会很幸福。”

“那借你吉言,我也想早点找到个女朋友。”李顺开玩笑地说。

“我觉得你可以。答应你的事情办好了,下周你可以和我一起进学校看看,你能顺便帮我带两节课吧?”谭文慧抿了一口咖啡,继续说道:“毕竟语文这门课程并不需要一味的讲解知识点,更注重积累,你算得上一个很不错的故事积累来源,也能给学生新奇感。”

“没问题,我会认真对待的。”李顺并不介意给那些孩子讲些有趣的经历,他这几年遇到的人和事丰富的足够出版一本小书。

玻璃墙外是千篇一律的过路身影,沉着肩走在灰白的路面上,脚步里看不见昂扬的神采,只有对于生活的疲惫。李顺并不觉得他自己是个多了不起的人,但他也想借这个机会,给那些孩子的心中种上一束光芒,一束想要看到更大的世界的希望光芒。

“你为什么当一名记者啊?”谭文慧好奇地询问,她曾经也想过要不要进入新闻业,最后还是选择了教师的行当。

“因为新闻业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李顺随口说到。

“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说的吧?”谭文慧挑了挑眉。

“没错,我觉得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李顺略微坐正了身体,“开个玩笑。真正让我下定决心成为记者的,还是大学时候的事情了。”

——

——

“老师,请问你上的是哪个大学?”前排有人好奇。

“人大。”李顺微笑着说,“我对母校的印象是很好的,如果大家对考人大有兴趣之后可以来找我咨询。”

教室里的人发出惊叹的声音,在这种小学校里,考上高中的人都不太多,更何况是顶级学府的人大,李顺在学生之中的威信瞬间就被确立了下来,大部分人都安静地等待他分享自己的故事,但也有人坐不住了。

“老师,您是记者对吧?我看现在网上很多人觉得记者是一个会违背良心的工作,您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工作呢?您做过违心的事情吗?”前排的小胖子言辞相当不客气。

李顺笑了笑解释起来,他的语速很慢,边讲边回忆:“首先,我来讲一下我对这个职业的了解。我一直认为,所谓的记者,就是客观公平地把事实真相呈递给民众,了解多少就说多少,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讨厌记者的人。

记者,不可能等到一切热点都水落石出了才去报道,我们最注重的是实时性。那种特意已知歪曲事实求得点击量的确实算得上行业之耻,但在事实没有彻底查清楚之前,没有任何一个记者敢说他的报道就是最后的真相,我们只是在完成我们的工作,实时地进行报道。

我们在报道的时候会突出事情重点,但基本不会参杂个人感情,在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我们也和普通人一样无知。工作要求我们随时随地将已知情况发布出来,但我们不应为诚实地完成工作而受到指责。

现在网上的人戾气都很重,又很有听风就是雨的急切特性,所以所谓的营销号才会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并不是新闻业丧失了良心,而是现在的人,丧失了耐心。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新闻工作者也不会知道真相,我们告诉广大的受众有这么一件事情和现有的发展,目的绝不是让他们暴躁地站队开撕。

各国的新闻业都是这样,我们只负责即时性和当时情况下的事实真实性,但很多人他们的耐心不足以让他们等到后续的报道就开始使用网络暴力,事情反转后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暴躁,就只能反过来指责我们最开始的报道为了博眼球什么都敢瞎编。

与其说现在网上对记者的风评越来越差,不如说有将近一半的原因在于受众自身,新时代信息爆炸之下,人的耐心也呈断崖式下跌。另一半才是现在自媒体行业涌进来的良莠不齐的角色,搞混了这个行业的水。只不过普罗大众都不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才会把矛头指向整个新闻业。”

“那老师,你当记者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有人这样问到。

这一次,李顺沉默了很久很久,最后他看着窗外连在高天上的灰白色云朵,缓缓地说:“就像是行走在黑夜里,四周都有光,却很远很远。”

虚假的记者,在意热点,罔顾事实,被骂的狗血喷头。于是真正的记者回来了,他们把发生的事实无私地告诉天下的观众,却惊讶地发现,不是每一个观众都能被称之为人。许多人在网络上流露出染血的牙齿,将一腔愤怨发泄给无辜的人,心里还自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李顺就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才会请假出来转换心情的,他现在提起笔来,都能看见那张染血的面孔,像是烙铁一样炙烤着他的内心。行内的所有人都说不是他的错,但他一直过不去心里的坎。那些罪恶的人,把罪孽加在了别人的身上,便以为自己纯洁而无辜,只留下内心温暖者独自痛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