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商鬼 > 413 上将军出巡

413 上将军出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二月初,天气逐渐回转,因为苏伦遇刺之后,外界便没有人知道苏伦的状况,但从苏府没有服丧,可以得知,苏伦应该还没有死。

但,从上将军出面,主持大局,侧面反应了苏伦就算没死,伤势也必定很重,苏伦遇刺的那一天,因为身处闹市,许多金陵百姓都亲眼目睹。

匕首扎进苏伦左胸的时候,鲜血溅射的那瞬间,许多金陵百姓都吓傻了。

自从苏伦遇刺之后,整个江苏新上任的官员,都处于一种人人自危的状况之中,但好在苏伦之后,没再有官员再遇刺。

或许是因为上将军空前的强势,让那些人不敢轻易出手,但总而言之,苏伦的遇刺,让整个江苏,都开始有些乱了起来。

许多人担心,苏伦之前许诺的事情,究竟会不会实现,尤其是修建适龄儿童教育这一点,以及江苏官员通过笔试扩招的消息,会不会就此石沉大海。

科举考试,是万人过独木桥,而苏伦不仅让这独木桥变得更加神圣,也让一些人能看到曙光。

整个大夏,或许如今的读书人,乃是千里挑一,可就算如此,整个大夏的官位却是依旧十分紧缺,许多进士及第之后,居然等上几年都不能得到递补的机会。

当官,是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职业,可是那位置的确太少太少,许多人奋斗一生,都难以有个好结果,

但苏伦提出来的许多具备建设性的政策,对于许多读书人和匠人而言,将会是另一条迈入仕途的捷径,尽管要受到官员的管辖,但至少衣食无忧。

尤其是建立匠人考评制度,以及建设大型的技术类的书院,专门培养社会最需要的一批匠人,为大夏的建设舔砖加瓦。

二月份,已经不算寒冷,上将军在金陵府衙办公,也每天都有充足的木炭或者蜂窝煤烧着,这样一来日子也好过许多。

但随着杏花开放,春雨到来,新的一年已经昂首阔步的迈步而来,而上将军在任,处理各种事务都井井有条,并且宣布了苏伦之前颁布的政令的有效性。

这大大的稳定了许多农人和读书人的心,有上将军的保证,这些人也就可以安心的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准备参加应考。

新建立的学院,将分门别类,教授各种知识,原本的江苏单纯的书院,将会被划分出一个又一个学院,而只要报名者通过考核,便可以分班开始学习。

尽管,许多人主要还是选择儒学经学这等能参与科考的学问,知识奈何学院的名额的有限的,那些没有报上的人,会按照个人意愿进行一定的调剂,让人们道紧缺人少的岗位上去。

林阳照搬了后世的人的经验,准备将这时候的书院学堂,变成后世大学的模式,分么别类每一种都是国家迫切急需的人才岗位,

许多心灵手巧的匠人,都被请来当教师,专门教授一些人技术。

按照林阳的想法,他希望大夏能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渐掌握科技是第一的生产力,而首要让人接受的条件,让人能看到的成果,便是蔬菜大棚和粮食产量的提高。

柳如是不止给林阳留下了刺客的藏身之处,更重要的是,她以自己的积蓄,在金陵城西置办了十五顷土地,而林阳想要进行粮食的生产,便可以充分利用这十五顷土地。

林阳将这些事情交给了已经数量掌握耕种技巧的苏山和骆宁两人,而两人准备先对番薯以及土豆进行试验,还有芸薹等等。

但,最重要的还是玻璃大棚的展示区,这时候还没有开采到石油,薄膜还没办法充分制造,所以玻璃还是首要的东西,这种东西百姓是没办法使用的,毕竟成本太高,做科研可以,普及是很难的。

最能普及的便是薄膜大棚,但这时候苦于没有薄膜的状态,用一般的能保温的布料,作为建议的薄膜使用,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效果绝对赶不上玻璃大棚。

所以玻璃大棚是必须要建立的,目的旨在用于研究心得品种,若是试种成功,便从对其进行炼苗,适应了外界的环境之后,便能推广开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