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虚梦 > 第十六章 严四老爷(二)

第十六章 严四老爷(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然,如果知道他暗地里的目的便会更好。这个,可就靠二叔了。”严鹤鸣看着严二夫人。

严二夫人眼神闪烁,扯着手中的帕子,支支吾吾地道:“你们也应该知道,二老爷他从不跟我说这些的。”

老太君皱了皱眉头,摇了摇头,忽对站在身旁的常直说:“常姐儿,这事你怎么看?”

此话一出,人人面面相觑。严大夫人脸上更有掩不住的鄙视。

她一个乳臭未乾的小娘子,懂什么?

常直脸上倒一副淡然,宠辱不惊的样子。听到老太君的问话,遂徐徐走到屋中间,向老太君行了一礼,方轻声道:“那就托老太君的福,直儿斗胆说一说。”此话一出,众人更是惊讶不已。难不成,她还有比鹤鸣更好的方法?

“我觉得二郎的方法是极好的。”此话一出,四周一阵嗤笑声,不过,稍纵即逝。

严鹤鸣则一直看着她,未如旁人般有任何反应。

常直没有理会众人,又说了下去:“我从北一路走来,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因主要战场皆在北方,所以北民南迁的状况越来越明显。我相信,扬州城外亦有不少流民。这些流民流连在各乡间田野里,居无定所,食无定时,想必给各村镇的人都带去不少骚扰。如果严府能出面领头在城外设立粥档,给那些流民免费提供茶粥之类的,那些流民必然不会再骚动。而钦差大人代天巡查,想来也要查看各地的民心民情民意的。严府这一牵头,必然会得一个好名声。到时,钦差大人想必也会考虑此点而不追究严四老爷的罪过了。”

这一番话下来,房内众人的神色与之前简直有天壤之别。

“好,这主意好。”严鹤鸣两眼大放光彩,满脸欣赏地看着常直。她不觉脸一红,便默默地退到了旁边。

老太君看在眼里,微微颔首,脸上满是欣慰之色。

严大夫人神色晦暗不定,严三老爷则眯起了眼睛,挑了挑眉头。

“另外,可以让人递话给二老爷,叫他与扬州知府叶大人商议一下,派出衙门里的有司官吏到城外将那些流民都集中起来,将姓名、户籍之类的一一登记好,到时上报朝廷,看如何处置。这样一来,既给全国的州县设下了榜样,又能将扬州安稳下来。想必钦差大人见到,也是非常喜欢的。”严鹤鸣又补充了一下。

众人连连点头。

常直抬起头,与他的眼神在空中交汇了一下,遂急急的转了头。

老太君又道:“以后,府里禁止开什么诗会。现在是敏感时期,绝不能在严府内出这些纰漏。而且,那些伤春悲秋的诗句只适合外面那些风尘女子。我们严府是世家大族,作这些诗句,没得让人笑话。”她挑了挑眉,冷冷地看了一眼严大夫人。对方的脸色如霜般,死死地咬了牙。

严府里最喜诗词歌赋的女子,最有才华的女子,就是崔钰儿了。老夫人这是赤裸裸地在打着自己的脸。严大夫人的脸上闪过一抹狠色。

老太君挑了挑眉头,又道:“盐税的事情,老三你就去办了吧。另外,再让人递话给二老爷,说说咱家的计划,让他配合一下。至于,设立粥档这事,”她转了头,朝着严鹤鸣温和地道,“要不,鸣儿去安排一下。”

常直垂了眸,不动声色地。老太君终究还是偏心啊,虽然都是自己生的,但十个手指尚有长短呢,何况人的感情。谁去设立粥档,谁在扬州城内的声名便会更高。

这个道理,跟前的众人恐怕没几个明白的。除了三老爷。毕竟也是在生意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这个道理还是懂的。不过,男人的心性终究宽大些,当场倒也没露出什么异样来。

至于其他几位夫人,严大夫人自然是万分乐意的。严二夫人又是个懦弱的性子,进来以后,一句话都不敢说,纵然心中有想法,也是不敢提的;严三夫人倒是脾性火爆,敢说敢做,可惜学识短浅,这个中道理自然没办法领悟;严四夫人一心只在严四老爷身上,更不会争这个了。

倒是严鹤鸣提了出来:“让鹤栎大哥、鹤印、鹤彦、鹤雷跟我一齐去派粥吧。”

严鹤栎严肃的脸上终有了些许变化,冲着鹤鸣微微颔首。要知道,他虽然中了举,可因为战事,留在家里两年了都未能除授。如果这次能攒下个名声,自然是有帮助的。

“我还有个建议。”常直咬了咬牙,终站了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