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表妹且娇且妖(穿书) > 第104章 (104)

第104章 (10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表妹且娇且妖(穿书)》

晚来风徐/文

(104)

许襄没摇头也没点头,只把圣旨往前又送了送,道:“本来陛下是打算让骆总管亲自来的,后来又改了主意,这才换成我。至于圣旨里到底写了什么,我也不清楚,还是你自己看吧。”

姚黄双手接过圣旨。

说不忐忑是假的,在这短短的片刻时间里,她脑子里已经想过很多种可能。

景成帝治她罪是最不大可能的一种可能,因为她就是个弱女子,在他眼里,她实在微不足道,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但以此把她押解回京,并以此罪名将她羁押在宫里,是最大也是最坏的可能。

如果真的……她该怎么办?

姚黄复杂的眸光落到许襄脸上。

抗旨容易,许襄毕竟是她嫡亲的表哥,看在血脉亲情上面,他也会网开一面,放她一条生路。

可她不愿意拖累他。且天下虽大,她却也逃无可逃,真要就此逃之夭夭,那就相当于把姚夫人许氏白白送到了景成帝的刀口之下,把姚阔白白送上断头台。

这是姚黄最不愿意做的事。

姚黄缓缓展开圣旨。

圣旨右上角只有一个“敕”字,并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

这八个字,是从明代开始,一直沿袭到清代,但之前皇帝诏书又称诏令、制诏,分成两类,一种叫制书,专门处理重要事务。另一种叫敕书,处理得是各种日常的政务。

制书又分三类,第一类是立皇后,太子,以及分封诸王时使用的册书,第二类是任免高官、更改制度、赦免战俘等重要事务上使用的制书。第三类是皇帝用来表扬别人的慰劳制书。

姚黄拿到的这份诏书,是一份空白的任免官员的制书。

姚黄忍不住无额哀叹。

这位皇帝陛下的心真是比海底针都深都细,忽巴喇让许襄紧追慢撵,就为了给她送一张空白诏书。

到底啥意思?这是猜谜语呢?猜对了有奖,万一她猜错了呢?送命不?

姚黄重新将诏书卷起来,看向许襄,问:“你来前,陛下可有什么吩咐?”

“没有。”

“……”这是一点儿提示都不给啊。

姚黄艰难的问:“就没交待你是否要把我带回京城?”

“没有。”

很好,他整个一问三不知。

姚黄想了想,问他:“最近京城里有什么要事、大事发生吗?”

许襄道:“不就是孝懿皇后崩逝?”

“除此呢?”

许襄蹙眉想了想,道:“三月十二是陛下的万寿节。”

姚黄明白了。

她是过了元宵节从北蒙关启程回京的,到京城的时候已经进了二月初。她在京城里盘桓了半个月,又启程离京,今天是二月二十五。

掰手指头算算,离万寿节不足半月的时间。

他总不会是想“逼”她回京给他过万寿节吧?

以他那难搞的性子,未必没有这种可能。

姚黄轻轻以头磕着桌子,哀叹一声。

她这是哪辈子欠了他的么?

上辈子她不知道,估计就是这辈子欠的吧。

一桩一件,欠他良多,于情于理,她也的确应该聊以回报。

*

高壑安顿好一行人,便一直挎着刀守在姚黄的门外。

他当然不怀疑许襄没有恶意,可他来并不单纯代表他自己,不能不防。

他没刻意偷听,但仍旧听见了只言片语。

听到姚黄问许襄“是否来押解她回京”的那一刻,他的手紧紧攥住了刀柄。

护送姚黄是他的职责,若他没能将姚黄安全送回北蒙关,他该如何向姚大将军交待?

可杀掉许襄容易,接下来的如何处置却难,总要先和姚黄取得默契才行。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门被打开了,高壑迅即抬头望过来。

姚黄跟在许襄身后,神色倒还平静。

高壑立刻迎上来:“姚姑娘……”

可有什么要吩咐的?只要她开口,他一定毫不犹豫的照做。

姚黄对许襄道:“你暂且休息一会儿,我把这里的事暂且交待一下,便和你回京。”

许襄点头,朝高壑一拱手,去了隔壁自己的房间。

姚黄对高壑道:“我有点儿事,需要回京城一趟。”

高壑不问为什么,只道:“我陪你回去。”

“那倒不用。一则咱们离京城还不算远。”

带着这十二个人,远不像回来时那样速度快,是以不过几百里地,她和许襄骑马,快的话一两天也就到了。

“二则,你我都不在,我怕这里没人能震慑得住。”

高壑眸带关切的望着姚黄:“那你……会有危险吗?”

其实他更想问的是,她回了京城,还能再回来吗?

姚黄思忖了一瞬,道:“不会,顶多四五天我就回来了。现下两个选择,你带人先走,我随后追上来。”

不是她有多笃定,就是觉得,景成帝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如果他想扣押她,何必送她一份空白诏书?

既是空白诏书,就已经婉转迂回的表明了他给了她自主的选择权。

高壑摇头道:“既然顶多四五天,那我们等你就是。”

带多少人回去都没多大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姚黄,很多的人和物都毫无意义,很多设想都无法得到实施,很多事情也铺展不开。

姚黄倒也没反对,点头道:“也行,等也别在原地空等,眼瞅着要进入春耕,你带着方远他们看看当地的土质,作物,生长周期以及农具等等,看能不能有所得,又能否有所改进……”

****

姚黄回京,没急着向景成帝递折子请求觐见,她只是通过许襄向他传达了“我已经回来了”这个讯息,除此便安心在府里等候。

姚夫人对她突然回来自然报吃惊的态度。待听说是景成帝的意思,姚夫人不免有些担心。

姚黄安慰她:“我无官无职,也不参与各种倾轧争斗,陛下就是……随便问问,不会有什么事的。”

姚夫人感慨的道:“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得消停,要是这样,牡丹,不如你就留在京城,别去北蒙关了吧?”

姚黄笑道:“阿娘,您自己也说,我在北蒙关这大半年,身量又长高了,人也没瘦,身子还更结实了,可比在京城强得不是一点儿半点儿。何况在那里有我阿爹照拂着,我就差上天入地,无所不为了,您怎么又改主意了,想让我留在京城呢?”

“那不是……”姚夫人其实就是心存侥幸。

当初姚黄避去北蒙关,还能说是不得已,可如今尘埃落定,太子也没了什么消息,想来一时半会儿,他也没心力再和姚黄过不去。

何必再让姚黄去北蒙关受苦?

姚黄急道:“阿娘,打住啊,我都和阿爹商量好了,暂时不说亲。”

她又摇晃着姚夫人的手臂撒娇:“阿爹的信您不是也看了吗?当着我的面也答应好了的,这两年先不急着催我成亲,怎么朝令夕改,又反悔了呢?您要再催我,我这回去北蒙关可就胡乱把自己嫁了啊。”

姚夫人又气又无奈:“好好好,阿娘不催,你也不许胡说,嫁到北蒙关有什么好?再说那么远,阿娘想见你一面,千难万难,等将来你有了孩子,阿娘想替你搭把手都不能。”

姚黄喃喃:“阿娘您这思维可真发散。”

亲事还八字没一撇呢,您就想到孩子身上去了?

姚夫人拉着姚黄的手,道:“不是阿娘心急,实在是这女孩子嫁人生子,是必经的人生阶段。我这不是……先前让你走,还能狠得下心,过个十天半月,想你的心思就能略淡些,可你这回一回来,阿娘才发现……”

她声音渐至哽咽。

她实在不愿意经受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离别。

姚阔那是没办法,早在嫁他的那一天就知道自己将要过什么样的日子。

可她半生只有姚黄这么一个女儿,说她是自己的心头肉也不夸张。

她不在,姚夫人虽然牵肠挂肚,可也禁得住,就只是她这次去而复返,姚夫人不免心生贪念:她要是能不走了多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