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表妹且娇且妖(穿书) > 第101章 (101)

第101章 (10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徐盛显然是太子耳目,姚黄避太子如蛇蝎,自然也不欲和徐盛过多亲近。

那就分而行之吧。

因此在徐盛的盛情毛遂自荐下,姚阔只让他代为转交姚夫人许氏一封家信。

一旁的露霜也脆快的代替姚黄婉拒了徐盛的好意:“没有啦,多谢徐公子。”

徐盛心说:这也太简薄了吧?

姚阔厚着脸皮,只当没看懂徐盛的神色。

什么稀世奇珍,许氏也不许在意,她这一生唯二惦念的,不过是一个自己,一个牡丹罢了。等牡丹回了京城,许氏见了她,自然比什么都欢喜。

****

这一夜,春雨绵绵。

细雨无声,却又如牛毛细针,绵绵密密落在窗纸上,发出连续不断地沙沙的轻响。

赵昂从微凉的梦里里醒转,不自在的搓了搓寒凉的手臂。

他也没叫人,掀被下榻,推开棱窗。

细雨扑面而来,将窗外潮湿又阴冷,还带有几分泥腥的空气一并带了进来。

徐后之崩,对赵昂来说固然有椎心之痛,可因为见过了徐后的痛苦煎熬,到这时候,他也难免有替徐后解脱之松快。

但母后去世的悲痛和恐惧仍旧如阴云般笼罩在他的内心,每每想起,就觉得既心痛又心悸。

他明白,这种感受,需要时间慢慢令他痊愈。

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母后一旦不在了,赵昂觉得宫中气氛都变了,他在宫里的境遇,远不像从前那样舒适。

他在大理寺的拙劣表现,并没有传得人尽皆知,不管是皇家还是寻常人家,都禀承的是“家丑不可外传”的原则,是以关于他的禁足,也只有极少数人知情,在外人眼里,他仍旧是景成帝中意的长子,是风光无限的太子殿下。

可他就是觉得,好像和从前不大一样。

但如果说有谁敢苛待或者欺负他,那就太荒谬了,可偏偏就因为说不出来,又渗透在生活里的琐碎细节和方方面面里,他才越发觉得不称心,不顺意。

按理,他当守孝三年。

亲事自然要延后,但他年纪在这儿呢,禁足三月之期已过,他就算不配帮着父皇处理国事,也不能这么游手好闲的待着。

连两个兄弟都很快去了上书房跟着国子监抽调出来的先生授课讲经,他却无所事事。

偏偏景成帝对此殊无反应,好像没他这个儿子一般。

赵昂一下子成了个富贵闲人,每日里待在东宫,除了读书、写字聊以消谴,就剩下大把的时间对着四方天空发呆。

他还这么年轻,正是意气风发,大展宏图的时候,却就这么被困在东宫,整日无所事事,好好的人也要被憋屈坏了。

再加上丧母之痛,赵昂这些日子的心情就如阴云密布,又干燥寒冷的天一样,不得纾解。

徐盛的归来,是赵昂枯躁、阴冷生活里的唯一温暖和安慰。

两人是伴读,又是表兄弟,徐后对于他二人来说都是至亲,所以徐盛比任何人都能更体会他的悲痛。

****

两人对面而坐,各执一杯酒,借着满桌素菜,谈起徐后临终、发丧等事,说到动情处,赵昂潸然泪下,徐盛也跟着红了眼圈。

酒至半酣,赵昂心中阴霾去了大半,又问起徐盛:“你在信中所写,究竟是何意?”

徐盛复杂的看了一眼赵昂。

他明白,太子殿下不会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只是想了解得更多。

徐盛便将自己所见所思,尽数转述给了赵昂。

赵昂听得入神,酒盅里的酒早就空了,他却只顾得把玩。

还是徐盛趁着说话的空隙,替他斟满酒。

赵昂这才回神,望向徐盛,问:“你真觉得,这些都是她一个人做的?”

实在不像她的风格。

赵昂对姚黄不说太过了解,但对她早就形成了固定的废板印象。在他眼里,姚黄就是个不学无术,一无是处的女子。

她除了样貌能比得过人,不论是气质,还是才学、品性,甚至就是最寻常的穿衣打扮,她都是个扎眼的异类所在,是众贵女圈里不折不扣的笑话。

更别说琴棋书画了,说她一窍不通一点儿都不夸张。

可怎么忽然就这么大本事,又是做生意,又是收服马匪,还能想着要修一条几乎是天方夜谭一般的水渠?

像是浑沌开了七窍,一下子灵气满身,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些,那个最让人瞧不上的女子,居然如此有气魄,如此有胸怀,如此忧国忧民起来了?

这让赵昂有一种隐秘的羞耻和自愧,他无论如何都耻于承认:堂堂一朝太子,居然连个闺阁女子都比不上。

“差不多吧。”徐盛有些自嘲的苦笑,道:“说实话,她们父女着实谨慎,很难让人抓到把柄。我身单力孤,又不好太过引人注目,所以很多事都做不了,大多只能道听途说。”

也就是说,他没确切证据。

不是他不想查,而是,名不正言不顺,他为什么要查姚黄?

最起码,姚黄如今所做的这一切,就算明知道是姚阔为她大开方便之门,可她明面上做的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以什么资格去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