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清]四爷,养生了解一下 > 第56章 第 56 章

第56章 第 56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虽说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却也需要适可而止。

毕竟耿奕如今坐月子,只吃不动,吃多了还是会胖的。

羊排煲很快送了过来, 羊排并不多,底下铺了一层素菜, 沾了羊排的油脂, 吃着都有肉味,却依旧不是肉啊。

耿奕珍惜地小口吃着羊排, 想着等她出月子后活动多了,就能继续吃了。

耿夫人看着女儿小心翼翼吃饭,生怕吃得太快就吃没了, 怪心疼的, 就对曲娘道:“我们耿家的女子就是吃着不容易胖, 也不必约束得太厉害。”

曲娘无奈解释道:“不是怕侧福晋吃着胖, 而是羊肉到底有些容易上火, 吃多了也不适合。”

尝尝味道解解馋就好,要让耿奕吃满足了, 那不得满嘴长泡吗?

耿夫人这才回过神来, 得知曲娘心里有数, 不是苛待自家女儿, 这才放心了。

羊排虽然不能多吃,鱼还是可以的。

马厨子就每天变着花样做不同的鱼食,有酸辣的,辣的,酸甜的, 甜辣的, 反正每天不重样, 耿奕吃着还是很满足的。

鲫鱼豆腐汤也没落下,另外还有鸡汤换着来。

耿奕感觉除了不能出去,只能擦身不能沐浴之外,跟之前也没什么区别了。

四阿哥每天会抽空过来,隔着门跟耿奕说几句话,也会去看看小四。

小阿哥如今正是吃了睡,睡了吃的时候。

四阿哥也去看了钮钴禄格格那边的小三,这个儿子醒了之后要奶娘没第一时间发现,就哭得好大声。

说是哭,其实更像是在嚎,叫得所有人都听见了,被抱起来之后哄一会儿才肯住嘴的,闹得人仰马翻的。

连里面坐月子的钮钴禄格格都时不时被自家孩子的哭声给吵醒,可见这个儿子是中气十足,声音嚎得有多大了。

伺候的人就更精心了,除了奶娘之外有娄嬷嬷,另外还有两个丫鬟轮流盯着,生怕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小阿哥醒了。

然而有时候小三还没睁开眼看着醒了,张嘴就先开始嚎,那哭声大得让人头疼不已,急忙抱起来之后他还要多嚎一阵子才肯停。

四阿哥有一次过来的时候正好碰见这个三儿子哭嚎,跟魔音一样,听得人脑壳都疼了。

不过他也挺高兴的,毕竟三儿子这么能嚎,说明身子骨是真的十分强壮了。

比起这个三儿子,四儿子就安静得多了。

四阿哥每次来发现他都在睡觉,不免有些担心,还叫了李大夫每天过来看看,毕竟这孩子睡的时间也太长了一点!

他每天都来,就没一次遇上这个四儿子醒来的时候,也太过了吧!

李大夫每天来看,都没看出这个小阿哥有什么问题,只得道:“有些孩子小时候就睡得多,倒也不妨事。”

毕竟小阿哥饿了的时候就会醒来吃奶,吃完就继续睡的。

四阿哥感觉自己是来得不凑巧,于是每天过来的次数更多了,他就不信一次都遇不上这个儿子清醒的时候!

一天来一次不行,那就两次。

两次不行,那就三次四次,总归能遇上了吧!

然而今天第四次踏入院子的四阿哥看见的还是在睡觉的四儿子,顿时纳闷了。

奶娘尴尬禀报道:“主子爷,小阿哥一刻钟之前醒来吃奶,刚睡过去了。”

也是不凑巧,这孩子醒得快吃得也快,吨吨吃完打了几个奶嗝就趴在奶娘肩头睡过去了。

简直是吃完就秒睡,奶娘原本还想着四阿哥要过来准备逗弄小阿哥几下,好歹坚持一刻钟左右,谁知道小阿哥睡着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就奶娘拍完他的后背准备逗弄的时候,小阿哥直接往她肩头一趴就睡着了。

四阿哥摆摆手,示意奶娘不用吵醒这个四儿子,今儿不行,那就明儿再继续见吧!

耿奕在里面听着四阿哥无奈的声音就笑道:“小四能吃能睡,别说爷,就是我都没见过几回他清醒的时候。”

但是小阿哥清醒的时候就特别可爱,会睁着眼睛看向自己,一副依恋的模样,哪怕知道小孩子这时候其实看不清太远的东西,还是叫耿奕心里都要融化了。

握着儿子的小手,耿奕感觉自己拥有了全世界!

等孩子长大一点,叫自己额娘的时候,耿奕觉得她会更加激动,如今就忍不住期待起来了!

当然听着四阿哥有点失落的声音,耿奕赶紧安慰道:“等小阿哥长大一点,清醒的时间就会多起来了。”

到时候四阿哥想什么来,就都能见到孩子清醒的时候的。

四阿哥想想也只能这样了,却觉得两个儿子出生,前后就差半个月左右,性子却是南辕北辙。

三儿子把伺候的人弄得团团转,恨不能三头六臂来精心伺候。

四儿子就省心太多了,每天吃完就是睡,睡醒也不哭,哼唧两声提醒一下就开始吃,吃完继续睡,只需要一个奶娘就足够了。

不过胡嬷嬷、如穗和如玉都会轮流伺候小阿哥,哪怕不必怎么伸手,小阿哥身边都不会少于两个人盯着。

耿奕这边坐月子,四阿哥那边已经跟皇帝提了提跟俄国互市的事,也提起了九阿哥:“九弟素来对西洋事务感兴趣,会不少西洋语,俄语也会一点,儿臣想着九弟能帮上皇阿玛的忙。”

皇帝确实物色了不少人选,这人身份要够,还要懂一点俄语最好,九阿哥确实是最适合的人选,就点头道:“挑几个学过俄语的八旗子弟过去跟着小九,另外派人把马齐放出来,回头就跟在小九身边。”

比起其他人,马齐对俄国互市的事最为清楚,有他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但是皇帝显然不打算继续重用马齐来负责此事,只让他作为九阿哥的副手,也算是将功赎罪。

马齐被放出来,进宫先给皇帝谢恩,激动得落下泪来。

毕竟他还以为自己要一辈子被关在那个院子里,到死才能出来的。

如今还能为皇帝鞠躬尽瘁,马齐是感激涕零,一再表示会用心辅助九阿哥办差。

马齐被放,八阿哥也着实松了一口气。

皇帝派他管着马齐被关的事,八阿哥就不能做其他差事了。

看管的事也没个限期,谁知道他要看管马齐多久,五年十年还是二十年?

这么多年不办别的差事,八阿哥不就废了吗?

好在俄国互市的事让皇帝想起马齐,八阿哥终于不用再做这个看管人了。

得知九阿哥要参与俄国互市的事,八阿哥就去九阿哥府上那边赞叹道:“恭喜九弟了,得了这么个不错的差事。“

九阿哥谦虚道:“只要能为皇阿玛分忧,差事都是一样的,也没分好不好。”

八阿哥发现一段时日没见,九阿哥居然变得更圆滑懂事了不少,心里有欣慰却也有点失落:“以后若是需要帮忙,只管跟我说就是了。”

九阿哥就笑道:“那就先多谢八哥了。”

八阿哥就苦笑道:“反正最近我闲赋在家,应该没什么事的,九弟不必跟我客气就是了。”

如今他不必看守马齐,又没别的差事,就只能呆在家里了。

九阿哥就道:“八哥之前忙忙碌碌的,如今在家里休养一段时日也好。”

八阿哥刚刚不用看守马齐,这就盼着有新差事,也是太着急了一点。

只是八阿哥能不着急吗?

迟迟没有差事,加上之前推举皇太子让皇帝心生不悦,他真怕皇帝都要想不起自己来了。

不过除了他,十阿哥和十四阿哥也没有差事闲赋在家,八阿哥心里就没那么尴尬了。

不然年纪相当的兄弟们都有事做,就他无所事事的,让人怪难受的。

九阿哥得了新差事,每天积极带着送来的两个八旗子弟一边学习俄语,一边听马齐说着俄国的事。

前几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中俄开始休战,准备互市来加强联系。

首先要挑选地方,马齐之前已经做过筛选,他指着地图道:“微臣选的是恰克图、尼布楚、祖鲁海三个地方,其中恰克图微臣认为最为适合。”

九阿哥就问道:“恰克图据我所知是个中俄边界的小城,还分为南北两城,确实合适。”

另外两个八旗子弟一听,倒是问道:“为何不选另外两个城市,毕竟都在中俄边界,而且比恰克图看着地方更大一些。”

马齐就解释道:“另外两城比恰克图的位置更偏僻一点,交通运输更不容易。另外城不大,才更好办。因为有南北两城,中间只要派士兵镇守,就能隔开来。若是城大,派去的守卫就要更多一些。”

九阿哥点头道:“北城就是俄国商人入住,南城则是咱们的商人,互市的地点就在南北城的中间。城门一关,就能护住咱们的商人,守卫也不需要太多。”

毕竟让人去做买卖,又不是去送死的,不护着点怎么行?

俄国人没他们那么讲文明,哪怕不杀人,伤着人也不好。另外就是那么多之前的货物,被俄国抢走了怎么办?

他们是追回来还是不追?

是继续互市还是不继续了?

既然皇帝想要跟俄国互市,那么此事就得防范一二。

九阿哥想着俄国哪怕有心,也未必真能约束住所有人,还不如他们小心为上。

恰克图的地理位置最适合的是两边都是高山,想要翻山过去没那么容易,只要守住城门就足够了,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马齐深以为然道:“不错,所以微臣认为恰克图是最适合的。”

选定了地方,就是要定下互市的货物。

商人已经送来名单,大多是茶叶、瓷器、丝绸等物。

九阿哥却看见其中有一样“大黄”的药物,不由奇怪:“这是什么,怎的会有药在里头?”

马齐一看就明白道:“此乃泻下药,俄国常年冰雪,俄国人天冷以大荤和烈酒为主食,年轻的时候还好,年纪大了就不太方便。”

九阿哥是听出来了,这就是一种温和的泻药啊!

俄国人为了保暖,一直只吃肉不吃菜还喝烈酒,年纪大了就容易便秘。

这药叫大黄,也是因为小小一丸就价值百金,卖掉就能收回黄金,所以才叫这个名字,还挺应景的。

九阿哥还特地见了那个商人,问了这个大黄是怎么做的,难不难做,价值几何。

商人满脸诚惶诚恐,也不敢骗九阿哥,担心对方知道只是试探自己,所以老老实实回答道:“大黄是用一味叫黄应的药材所做,表面有微毒,炮制的时候需要小心。产量不多,还无法种植,只能野生采摘。乡下的药农给这个药材还起了个名字,叫将军。“

九阿哥听得有趣:“这药材怎么就叫将军了?”

商人就解释道:“大黄这种药材会连着长一大片,然而一片中只有一棵是成熟的,犹如将军带着一群士兵一样。”

一片只长成一株药材能用,难怪价钱贵了。

而且无法种植,只能野生,哪怕长得还算多,也架不住一片只能用一株。

反正这药材是专门卖给俄国人,产量不多,贵点也是应该的。

九阿哥又敲打了这些商人,铁器、铜银金都是不能出现在互市,尤其还有盐和酒。

前者还好,商人自是知道不能卖,盐也尚可,但是酒就未必了。

毕竟俄国人爱烈酒,这边卖的酒蒸馏后浓度更高,更受俄国人欢迎,给出的也是天价。

在这边卖不出那么高的价钱,商人们自然会铤而走险。

商人有些不解为何不能卖酒,九阿哥就道:“酒是粮食做的,你们获利越高,酿酒的人只会越多。”

粮食再多也经不住这样的消耗,反正这酒卖不卖都可以,九阿哥就索性直接断了商人的念想,他环顾一周道:“粮食是重中之重,谁敢偷着酿酒卖酒,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商人们听后连连答应,保证绝不会在互市里卖酒的。

见状,九阿哥敲打后又给了点甜头:“其余这些货物你们都能卖,定下的价钱再高,税收也是一样的。”

他给商人们在各个商品都划了一条最低的价钱,所有人都不能卖得比这个价钱低,免得商人之间为了多卖货而压低价钱来恶意竞争。

但是这个价钱之上,卖得价钱越高,税却是不变的。

言下之意,能卖多高的价钱,九阿哥是一点都不限制的,毕竟那就是商人自己的本事了,税率却不会因为卖得价钱高而有所增加。

这就让商人们摩拳擦掌,恨不能给俄国人宰一大笔!

互市准备妥当,九阿哥派兵护送商人们去恰克图,带队的人选,他挑的是其中一个叫图里深的八旗子弟。

图里深虽然是满族大姓的子弟,却是旁支,小时候家境贫穷,全靠自己苦读一步步爬上来的。

只是按照他的出身,能中举已经差不多到头了,可能要在翰林院一直呆下去,做个侍读。

适逢皇帝有意跟俄国通商,召集八旗子弟进俄学堂,图里深立刻察觉这是个很好的机会,第一个就报名进来了。

他学习俄语比谁都要勤奋用心,很快在学堂里脱颖而出。

要不是如此优秀,图里深也不会是被九阿哥挑中的其中两人之一。

图里深聪慧有魄力,又能吃苦,作为带队的人是最适合不过了。

马齐也赞同让图里深带队,九阿哥禀明皇帝后,这人选就确定下来了。

图里深安顿好家里,收拾好东西就立刻带着商队出发,丝毫没一点拖泥带水的。

九阿哥十分满意,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他还以为此事告一段落,谁知道图里深出发没多久,理藩院就送来消息,说是沙皇派了使臣过来。

皇帝在宫里也接到消息,并不意外沙皇会派使臣来互通有无,随手就指了九阿哥来接待俄国来的使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