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日将出 > 1 游历

1 游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宁儿外出书房跟随李伯回房,书房内只剩下李范和夫人宁玉儿二人,宁玉儿说道:“只听说他外出游历,想不到却是到了这里,不知他所为何事。”

李范答道:“想来也没什么事,无论怎样,你我二人都是以王爷之礼相待,别在礼数上坏了规矩。”

“这是自然,这么些年未见,想来也是没什么事,你我共去前堂与他相见。”

说罢,李范夫妇走出书房,迈步走向前堂。

前堂之中,一青一老,正是齐王周齐和护卫周苍。周齐坐于椅上,慢饮名茶,抬眼望着正堂。周苍执剑立于齐王身旁,虽是老者却似壮年,依旧精神抖擞像是随时参战的士兵。就在这饮茶之际,后堂传来洪亮之声,李范人虽未至但声已先到,“永宁侯、青州州牧李范携夫人宁玉儿参见王爷,”声落之处二人显现,说罢李范夫妇见到齐王便以大礼相拜,周齐忙的起身抢步上前双手扶着李范双臂,说道:“侄儿这次前来拜访四叔,四叔和叔母莫要以王礼相待,否则小侄真的是浑身不自在。”

听闻此言,李范夫妇随即起身望向周齐说道:“你我不仅有叔侄之情,更有臣属之份,以王礼相待自是应当,你知晓我夫妇二人的脾气秉性,今日你若是不受我二人大礼,怕是难以再叙叔侄之情。”

听罢此言,周齐说道:“我知道四叔夫妻二人的性格,这么些年了,还是军人习惯,也好。”话音刚落,李范夫妇便下跪在地,向周齐叩首道:“臣永宁侯、青州州牧李范携夫人宁玉儿参见齐王。”

周齐受礼,扶起李范二人,见李范夫妇二人站立,躬身言道:“小侄齐儿向叔叔叔母行礼了。”随即起身望向李范二人道:“叔叔叔母近来身体可好?小侄多年未到青州,亦是多年未见叔婶二人,侄儿孤身远居京城,真是十分想念。”

李范答道:“我们夫妻二人身体还好,毕竟行伍出身,有些底子”。

“是啊,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一晃竟是十年。”齐王周齐说道,“十年前四叔与叔母共同上表奏于陛下,不顾陛下挽留、群臣相劝,直接来到这山匪横肆、民不聊生之地,为国为民治理青州,竟不想这十年,青州便成为东方大州,百姓安稳富庶,生活惬意,此等魄力真是令侄儿佩服,这等功绩令我大赵官员无不敬佩。”

李范见齐王回忆旧事,便称道:“当年事已经过去了,那是年轻脾气火爆,不像现在生活安稳,磨去了棱角。现在想来,当年事也是可笑。”

周齐说道:“叔父出身行伍,当年选择治理一地却也是有些小人嘲笑,谁又能想得到,叔父来此三年,便肃清匪患,五年便让百姓称赞。侄儿虽是远居京城,可称赞叔父的声音却是不断,更有传闻说叔父府衙大门十年未关,此事可是当真?”

李范见周齐疑惑,转头望向府衙大门回答道:“此门自来时便一直开启,至今未曾关闭。得青州百姓信赖,我们一家倒也是生活的安稳。”

宁玉儿在一旁插话说道:“齐儿你不知详情。想那十年前初来青州,刚落地这济北城北,你叔父便选了这荒芜之所让我们一家居住,那时宁儿还是个娃娃,全家居于这荒芜之地半点安全没有,那一年住的真是胆颤心惊。”

周齐问道:“那后来又是怎么变得安全?”

李范未语,宁玉儿接话说:“那时青龙山上还有土匪,常是夜半前来恫吓,好在我与你叔父从军多年,初来时与这些土匪相斗亦是不落下风,后来啊,你叔父不动刀兵以情感化以义感召招安土匪,算是清了这匪患。现今看来你叔父的眼光真是不错,当初的土匪头子如今竟也成了一地之主,造福一方。”

周齐听闻更是敬佩,说道:“听叔母讲述,想不到当年也是动魄惊心。难得叔父有如此魄力,招安土匪造福一方。”

李范回答说道:“若是生活安稳富庶,无那战乱天灾,百姓自是相信官府,哪会有什么土匪横行。只是生活所迫,无奈上山求条活路,当官府可以让他们生活的更好时,他们自会走下山来,拥护你我。”

“受教受教,听叔父此言,侄儿心底更是敬佩。”周齐说道,“多少人官海沉浮无数载,为名为利,为私为己,单是叔父占了为民,便让这百姓安稳,青州繁荣,叔父治下,当为我大赵典范。”

李范哈哈一笑,似是被人劝了一杯开心酒一般,笑容由心至面,对着周齐说道:“侄儿过誉了。我与你叔母来此,也是想着远离朝堂,图个一家子安稳。如今文道元道俩兄弟也将报效我大赵,宁儿也已成年,我与你叔母啊,自当于这清净之地,颐养天年。”

“叔父玩笑了。”周齐答道:“叔父虽是年过半百,然精神抖擞,神采飞扬,满头未见银发。侄儿还想着将来多多向叔父叔母请教这为官治民之术,以身相报我大赵。”

“那时候就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我们这些老人家啊,总是不能挡着你们的路,占着你们的位置,这天下终是你们年轻人的。”李范似是无意回答:“若是冬雪不融,又怎能见春芽泛绿,大河奔流啊!”

周齐听闻李范这回答之语,有些惊讶,言道:“叔父功绩无双,又正值壮年,怎么意欲身退?”

李范听到周齐这话,沉思片刻回答道:“如今这青州富庶,百姓安稳,我这个老人家啊,总是不能一直占着这位子,要有年轻人来接替啊!哈哈,将来的大赵,总是要你们年轻人一展宏图。”

周齐听闻此言,虽是有些不理解,却也未深追此事,转而向李范拱手称赞说道:“叔父为国为民,又为我大赵将来,更是让侄儿钦佩。”

宁玉儿见此便转移话语,对着周齐说道:“齐儿在这里多呆几日,想来三五天,文道元道俩兄弟便要归府,他二人也是外出游历,此番也是不知走到了哪里?待他们兄弟归来,你们也是一起叙旧交谈,共论壮丽山河。”

“还有啊,宁儿刚刚听了你来,十分欢喜,高兴的似是要蹦了起来,”李范接话道:“我已让李伯置下晚宴,待你休息片刻,我们于这正堂之中,共享这青州美食。”

周齐听闻此语,起身躬身行礼,面向李范夫妇说道:“多谢叔父叔母热情招待,侄儿一路奔波确实有些疲累,还是叔父叔母想的周到,侄儿先休息片刻,待晚宴之时再见宁儿妹妹,再与叔父叔母交谈。”

李范向门外喊道:“李伯,带着齐儿入客房休息,以待晚宴。”

“是,老爷。王爷请,我在前引路。”李伯在门外应道。

周齐走向门外,周苍紧随,说道:“有劳老伯了。”

“请,这边走。”

正堂之中只剩李范夫妇,李范望向门外,似是看着周齐二人远去的背影,对着夫人宁玉儿说:“十年未见,果然长的潇洒帅气,玉树临风,颇有大哥当年之姿。”

宁玉儿听到大哥这两个字,表情凝重,却也不解,说道:“刚才关于他父亲,并未问过一句。看来当真稳重。大哥当年战死桃山,唉……”

似是勾起二人回忆,片刻无语。李范回忆那一战说道:“桃山一战,奠定我大赵基业。只是可惜大哥,唉,唉。”

二人于堂上叹气,眼中泛起泪光,宁玉儿抬手擦拭眼角,说道:“齐儿平安成长,享富贵生活。二哥自齐儿成年之时便为其封王建邸,从不亏待。想来大哥在天之灵也是足以心安。母亲亦是安享晚年,含饴弄孙,惬意生活。”

听到夫人这么说,李范转头望向宁玉儿说道:“好了好了,各人自有天数,各享天命罢了。”

李范眼光飘向门外说道:“你我一家子在这青州也就是图个安稳。如今这天下也是难处多多,朝廷也是尽力支撑。大赵的未来,还是要在他们年轻一辈人的努力下才能崛起,布威名于四方,降恩德于天下。我们老了,就该退了,而且退就要退的利索干脆。”

“还有啊,”说到这里,李范压低声音对着夫人说:“当年的事扑朔迷离,桃山一战虽是胜利,却也是付出巨大代价。我们到底是怎么赢的,我至今也是想不明白。老五自那一战之后性情大变,我也是不解。当年的事,怕是现在也未解决干净,唉,还是要拖到他们下一代,真是造孽啊!”

宁玉儿面色沉重,也是低语言道:“十二年前三哥因勾结外敌一事而惨遭灭门,当初你我皆认为三哥虽是有罪,但却不应有如此下场。满门百余口,未存活一人。你我心死,便上表远离京城,来这偏远之地。只想图个后半生安稳。如今看着这现在情形,怕是将起风浪。”

李范听着夫人这些话,竟是深思,想着当年兄弟们一起救国救民,南征北战十余载,终是平定天下。原以为可以就此安稳度过一生,不料三哥勾结外敌,意欲反国。更不料二哥手段利落残忍,不留一口。当年兄弟情谊,似已是随风消散。

“走吧,你我去后堂休息片刻,待晚宴之时,听听齐儿怎么聊吧。若是他问起当年事,你我再做打算。”

“也只能这样了。”

说罢,李范牵起夫人的手,二人走向后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