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据北:我在元末搞起义 > 第39章 整顿防务

第39章 整顿防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钱粮到位以后,义军的训练和器械制造都开始运作起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打仗何止是粮草啊,各种兵器、车辆和消耗品都得提前准备。最极端的情况下,没粮食可以抢,可兵器、箭矢等军用物资你上哪儿抢去?老百姓家充其量也就抢把菜刀、锄头之类的。

为什么说散兵游勇没有战斗力啊,就是因为如此。你专业的装备都丢了,就剩把片儿刀有啥用?也就拦路打个劫,碰上正规军一触即溃。

弓箭手自古以来就金贵,选拔和培养周期都太长,不符合义军的发展现状。就现在这情况最多也就能凑三五千弓箭手。所以周德清决定还是先尽快发展弩手。毕竟弩手要求低嘛!

虽然弩手要求低,可弩的制作要求并不低。现在义军十五万人的规模,至少得有两万支弩才行。

造两万支弩可不容易,另外打仗也是一个专业的事儿。虽说可以边打边学习,但总归是不好把控,学习成本太高,收益却不固定。还是很有必要系统学习一下。

周德清费劲心思淘来两部《武经总要》,它包含选将、讲武教习、战法、车骑应用、行军扎营、侦查、城邑攻防、武器装备、治军条例等治军打仗的各个方面,是北宋编撰的一部相当系统的军事教材。

他分发给牛道通、夏玄机等人传阅,命他们认真学习领悟。他还把各种工匠组织起来研究学习里面关于武器装备的内容,以便能够更快更好地制作军械,尤其是弓弩部分。

就算将来义军占据就了西北,那郑州地区也是和元军或者其他起义军对峙的前线,就算是为了眼下的生存安全也应该重视郑州城的防务。

周德清命令组织五千人整顿两城防务,护城河趁着秋冬季节水浅赶紧清淤挖深。

他还计划在原来的城门外修一座瓮城,哪怕修得简单些也足够攻城方喝一壶的了。此事具体就交由钱锡安去办,速度上尽量要快,增加钱粮多派些人手。

这些多堆积人力就能有成效,周德清倒不怎么担心。最令他发愁的是另一件事,那就是骑兵和对抗骑兵。

一支正规的军团怎么能没有一支骑兵队伍呢?可眼下还真就没有,驴和骡子多花钱下乡收罗一下还能买个几千头来,合格的军马那是有钱也买不着几匹啊。

几次交战从元军那抢来的总共也就四百多匹马,探子、信使们用个几十匹,军官将领们再配个几十匹,剩下的能有三百匹就不错了。连建一支最低门槛的骑兵队伍都不够。

最要命的是蒙古人的骑兵还特别厉害。人家毕竟是马上取得的天下,当初骑着马几乎打到了所有已知的地方,骑兵作战那是实打实的强项。

虽然蒙古人在中原享乐几十年,远不及他们先辈勇武了,可战马没有跟着颓废啊,现在人家在战马方面仍处于绝对的优势。

周德清起兵以来还没有跟骑兵交战过,心里完全没有底。

自古以来,弓弩和长枪都是克制骑兵的有效手段,所以义军现在只能多造弓弩。还有就是多造大车,大车行军时可以运送辎重,打仗结阵时可以排在阵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