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据北:我在元末搞起义 > 第38章 扩军

第38章 扩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城门紧闭之后,周德澄和周德清二人心里都是又惊又喜。既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果,又锻炼了义军。

城外的元军基本是一夜没消停,打扫战场收拾残存物资直到天亮。

兀勒了解清楚战况以后,心里明白这个仗是不能再打下去了。现在元军伤亡过半,有生兵力不到三万,分兵围城只能是奢望。若合兵一处攻城,则很可能被两面夹击。再损失点儿兵力,能不能回荥阳都难说。

看来只能退兵了。

军帐粮草物资已被大火几乎烧光,盛夏时节不是烈日就是大雨,久留不利啊。兀勒打定主意当天就退兵,拖下去,等城中休整好再趁势追击就麻烦了。

周德清确实有此打算,如果等些日子元军再退兵,确实可以追击一下。元军大战第二天就退兵确实超出了他的意料。

义军本身也伤亡不小,白天出城追击恐怕捞不着什么便宜,所以周德澄和周德清两个都没有下令追击。

兀勒回荥阳以后痛定思痛,他明白没有大兵压境,仅凭荥阳之兵是不可能收复二城了。此战后,义军必定蒸蒸日上而元军处于颓势。

他随即开始加固城防,囤积粮草,以备义军来攻城。

周德清并不敢放松,加派了人手出去探听消息。

他对众人说道:“先前我与军师计议,若义军招兵征粮顺利,入秋后即可攻打荥阳。

没想到咱们还没打荥阳,荥阳倒来打咱们了。此战义军斩获虽多,但伤亡也不小啊。

义军前面训练时间太多,再加上许多受伤挂彩的,恐怕要多休整些时日才能接着训练了。”

夏玄机补充道:“训练很重要,义军现在新兵太多。远程发弩还行,一近战看见血肉横飞的样子就吓得腿软了。

光埋头自己冲锋砍杀也不行。得训练他们识别各种信号服从指挥,这样才能整体上提高战斗力减少伤亡。”

众人听了也都认同。

周德清接着说道:“元军几次攻城大家也都见识过了,以他们的整体素质都伤亡惨重,可见攻城不是儿戏。

换了我们攻城伤亡只会更大。

虽然咱们也拿下了几座城,可那都是趁虚而入,根本算不上攻坚。众位以后要多观察学习啊,我们以后也免不了要攻坚城,没那么多空子可钻。”

周德澄随后说道:“咱们先前计划入秋后可攻荥阳甚至洛阳。以现在义军情况来看,恐怕颇有难度啊。

按照元军攻城伤亡情况来看,再考虑到荥阳城的坚固程度,我们没有七八万人不太可能攻得下来。

两城留守两万,五万去攻荥阳,事关重大不可不察啊。”

宋应运跟着说道:“确实如此啊。先前荥阳只有两千守军,第一次来攻管城失利后,回去借着夏收粮草充盈就快速征集了五万人。

这次失利回去后必然还会再征集,我们今年想强攻荥阳是难上加难了啊。

我们不能停下,也得加快招募义军,最好年前能达到十万人。如此来年才能跟元军一战,否则别说攻荥阳,到时候守城自保都难。”

周德清原先是不想爆发式扩军,而是踏踏实实练就一支强军。现在他慢慢改变了看法。

他心说我得站在现在这个时代的处境下考虑问题,不能强求一支完美的军队,只要略强于同时代其他军队就足够了。这个时代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极度落后,恐怕一辈子也不可能练出我想象中的队伍来。

在大家物质和技术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人数的堆积就是战斗力。这是千年不变的道理,至少在刚兴起时是这样的。后面可以边打边学边打便练嘛,不能一根筋。

想到这里,周德清对大家说道:“军师所言极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难道我们三个义军还顶不上一个元兵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