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据北:我在元末搞起义 > 第26章 招兵买马

第26章 招兵买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其实周德清在这里面早就安排好了内应,并且他说的也都在理,这帮地主老财不得不从。人很多时候就跟犟驴似的,牵着不走非得抽一鞭子才乐意。

最后议定,这些人根据家业多少每家出五十至一百两银子,这么算下来总共筹一千五百两没问题。钱锡安报与周德清,他听了很满意。

只要周德清愿意,可以榨出更多的银子来,只是他不想一开始就这么强硬。毕竟他还要扩张地盘,总不能把其他地主老财都给吓跑了嘛!反正蛤蟆在自己手里攥着,想啥时候捏啥时候捏。

钱粮算是有着落了一部分,接下来就要广招兵员了。周德清派了百十号人到各乡镇去挂牌宣传,前面几天基本就是走街串巷吆喝。

周德清他们这几个月又是夺城又是伏击元军,名声传得很快很广,老百姓都以为他们是天兵天将呢。虽然刚开始报名的不多,但围观凑热闹的可不少,个个问东问西。

周德清对这些招兵的人提前做过交代和指导,告诉他们几个要点。

一是红巾军和元军要打过来了,想活命的就赶快投军;二是周统领的义军有饱饭吃有军饷拿,杀敌立功有奖赏,挂彩阵亡有抚恤。

普通百姓对反抗暴元重建王道乐土是不感兴趣的,跟着喊喊口号还行,真要为这玩意儿卖命,那还是得冷静下来仔细掂量掂量。不过对吃饱饭、领军饷,他们还是很感兴趣的。

自己种地还不够给官府交税的,给地主家扛活也难吃饱饭,义军有饭吃还有钱拿,很多人尤其是光棍儿汉子求之不得啊,踊跃报名的渐渐多了起来。

周德清特意交代,要把每个应征人的家庭情况给登记清楚,尤其是家里几口人。他根据这些给他们编营,以便执行危险程度不同的任务。总不能让亲属一大堆的人当敢死队或冲锋队嘛,搞不好会坏大事儿。

另外,他们也顺便招募各种工匠或者愿意学习当工匠的人,这个也很重要。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后勤准备充足就可以发挥更强的战斗力,就可以少死人。

怎么保证后勤啊?就得靠各种各样的工匠。

成吉思汗当年那么喜欢屠城,他也舍不得杀汉人工匠,每攻下一座城就先搜罗各种工匠。就是靠着数量庞大的工匠制造各种器具,蒙古人才能一路向西打到多瑙河的。

如果没有工匠,蒙古人别说“上帝之鞭”了,连“上帝的拖鞋”都成不了。

差不多七天的时间,周德清总共招募了近四千人的兵员和工匠。夏玄机等人看见这个成果也都很高兴。

加上之前的的一千多人,周德清总共就有了五千人左右。

五千人可多可少,有可能打一仗死的死跑的跑,就没了。也可能打几个胜仗取一二城池,就滚雪球般变成五万、十万。

周德清要的是稳而不是快,像刘福通那样虽然短期聚集了二十多万人,可号令不一,战斗力也难以保证,还要天天为吃饭问题发愁,没人来打生存都费劲。

最关键的是一下子聚集太多人,势必引起元庭恐慌,一定先集中兵力来打你。而你战斗力和后勤又不强,能有什么好结果?

退一步讲,再天才的将领也得有个学习成长的过程。自古以来有几个人上来就能指挥得好几十万大军的?

他刘福通虽然称得上人中龙凤,可之前也就是个乡镇巡检,虽然搞了几年白莲教,那也是偷偷摸摸的。没有学习成长的过程,他虽有二十多万人马不还是被挤压在亳州喘不过气?

反正周德清心里没这个自信,时间长着呢,着什么急啊?下了牌桌再想上来,恐怕就没你的位置就了。

他此时心里的盘算是利用这个冬季把兵练好,同时粮草、器械也都准备充足,明年元军来伐没准还可以趁机扩张一下取几个城来。

有了这五千人的骨干和根基,形势转换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此时他又乐观了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