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据北:我在元末搞起义 > 第27章 西进计划

第27章 西进计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招募的新兵已经开始陆续报到集结,周德清根据他们的体格和力量大小分别安排到不同的队伍里。

兵种必须要分开统领,这样才好有针对性训练和作战时候好的配合,从而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现在主要是刀兵和长枪兵,弓箭手扩充到了六百。周德清倒是挺想组建一支骑兵队伍的,但马匹数量太少了,这个想法只能以后有机会再践行了。

为了队伍组织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也为了防止元军反扑,周德清和其他统领一致决定先带着这些新兵在县城周边挖掘、修筑各种工事。

他们绕城挖了一条壕沟,深有半丈宽约两丈,里面没有注水而是扔了很多大树枝。如果下雨,里面积水会变得特别泥泞难行;如果沟内干燥则可以放火。

另外城墙跟儿也扔了很多散乱的树枝和木栅栏。

这些手段要说彻底挡住敌军那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可以延缓、拖慢进攻速度和节奏。

周德清判断元军短期内不会派大军过来,就是来个几千人,他和邓息打个招呼,附近几个县一起行动也能应付得了,所以他并没有打算修筑密集又坚固的工事,毕竟想守住一个县城最重要的还是靠实力。主要是先练练手,各个环节都熟悉一下,顺便发现几个人才更好。

周德清深知训练的重要性,他经常把夏玄机、牛道通他们召集起来讨论研究,也经常亲临校场观看训练情况。

那个时代通讯条件太原始,战场情况下完全靠基层指挥官临场判断,如果官兵的组织训练水平太差,恐怕连战术命令的执行都做不到统一,那还打什么仗啊。

这些人大多都是农民出身,只要吃饱饭,体质体能问题不大。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们识别各种命令,还有相互间的配合。

年刚过去不久就要开春了,天气渐渐暖和了起来。

周德清他们已经练兵几个月了,虽然跟正规军还有很大差距,但总比临时聚集的乌合之众强太多啊。打几仗磨练一下,没准就是一支强军。

眼看着庄稼在一天天长大成熟,不管元军来不来,周德清都打算在夏收之前动手。总不能让粮食都落官府手里嘛,我取了粮,元军就少了粮。

此时周德清心里盘算的是,如果元军来打他就联合邓息他们一起动手,这样元军就得分散兵力。若损失小,我就趁机西进徐图洛阳,把东边留给邓息他们。

如果元军夏收前后不来攻打,那我仍然西进。此时若元军来打,那我就撺掇邓息起事,让他们左右顾之不及。

总的来看,周德清西进的可能性很大。元军从东而来,东面起事他们还怎么西进?

下一场战事越来越近,周德清不得不紧盯训练和后勤诸事。

这个县有五千青壮年从农民变成了士兵,到时候收割庄稼必然人手短缺,他们免不了要帮忙,这样就会耽误一段时间的训练。

周德清又增派了三十人往返洛阳、开封打听消息。事关重大马虎不得,别到时候挨了打还没捞着粮食,那可就危险了。

在周德清自以为算计的很清楚的时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元至正十三(1353)年二月,刚过完年没多久,万物还没复苏呢,元军就先精神起来了。

元将八秃率军十万攻打亳州。

刘福通既惊又喜,去年三十万都打过,你这十来万算个啥?况且是长途奔袭而来,我以逸待劳不比砍瓜切菜容易?

亳州马上要打起来了,北边儿邓息他们就算支援不了,也得整点儿动作策应一下吸引元军注意力啊。至少不能让汴梁路安生下去,免得他们夹击亳州。

形势所迫,邓息肯定是得提前行动了,甚至没来得及给周德清去个信儿。

周德清一看这阵势肯定是要打一场大仗啊,不趁机捞一把捡两个瓜落哪行啊,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