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据北:我在元末搞起义 > 第15章 乌云密布,未雨绸缪

第15章 乌云密布,未雨绸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周德清提心吊胆了数日,也就最近才踏实了下来。

一日晚饭后,他照旧在书房看书,忽然周雍敲门禀告说是夏玄机带着三个人来了。他心想夏玄机上门有什么事呢?带来的三个人是谁?

夏玄机几人已在厅堂等候,周德清一进门就大吃一惊,这几人他都认识,分别是刘福通、韩山童和邓息。

此时他心里有一种不详的预感,转头吩咐石进在大门口位置看着一有人来立马禀告。

首先打招呼的是刘福通和邓息,引见之后,韩山童也拱手致敬。

坐定之后,周德清有些不悦地说道:“前几日我不是修书告诉几位小心谨慎,先避避风头,最近不要抛头露面了吗?你们怎么还敢出门跑几十里远?”

刘福通听了略微有些尴尬,笑着说道:“贤弟的书信我们已经仔细拜读过了,你说的也都在理。我们确实不该出门给贤弟添麻烦。”

周德清连忙解释道:“我倒不是责怪你们怕被你们牵连。潼寨本来就有近千号老幼妇孺,如果事发首先受到牵连的就是他们。事关太多人了,不得不小心谨慎啊。”

邓息插话道:“周少爷,你错怪二位统领了。我们也是迫不得已来见你跟夏兄弟的。

我们已经决定到颍州组织起义,近日就全部出发。此去恐再无相见之日,所以才特来辞行。”

周德清虽然早知道他们不久就要起义造反,但他还是大吃一惊,一时无法言语。

韩山童见他虽然有些惊愕但并没有被吓得坐立不安,笑着说道:“这几日我听刘统领和邓息兄弟说,周贤弟你真是有孔明之才啊。

如今天下苦暴元久矣,异族占我山河,毁我华夏,万民蹈于水火。兄弟你既然也鄙弃鞑子,不如跟我们一起举事如何?”

刘福通和邓息也都附和着劝说。

周德清心里早已料到他们此行目的,故没有感到吃惊。他听着他们三个的说辞,并没有说话,没有直接拒绝也没有点头同意。

韩山童说完以后并没有催着他立刻表态,而是盯着周德清看,等待着他思考。

过了一会儿,周德清开口说道:“多谢两位统领抬爱,请恕小弟不能答应。

小弟世居此地,父母年迈,亲属众多,实乃难以徙旅。常言道,父母在不远行。更何况大举义旗做颠覆江海之事?

二位统领心怀大志,欲救万民于水火。小弟心里很是佩服,若日后有用得着小弟之处,定当效犬马之劳。”

说完向韩、刘二人拱了拱手。

韩、刘二人见周德清心意已决就不再劝说,本来他们心里就没抱太大希望。

起义造反哪是等闲事?要么是被逼得实在走投无路,要么成功概率高回报丰厚。

自古以来农民起义造反成功的就刘邦一个。严格来说刘邦也不是农民,他好歹是个亭长。尽管史书上不把亭长当回事儿,但实际上亭长比普通农民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史书都是记载帝王将相事的,当然看不上一个小小的亭长。但当亭长的刘邦已经可以结交很多类似萧何这种县吏和吕公这样的豪强了,这些都是他起家的重要班底。

人家周德清虽然谈不上富甲一方腰缠万贯,但至少是吃喝不愁了,谁没事儿冒着灭族的风险去造反啊。

韩山童笑着说道:“既然周兄弟无意,我们也就不强求了。这些是我的一点儿心意,还望兄弟收下。”说着从怀里掏出几个小金元宝放在桌子上。

周德清立马起身拿起金元宝塞回到他手上说:“韩统领不必如此,前些日子刘统领已经答谢过了。我正是钦佩你们的义举才来相助,你这不就小瞧折煞我了吗?

再说了,你们马上就要起事,正是耗财之际,我怎么能收呢?就当是我资助你们的吧。”

韩山童见周德清说得情真意切态度坚决,也就不好意思再强人所难了。

一杯清茶过后,刘福通站起来拱手说道:“周贤弟!我们这就告辞了,此行凶多吉少,不知余生还能否再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