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之最后的帝国 > 第38章 跨年

第38章 跨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万历二十年一月一日。

巨型摆钟敲响了新年第一声钟声。

浑厚的钟声,打破了山谷之中,清晨的宁静。

李郓三人来到明末这个时代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虽然蒸汽机,发电机,转炉炼钢等等成为去年年末带来的惊喜。

而且作坊内第一袋水泥也被制造了出来。

当然还有年初就已经制造出来的肥皂,玻璃,击发枪,火炮等等新物件,新装备。

但是李郓知道,未来的路依然任重道远。

就如那蒸汽机,至今也才制造出了六台。

其中还有三台用在了矿山之中。

另外三台一台用于转炉,一台用于发电,还有一台用于新打造的蒸汽锻压机。

虽然刘元稷已经带人准备再打造两台,用于车床,镗床和机床之上。

但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目前依然前途暗淡。

更别说一些关键性的原料缺乏,人力的匮乏,也制约了如今李郓等人更进一步的发展。

看来是时候走出山谷,去外面的世界看了看了啊。

站在山谷北口的城墙上,李郓眺望着远方,思索着。

“老爷,外面风大,先回家休息吧”

黄琼静将一面披风披在了李郓的肩膀上,向李郓说道。

“我不冷,放心吧”

李郓回头冲黄琼静笑了笑,又抬头眺望着远方。

“老爷在看什么呢”

黄琼静又问道。

“我听你爷爷说,离我们最近的几处山民,一是向西的象岗,作坪,黄峒,南浦,直达灵池山,另一处是向东北的长吉里,忠信里,杨梅坪,直达冬桃山和浰头,最后就是向东南的苦竹林,宽仁里,驯雉里,直达乌擒山和南岭,这三地加一起就有山民百多万,其中东面属惠州府之地,西北属韶州府之地,各地以山林相连,通过山林和山道,山谷,山涧便可通达各地,这之中除去由龙门县至河源县南下海丰和龙门县北上东宁向西至韶州两条管道以外,其他地方与我们所掌控之地一样,属于三不管区域,看来要想一举吸纳这些山民,并非易事啊”

李郓举手指着远方,向黄琼静说道。

“静儿从小没有出过山林,父亲和爷爷也很少跟我谈起这些,所以静儿对此也不慎了解”

黄琼静摇了摇头,说道。

“其实我曾围着周围山岗,山崖,山林转了一圈,也研究过这周围地图,实际上我发现这周围山林,山谷还是挺多挺大的,就这个七星岗,其实住个五六十万人,都不是问题,要是加上周围苦竹林,作坪,和长吉里,那养个百万并不是问题,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那些山民都集中起来,在山谷,山林之中安置,这样也能避开大明的耳目,苦竹林和作坪属于罗浮山余脉,长吉里属于新丰江上游,与我们这山岗内相去都不远,完全可以通过新制的水泥修建道路将三地连接起来,如此我们足可大量养民,安民,让更多的山民都过上七星岗山民一样的生活”

李郓又笑道。

“老爷仁德,心怀大志,我等山民能得老爷垂青,乃上天赐与的福气,只是我曾听爷爷说过,山民之间各依山谷,山涧,山坳,山洞,山林而生,各自之间独立成体系,互不干涉,他们怕不会如此轻易听从我们摆布吧”

黄琼静思考一番后,说道。

“事在人为嘛,而且人是趋利避害的,没有人不愿意过更好的生活,在机会摆在眼前之时,也没有人会拒绝”

“我已经想好,等新年过后,除去留下一个曲留守山谷外,另外九个曲会由我,老于,老刘负责,各自统领三个曲,分三路,一路七百五十人,组成工作队,分别沿三条道路而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