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之最后的帝国 > 第20章 桥梁修通

第20章 桥梁修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果一步到位采用硝化炸药。

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产能跟不跟得上的问题。

毕竟无论是棉花,还是食盐,甘油,目前都太少太少了。

哪怕明年可以开始稳定产出食盐,可以打造玻璃,肥皂。

但具体产量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

火枪直接跳过黑火药上马硝化炸药,是因为枪弹所需用量较小,一颗枪弹少量经过惰性化的硝化甘油配上雷汞作为底火,雷汞要是在由氯酸钾中和一下,就更加稳定可靠了。

虽然氯酸钾目前制备还有些困难,但是刘元稷觉得就算不用氯酸钾中和雷汞虽然腐蚀性极强,但枪弹用个两三个月最多半年问题并不大。

先小批量生产,装备。

保证枪支射击即可。

更别说等有了蒸汽机,发电机,再点解饱和食盐水便可大批量获得氯酸钾,到时候再慢慢改善雷汞的腐蚀性也不迟。

何况到时候刘元稷还可以用叠氮化铅替代。

也正因为硝化炸药目前只能优先保证士兵武器的装备应用。

火炮暂时还用不上。

看来火炮还得用黑火药炮弹为主啊。

不过也好,最佳配比的黑火药威力也足够保证,要是量多,那威力岂不是更大了吗。

火炮只要保证威力足够便可。

不需要太过追求先进。

何况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还是实现大规模高炉炼铁。

这个目标实现不了,一切都是空谈。

刘元稷详细设计了棱堡,火炮,包括弹簧,击发枪,子弹,惰性化炸药等等后。

时间也已进入十一月底。

如今悬索桥的六根主绳索已经成功完成固定,绳索之间用于固定的细绳,竹藤,树藤也已经进行最后的捆绑,铺设桥面的木板也已打造完毕,等捆绑完成,便可进行最后的木板的安装,固定。

如此桥梁便算完成了。

除去桥梁外,大量的劳力已经开始了从山谷到桥梁,从桥梁到盐场,钒矿场道路的修建当中。

而刘元稷则亲自带领一千人在沿海海滩上挖掘了十五个大小不一的盐池,并在盐池后方建立了一座煮盐厂。

盐池引入海水后,一部分会直接暴晒蒸发,一部分引入煮盐厂用铁锅蒸馏出晶体为止。

如此便可获得食盐了。

除去盐池和煮盐厂外,刘元稷还在食盐厂边建立了一处专门收集石英砂的砂场。

找人挖砂装袋运回山谷之中。

而钒矿因是露天矿的原因,只要等道路修通,便可正式开采。

虽然这处钒矿刘元稷经过实地考察后,估计最多也就只能使用不到百年便会挖空。

但是百年时间,已经错错有余了。

除去各种建设外。

山谷之内也是捷报频传。

首先是经过一年的荒地开荒,如今山谷之内各种农田,包括种植桑树,桐油树,漆树,橄榄树的田地加一起足足有八万亩之多。

虽然桑树,橄榄树等田地就占据了一半多。

但这也说明过去一年,山谷之中山民的努力成果。

第二件喜讯是,李郓所设计的最新的三层房屋已经完成修建。

这种房屋分为上中下三层,每一层都有三到五个房间,最高可以集中居住十五户人家。

更妙的是,这套房屋有独立的空调系统,通过底层进气,顶层排气,将空气引入房中,如此便可调节室内温度,哪怕夏季最热之时,室内也不会太过闷热。

而这不是李郓学习的后世,而是这个时代先民的指挥被李郓拿来应用而已。

除去空调系统外,这套新房还有一套完整的供水系统。

通过水车作为动力,将水厂经过过滤,蒸馏处理后的水引入砖石堆砌的管道内,再由墙壁之内的管道引入各房中,最后只需通过一个独立的龙头流出便可。

虽然很原始,但是通过李郓三人和山民,工匠们的努力。

众人合力打造出了这个时代第一套自来水系统。

如此,也使得这套新房成为了这个时代技术含量最高的房舍。

更别说这套新房,还有一套独立的排污管道和独立的暖房。

排污管道和埋于地下负一层的化粪池相连,最后连入村中化粪池中,用于灌溉。

暖房则是通过负一层的锅炉房烧开水,再将蒸气引入独立的暖气管道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