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之最后的帝国 > 第19章 星型城堡

第19章 星型城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哦,老刘所言,什么办法”

李郓看了一眼刘元稷,问道。

“按照如今大明哪怕是华夏的建城方式,或许的确费时费力,需要大量人力,但是有一种城建方式,并不需要太多人力,就可以快速完成建造,而且防御力惊人”

刘元稷向二人笑道。

“哦,是什么建城方式”

于海皎一听,也来了兴致。

而刘元稷确停顿了一下,低头思索片刻。

“老刘快说吧”

李郓也催促道。

而刘元稷思考成熟后,抬头定了定神。

“星型城堡”

刘元稷看着二人,笑道。

“星型城堡?”

二人一头雾水的看着刘元稷,一脸疑惑和茫然。

这又是何物啊。

“哎呀,就是后来泰西诸国所大行其道的棱堡啊”

刘元稷看着两个土鳖,一脸不屑道。

二人一听,恍然大悟。

“棱堡最早出现在十六世纪,也就是本世纪初,实际上在奥斯曼攻破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之后,泰西诸国就已经开始了对原有城墙的改造,而如今棱堡虽然已经出现,并在泰西大量建造,但是真正成熟体系的棱堡要到十七世纪中后期才会出现,而我们目前的防御重点人山谷谷口地带,与其建造传统关隘,棱堡自然是最佳的建城之选,更别说棱堡更适合热兵器时代,而无论是我们准备打造黑火药手雷,还是硝化炸药,实则都属于热兵器范畴,以后我们的士兵,军队,燧发枪,击发枪,栓动步枪,半自动步枪,突击步枪,前装火炮,后装火炮,速射炮,重型加龙炮,榴弹炮肯定属于标配,如此就防御来说,有棱有角的棱堡自然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热武器特别是城防火炮的威力”

刘元稷向二人解释道。

“看来老刘对这星型城堡颇为了解啊,可我们要的不是一个西式城堡,而且一套至少长二三十米的防御工事”

于海皎想了想,说道。

“棱堡就是一套系统,成体系的防御工事,而不仅仅是一座城堡,后来泰西诸国的各种城镇也大多以棱堡修建,便可见一斑”

刘元稷摇头说道。

“整个棱堡分为内外三层,最外层就是和城墙上的火炮形成一条射击角度的防护坡,按照弹道学的理论来说,防护坡就是让攻城方始终与城墙火炮和火枪形成一条射击直线,敌军要想进攻城墙,就只能跨越防护坡,那就只能被守城方给无情收割,跨过防护坡,第二层便是一条又深又宽的护城河,目的自然是迟滞攻城方的进攻速度,毕竟防护坡就已经足够让攻城方受了,一条又宽又深的护城河,也足够让攻城方头疼,过了护城河,便是星型城堡的核心,大约两三米,最多五米,带一定倾斜角度的星型城墙,城墙根据位置和地段不同一般分为四角,六角,八角,甚至十二角等等,每一个角都有角堡,半月堡,皇冠堡等多种多样的堡垒形制,倾斜的城墙,加上不规则的墙体,不仅可以抵消重炮轰击,而且就算被轰来也不会如平面高大的城墙一般,形成一个巨大的缺口,而且带有角度的城墙也可以交叉射击,无论是火炮,火枪还是弓弩,都能最大化发挥威力,所以星型城堡,是目前最适合我们的的城建放弃,而因为城墙墙体不高,所以修建起来并不需要太耗费,我们需要弄的主要是护城河需要些时间,故而我认为最多几百人干一两个月,甚至一月内就能完工,更重要的是,我们没必要修建一个完整的星型,依托山口,修建半个星型,最多两个角,或者左右两个附属角配合中间一个主角,便足够了,护城河与龙门水相连,外带防护坡,便足够了”

刘元稷向二人介绍着星型城堡的构造和自己所设想的样式。

“也就是按照老刘的构想,山口棱堡一共三个角,其中一个主角以龙门水为依托,分为左右两个半角,两岸在依托山势各设一个副角,外建护城河,防护坡,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工事”

李郓点头说道。

“正是,更妙的是,我们还可以将星型城堡前提,后面再慢慢修建一道中式城墙,以加固防御,龙门水也可安置前后两道水闸,以为防御,如此外有防护坡,中有护城河,内有星型城堡和中式城墙,如此一套完整,立体的防御工事,便算建造完成了,如今我们配弓箭防御,以后我们配火枪,火炮之时,这套防御体系,就更加坚不可摧了”

刘元稷点头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