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鬼谷双子门 > 第95章 乱芈楚白胜亡三族 灭姬吴陶朱泛五湖

第95章 乱芈楚白胜亡三族 灭姬吴陶朱泛五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诗云:插天四塔云中出,隔水诸峰雪后新。道是远瞻三百里,如何不见六千人?开场诗道罢,书接前文。且说卫庄公复辟,蒯瞆、公子般师、公子起、出公辄交替夺位,乱马交枪,内乱不息。诸大夫终驱公子辄奔越,国人复立公子默继位,是为卫悼公。自是卫国臣服于晋,国力日益微弱,按下不提。复说楚太子建子白公胜自归楚国,每念郑人杀父之仇,常思以报。只为恩人伍子胥前已赦郑,此后郑君服事昭王不敢失礼,故此隐忍不言。及楚昭王薨,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奉越女之子章即位,是为楚惠王。白公胜因不用己,心怀怏怏。

逾数年,及闻伍子胥已死,白公胜喜道:“伐郑报仇,此其时矣!”使人请于子西,求师伐郑,自愿为先锋。子西不愿伐郑,遂托辞道:“新王方立,楚国未定,子姑待我。”白公胜信以为实,乃使心腹家臣石乞筑城练兵,盛为战具。尚未出师,晋执政正卿赵鞅伐郑,子西帅师救郑,晋兵乃退,楚与郑伯定盟班师。白公胜闻报大怒道:“不伐郑而救郑,令尹欺我太甚!当先杀令尹,然后伐郑。”遂遣使前往澧阳,召宗人白善前来,议杀子西。白善发使自回,后言于家人道:“太子建之死,于郑人无涉,更与子西无干也。我若从公子而乱楚,则是不忠于君;若背公子而发其私谋,则不仁于族。既如此,我其为介子推。”遂弃官禄,远逃深山密林,筑圃灌园,终身不出。楚人敬之,因名其圃曰“白善将军药圃”。

公孙胜久等白善不至,遂怒道:“无有白善,谓我不能杀令尹耶?”即召石乞商议。石乞道:“当年吴公子光所聘专诸、要离,皆智勇双绝之士,由此手忍王僚,枪刺庆忌。臣闻市南有勇士名熊宜僚,若得此人,可当万人之用。”公孙胜大喜,乃同石乞造访于市南,见熊宜僚拜之,以车载回,礼为上宾,饮食必共,出入必俱。宜僚感其恩待,遂以身许之。及吴王夫差大会黄池,白公胜乃随越兵之后袭吴边境,颇有所掠。遂遣使至郢,报说大败吴师,得其铠仗兵器若干,欲亲至楚庭献捷。令尹子西不知其计,由是许之。白公便悉出甲兵,装作卤获百余乘,亲率壮士千人,以大将石乞、勇士熊宜僚为左右侍卫,押解入朝献功。

楚惠王登殿受捷,白公胜参见已毕,见阶下立著两筹好汉,便问是何人。白公胜答道:“乃臣部下将士石乞、熊宜僚,皆伐吴有功者。”遂以手招二人。二人举步升阶,司马子期喝道:“边臣只许在下叩头,不得升阶!”石乞、熊宜僚不听,大步登阶,径入殿中,石乞拔剑来砍子西,熊宜僚直奔子期。白公胜呼喝一声:“你众人还不动手,更待何时?”所带壮士千人闻命,齐执兵器,蜂拥而上。白公早已登阶,亲缚惠王,石乞生缚子西,百官皆都惊散。子期素有勇力,遂拔殿角长戟与宜僚交战,宜僚弃剑,夺过子期之戟;子期俯身拾剑,劈中宜僚左肩,血流如注。熊宜僚毫不回顾,一戟刺入子期之腹,二人搅做一团,双双死于殿庭。子西怒谓公孙胜道:“当初你寄人篱下,糊口吴邦,非是我念骨肉之亲,召汝还国,封为公爵,何有今日?我有何亏负于你,于今反噬父母之邦?”公孙胜答道:“郑杀吾父,汝却与郑讲和,则汝即郑也。我为父报仇,岂顾私恩哉?”子西叹道:“悔不听沈诸梁之言,至有今日之祸,岂非天意哉!”公孙胜起手剑落,斩下子西之头,陈尸于朝。

石乞见大事已就,往前奏道:“不弑楚王,终是祸害!”公孙胜道:“孺子何罪?废之可也。”乃命拘囚惠王于高府,欲立王子启为王。王子启固辞不从,遂怒而杀之。石乞又劝公孙胜自立,白胜说道:“县公尚众,当悉召而杀之。”乃引众下殿,屯兵于太庙。楚王被囚,令尹与司马尽皆死难,消息片时传遍国中,众卿士大夫皆怒。大夫管修先起,率家甲往攻白公,激战三日,管修兵败被杀。圉公阳乘间使人掘开高府之墙,命心腹将士从墙穴中趁夜潜入,背负惠王以出,匿于昭夫人之宫。叶公沈诸梁闻变,亦悉起叶邑之众,星夜至楚。及至郢郊,百姓遮道相迎,惊道:“公胡不著甲胄?国人望公,如赤子之望父母,万一若遭盗贼之矢,民何望焉?”叶公披挂戴胄而进,将近都城,又遇百姓前来迎接,惊道:“国人望公,如凶年之望谷米,奈何以胄掩面,使人无所用力乎?”叶公乃解胄而进。

一胄一免,叶公已知民心附己,乃建大旆于车,鼓噪而进。大夫箴尹本来已受白公之召,欲率私属入城,既见叶公大旗,遂从叶公守城。兵民望见叶公旗号,皆大开城门,以纳其众。叶公遂率国人进城,攻打太庙。石乞三战兵败,急扶白公胜登车,逃往龙山。片刻之间,叶公引兵追至,将龙山团团围住,举火呐喊。公孙胜叹道:“此可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也。”遂自缢而死。于是公孙胜死后,其后裔支脉便以其祖封邑为氏,乃为白氏,则白公胜是为芈姓白氏始祖。其后战国名将白起,便是公孙胜子孙,列公须知。

石乞见家主自尽,乃大哭一场,埋尸于山后。刚掩埋已毕,叶公率兵大至,冲上山顶。一场激战之后,石乞寡不敌众,终被生擒。叶公问道:“白公何在?”石乞答道:“已自杀矣。”叶公又问:“尸体何在?”石乞闭口缄默,坚不肯言。叶公命取鼎镬,扬火沸汤,置于石乞面前,威吓道:“再若不言,当以此镬烹汝!”石乞仰天大笑道:“壮士万死不辞,何惧鼎镬?”乃自解其衣,跳入镬中,须臾糜烂,胜尸毕竟不知所在。叶公为之动容,叹道:“石乞虽然所从不正,亦堪谓世之好汉也。”乃聚其骸骨以葬。叶公引兵回城,遂与诸大夫迎接惠王复位,楚国再次安定;叶公被拜为楚令尹兼司马,集楚国军政大权于一身。

列位看官!今之国人所熟知叶公,乃因西汉刘向《说序》中一则寓言,名为《叶公好龙》者而来,因成冤案。沈诸梁身份高贵,又兼功勋卓著,被封在叶地(今河南叶县),故被尊称叶公。沈诸梁本人,也便为南阳叶氏得姓先祖。则叶公为何好龙?此中自有缘故,原来如此。话说叶公初至封国叶地之时,因见彼国地形特殊,南高北低。则每到雨季,南面洪水汹涌而下,北面即为泽国。而雨季过后,南部高地不能蓄水,却又变成旱地;由此北涝南旱,百姓苦不堪言。叶公立志造福百姓,乃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提出以陂治水方案。

所谓“陂”者,就是在农田集中村庄,修筑半圆形深沟,形如护城河池,既可防洪,又能蓄水,一举两得。叶公体恤民情,于是组织人力,修筑东、西二陂,由此彻底解决叶地旱涝灾害。至今两陂坝基遗迹尚存,乃是河南叶县重要文化遗产。据《叶氏谱牒》记载:叶公修陂之时,在墙上画满水系图,犹如群龙乱舞。时人见之,不知此乃水系图谱,便自作聪明说道:“叶公并非真好龙者,因图中虽然有龙,但未画云雾缭绕也。”叶公哭笑不得,因而答道:“我只想就地凿渠,引水龙来者,非爱天上之龙也。”此便是叶公好龙故事由来。

然则叶公好龙,为何却被抹黑,成为表里不一典型哉?原来自古好为水利者,虽曰利在千秋,但因其工程浩大,动用人役过重,百姓挖土挑石,疲惫不堪,故在当时便常为人不解,甚至诟病。叶公好龙,其原因便深种于此。后至战国末期,韩侯派间谍水工郑国前往秦国,怂恿秦王兴修水利,以图消耗秦之国力,是谓疲秦之谋。此后阴谋败露,秦王欲杀水工,郑国言道:“臣虽为间谍,但只是延缓韩国灭亡时间而已,却能为秦国建立万世之功。”秦王由此转怒为喜,终使其完成此项工程,称郑国渠,浇灌泾渭平原百万顷良田,反致国力大增,为战国七雄之冠。水利工程遗惠后人如此,但绝非当时之人所能皆都领会其妙也。

叶公初为塘陂工程之时,便对其部下众官言道:“尔等须知,引一龙需工千额,需粮万斛,故不可不慎也。”更在施工时提醒部下官吏,定须注意爱惜民力,关心百姓疾苦,不可急于求成,手段粗暴。但既便如此,百官急功近利者亦不在少数,致有敲骨吸髓之事里有发生,故此叶地百姓便有怨言,非议叶公“并非果真好龙”。韩国申不害听闻叶公“引龙凿渠”之事,颇感新奇,便将“叶公好龙”写进《申子》一书,则叶公好龙故事,亦便传扬开来。至西汉中期,学者刘向又将“叶公好龙”故事写进《新序》之中,此事更加名扬天下。其实究其当时用意,是欲借叶公好龙之事,以讽喻汉成帝宠幸赵飞燕,谏其休要荒于酒色耳。汉成帝非但专宠飞燕,沉迷宴乐,而且为修自己陵墓,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刘向巧用《叶公好龙》针砭时弊,欲说列祖列宗这些“天上之龙”,未必能管后世人间祸福之事,以此规劝皇帝,不要大兴土木,耽于陵寝。奈后人无知,从此叶公便成反面典型。

无论如何,如今全球叶姓华人,亦皆奉叶公沈诸梁为其神圣始祖,并未受此典故影响。自叶公之后,其叶氏后裔子孙世代居于叶县,直至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福建泉漳蛮獠啸乱,大将陈政率兵三千八百入闽征讨,其中多半部众乃为叶姓。此战之后,随征将士便在闽地定居繁衍,史称“五十八姓入闽”。至唐朝末期,天下大乱,河南光州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起义,南下入闽,中州地区叶氏跟随,也在福建各地定居开族。此即是所谓“三王开闽”,福建由此得以开发,叶姓子孙亦因此在福建各地扎根,开花结果。

又至北宋末年靖康之役,金人入主中原,中原人民再次南迁。南阳叶氏也被迫不断向南迁徙,并在浙江开始繁衍。另有叶氏枝脉,途经江苏福建来至广东,广东叶氏由此繁荣;共和国元帅叶公剑英,是谓后裔。明末清初,郑成功割据东南沿海,叶姓后裔又从广州迁到港、澳、台等地,故今港台叶姓之人甚多。由此而论,叶公沈诸梁确是全球叶姓华人始祖;今之河南叶县,亦是世界叶氏后裔公认祖庭之地。叶县今有叶公陵园,便是沈诸梁陵寝所在。

闲话道罢,书接前文。却说叶公相楚,陈国便乘楚乱以兵侵伐,欲报此前楚国屡次征伐之仇。叶公请奏惠王,亲自率师迎敌,以大夫公孙朝为将。因一战得胜,就而伐陈,入其都城,灭绝其祀,陈国由此而亡。列位看官!陈国数次遭到灭礼,继而又被屡次恢复故国,至此终于成为楚国一县,永远成为历史闲话矣。陈国自春秋早期伊始,陈桓公宠于周王,因郑庄公小霸中原,不尊王室,便曾联合宋、蔡、卫等国,共谋伐郑。其时陈国实力及影响,尚属强国之流。但自陈桓公死后,陈国陷于内乱,至陈宣公时才得趋于平稳。此时齐国称霸,陈国多次参加齐桓公所主持诸侯会盟,与齐、鲁强国关系和谐。齐桓公死后,楚国北上争霸,屡次讨伐陈国,陈被迫依楚,后随楚国围宋攻晋。城濮之战后,陈国又依附于晋。

因陈国夹在晋、楚之间,由此艰难生存,时常遭受侵犯。从陈灵公始,陈国历经三次内乱及亡国之祸,国势日趋衰败。此后一百余年间,陈国多数时间依附于强楚,成为傀儡附庸之国。然而每当楚弱之时,又先后顺从于晋、吴,故视楚国为宿仇。至此只因陈湣公错打算盘,趁楚国内乱之际轻易启衅,便被楚国令尹沈诸梁及大夫公孙朝攻克,终于亡国。由是陈湣公被楚惠王所杀,陈国正式成为楚国直辖县治。亦在此时,春秋将终,战国伊始。叶公凯旋班师,便即告老还乡,归于故国养老。楚惠王苦留不住,乃以子西之子宁嗣为令尹,子期之子宽嗣为司马,以代叶公之职。自此楚国危而复安,此后愈加壮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