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045章 松快的年
柳祖父一直都是实干话少的人, 叶清函嫁过来两年多,今天是他第一次听他说这么多话,也是第一次知道他的通透和睿智。就像她曾经跟叶长盛说的, 懂得尊重女人的男人,往往比只会对女人大呼小叫的男人幸福。
柳家的男人在柳祖父的影响下,个个都懂得尊重自己的妻子, 柳家的女人都对自己的丈夫很是体贴,对下头孩子的照顾也都是费尽各种心思。
不是说其他家的女人,她不体贴丈夫、不费心照顾孩子, 只是得到丈夫足够尊重的女人, 能时常保持愉悦的心情, 在这种心情下哪怕孩子调皮闹腾一些,他们也能用给予足够的耐心。而那些时常受责备的女人, 自己就经常处在心情不好当中,又碰上闹腾捣蛋些的孩子, 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就发脾气、呵斥孩子。
两相比较,哪种男人更幸福,答案不言而喻。
柳祖父尊重女人的想法, 是不是懂得这点不得而知,但他能有这样的想法, 在这个年代绝对属于稀罕生物。
柳家有这样一个长辈在,绝对衬得起‘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这句话。
想到这般睿智的人,来年极有可能意外过世, 叶清函怎么想都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所以回房后她一点想睡的想法都没有,而是拉着柳云帆的手,斟酌着开了口, “父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你说今天你们祭拜曾祖父曾祖母时,蜡烛无故几次熄灭,是不是二老想提醒你们什么?”
蜡烛无故熄灭的事,柳云帆也记挂在心里,此时听叶清函提起这事,柳云帆不由也思考起来,“那你觉得他们要提醒我们什么?”
“会不会是想告诉我们,祖父来年运道不大好,要我们多加注意?!”
经历过柳森意外去世一事,柳云帆现在对这种事情,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他觉得叶清函说的有道理,“那不然咱们想法子,让祖父在接下来一年里,不要去做泥匠工?”
石头才是筑河堤的主要材料,水泥拌沙只是起到将两块石头黏合在一起的作用,也就是泥匠工干活时,免不了要搬石头什么的,被石头砸到磕到什么,再正常不过。要是不小心被大石头砸到,不说当场丧命,重伤肯定是免不了的。
虽然人倒霉起来,吃饭都可能把自己呛死,但发生这种事的概率毕竟小,所以柳云帆这个提议的确可行。如果柳祖父不干危险系数比较高的泥匠,发生意外的概率就会下降很多,“你说的法子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就是怎么说服他是个问题。”
“祖父年岁渐长,体力肯定越来越差,其实不适合再做重的体力活,但要是就这样让他放弃泥匠的工作,他肯定也不愿意,咱们如果能找件比较轻松、又能用到他泥匠本领的活计,让他做,他应该就不会再执着于去工地。”
其实头两年,爹和大伯就有让柳祖父不要再干泥匠的想法,可惜提出后,柳祖父压根不干。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还没老到在家靠儿子荣养的地步。
人上了年纪,最怕的就是自己成为无用之人,只能拖累下头的孩子,所以想要柳祖父放弃做泥匠工,除非有正经的事让他做,不然想说服他,一个字:难。
“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照着柳云帆的思路,叶清函迅速盘算起可行的办法来,“随着水泥的推广,泥匠的需求量肯定越来越大。如果让祖父专门教那些想学泥匠的人,待他们学成后,直接送去大伯和堂哥他们做工程的地方,直接让他们上手做事情,这样大伯和堂哥就不用另外费心思教人。”
“集中教、集中学,不仅教的效率高,学的效率也会更高。原本花三个月教的东西、学的东西,集中在一起教一起学,顶多一个月就能学全。这样看似我们收到的束脩费少了,但教的量多了,算下来咱们不会亏。”
“至于那些想学的人,原本学满三个月后,才能上岗拿月银,这样集中一起学后,他们只要学一个月后就能开始拿月银,两相对比我想没谁不愿意的。”说白了就是弄一个岗前培训班,把人员的培训集中到一起。
她说出口的这些,是眼下实实在在,能看出的好处。从长远来看,大房组建建筑公司是迟早的事,彼时想必水泥也已经推广开来。到时像现在这样按天按人挣钱就不合适,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承包式的合作,即建筑公司向官家承包工程做,届时现在培训出来这些人,就能成为公司的员工,帮着壮大公司的规模。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想法,祖父那边会不会答应难说。”这年头的手艺活值钱,谁都不乐意将自己会的手艺,轻易传授给别人。
毕竟,时下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所以建议她给出了,最后照不照着做,她没办法强求。
“倘若祖父他们四人,每人带十个徒弟,这些徒弟三个月出师,四个人带这四十个徒弟总的就要耗费十二个月时间。虽然带徒弟期间,他们照样干活,但要教徒弟,干活的效率只有不带徒弟时的一半,他们收的拜师费,也就比将将补上这个误工费,算下来其实没赚头,所以祖父他们并都不怎么喜欢收徒弟。”
“而照你说的方法来,祖父一人专心带这四十个徒弟,一个月时间就能出师,虽则束脩费看着少了两个月,但顶祖父一人的收入还是可以的。给他找事情做本意也不是要他赚多少钱,而是希望把他从繁重的体力劳动活中解放出来。”
觉得这方法可行,因为祭祖蜡烛熄火而不得劲的心,总算得意缓解,“你这法子甚是不错,我会再整理整理思路,然后想办法说服祖父。”
妻子的思路非常跳,柳云帆总觉得理解起来有些吃力,这会儿虽看着已经捋顺了想法,但想要说服另一个人接受这样的想法,还是得将内容反复过上几遍,直到能如数家珍,开口就就明明白白把这事说完整。
总算将一直悬在心头的事解决,叶清函也是松了口气,“你自己有打算就好。”柳祖父的事,她已经尽她所能的做,希望能帮他逃过明年的死劫,不要给才将将走出悲伤的柳家人再次带来悲痛。
柳云帆跟她一样松了口气,然后才顾得上自己的事,“既然你已经在娘面前夸下海口,为夫须得多努力一番,才能让你赶紧怀上孩子,完成娘当奶奶的心愿。”说着,人已经翻身压到她身上。
这的确是个自律性极强的男人,除了第一次没把握住把她折腾狠了,后头的几次都浅尝辄止,克制得很。难得接下来两天没太多事,叶清函也乐意嘉奖这个男人,所以极为配合地附和他,“那你加把劲。”
这句话的后果,就是她再次遭遇了类似第一次,好像浑身都被车碾过一样的洗礼。这次是自己遭惹的,所以她啥话都没说,只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下次绝对不能再犯那种傻了。
次日是大年初一,新年第一天,肯定有很多人上门拜年,就算身体不利索,她还是早早爬了起来。浑身神清气爽的男人,一如第一次一样,把她服侍得妥妥帖帖的。
造成她像个半身不遂的瘫痪一样的罪魁祸首,献殷勤,叶清函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过程中提起了先前自家大哥提到的事,“先前我大哥跟我抱怨,说大嫂现在一门心思扑在藤编上,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给他准备换洗和出门的衣服。我当时就想,还好他给我找的相公不像他要坐等人伺候。”
柳云帆说了句公道话,“柳家男人算异类,大舅兄这样的男人,是时下男人的最普遍的存在。”他们柳家是从柳祖父开始,就懂得要尊重女子。
因为柳祖父尊重女子,叶清函甚至怀疑他是个穿越前辈,还试探过几次,得出的结果是他就是个地道的土著,“所以嫁给柳家男人的女人,都赚到了。”
“嫁给我,你觉不觉赚到我不清楚,但娶了你,我绝对赚大了。”
“相公真的越来越会啦。”
“……”
嬉闹间,夫妻两总算在柳云帆的努力下,收拾妥当。
有过第一次的经验,这次身体虽然不利索,但叶清函走起路来,再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别扭。
虽然她觉得自己跟平日没两样,但作为过来人,方氏一眼就看出儿媳昨晚被自家儿子狠狠疼过,眼睛控制不住地往她肚子上瞟,好像看到她的小孙孙已经在跟她打招呼一样,脸上露出了姨母般的笑意,“昨儿个晚的红枣排骨汤还剩很多,我温在锅里,大郎去盛一碗给函儿吃。”
哪怕脸皮再厚,被方氏这么直勾勾的盯着看,叶清函也受不住,“不用劳烦相公,我自己来就可以。”
方氏却不让她动,“忘了你爷爷昨天说啥了?”指不定她的小孙孙已经在儿媳肚子里,难得孙子他爹有空,照顾一下孙子和孙子他娘应该的,“咱们女人给他们男人生儿育女,不容易,难道还吃不得他们盛碗汤?”
柳云帆求生欲特别强地说道,“值当值当,娘子值当,娘亲也值当,我盛两碗,娘和娘子一人一碗,你们等着我。”
听到柳云帆的回答,叶清函在心里给他点了个赞,心道这男人越来越懂得怎么避免婆媳矛盾了。果然听到他的话,方氏嘴上虽然说着不想吃,脸上的笑意却是掩不住,嘴上还直说,“我儿就是孝顺。”
当儿子的要不想引起婆媳矛盾,私底下怎么做不管,但当着两人的面时,一定要尽量做到媳妇有婆婆也有,婆婆有也不能忘了媳妇。
成亲两年多,柳云帆已经深谙这个道理,并且越做越好,所以他们两婆媳很少起矛盾。
……
大年初一是街坊邻居,相互串门的日子。
今年二房的初一,比以往任一年都要热闹。
一是三场童生试皆得案首的柳云帆,今年能下场考试了,本来才学就好的他,又多了两年多学习时间,且有名师指点,中举不在话下。外塘村近几十年来,都没出过举人老爷,二房有柳云帆这个即将升任举人老爷的人在,不说有读书人的人家,就是一般的人家,也乐意跟未来举人老爷多往来。
二是今年叶清函当了县衙主薄,专司吴县税赋,且她年前捣鼓出了据说比先前的堆肥,肥力更好的肥料。大家都是堆肥、混合肥的受益者,深知她既然把东西捣鼓出来,那就绝对有用,纷纷都想第一个了解具体情况,以期能第一个得到这新肥料的好处。除此之外,当然不乏跟叶清函本人,攀交情套近乎的原因在。
三是今年柳海十三岁,正是说亲的好年岁,那些家里有适龄闺女的,谁家都想跟正蒸蒸日上的柳家做亲戚,个个上赶着带自家闺女上门拜年,实际上是把闺女带来给方氏,甚至是柳海本人看,盼的就是闺女能入这两母子的眼。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初一一整天,二房都门庭若市的。
上门皆是客,又是大好的日子,哪怕明知对方带着目的上门,该招待的,还是得好好招待。就算叶清函擅长跟人打招呼,如此一整天下来,也是疲惫坏了,加上头天晚上夫妻两闹腾得晚,这天晚上撑不住的叶清函,早早就上床睡觉。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这是叶清函嫁入柳家的第三个年,前两年不想因为自己戴孝冲散家里喜气的缘故,年初二他们都没回家。今年好不容易出孝能回家,自然不能再缺席。
无论柳家这边柳枝两姐妹,还是叶家那边叶大嫂,都提前说好,年初二她先回叶家,用过午膳后回柳家了,他们才各自回娘家。所以,一大早两夫妻吃过早膳,就带着早就准备好的礼物,往村头走。
柳家在村尾,叶家在村头。
从柳家回叶家,要穿过整个外塘村,路上没少碰到了同样大包小包回娘家的出嫁女,都是乡里乡村的,见面少不得聊上几句。结果就是本来一刻钟能走完的路程,两夫妻足足走了三刻钟。
早就翘首以待的叶长松,见到相携而来的姐姐姐夫,难掩激动地迎上前,“姐,姐夫,你们回来啦。”
要说她穿越这两年多,谁的变化最大,那绝对非眼前的少年莫属。
初次见面,眼前的少年,还是个身材瘦小,一脸病容,又心思敏感,仿佛一不小心就会一命呜呼的病秧子。意识到原主对这个弟弟过度保护时,她毅然改变了原主的教养方式,不仅鼓励他多出门走动晒太阳,还给他找来五禽戏让他锻炼,甚至鼓励他多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事实证明,她的教养方式才是正确的,如今两年多过去,昔日的病秧子,已经不再一脸病容样,身材也拔高健硕了不少。就是原本敏感的心思,因为出门多,跟人见多聊多了,也跟着改善不少。
此时,因为高兴他们的到来,脸上洋溢着大大的笑容,俨然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让人看了心情都不自觉跟着好起来,“你怎么在外头等?”
“姐姐姐夫第一次年初二回娘家,我在这里迎接你们。”
眼前的少年,跟昔日比起来,已经判若两人,有一点却始终没变,那就是对她这个姐姐的态度,“那就谢谢咱们长松弟弟的热情。”
听姐姐这样说,叶长松有些害羞,却又很喜欢,为了掩饰自己的小羞涩,他赶紧开口道,“奶奶,爹娘,哥哥嫂嫂都等着,咱们进去吧。”
夫妻两于是跟着叶长松进门,这才进门,迎面就有个热情的小炮弹朝她冲了过来,嘴里嘟嚷着,“小姑,抱抱。”
这是叶长盛的长子,没辜负他在他娘肚子里,叶清函对他的投喂,这孩子打小就跟她亲,每次回来都用这种热情的方式迎接她,熟练地将人搂进怀里,“好,小姑抱咱们寿哥儿。”
虽然早产对这孩子没太大的影响,但家里有个因早产身体不好的叶长松在,叶长盛便给他取名叶进寿,希望他一辈子健康长寿。
跟在他身后的是叶大嫂,看儿子一被叶清函抱住,就熟门熟路地搂紧她的脖颈,开始跟她说起儿子一早上的所作所为,“早上睁开眼,第一句话就问小姑回来了没?!”
“我告诉他,小姑得等他起床吃过饭才回来,他立马利索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洗刷都是前所未有的快,吃饭更是少有的快。”
“结果吃完饭,还没见到你,就开始跟我闹,说我骗他。”
“刚才还闹着要跟小叔一起在外头等小姑,要不是跟他说在外头回头着凉了,要吃苦苦的药,他还不愿意跟我在里头等呢。”
这孩子不出她的期待,打小就黏他小姑,对此叶大嫂很是乐见,所以每次没少跟叶清函说类似的趣事。
小家伙被养得唇红齿白的,今儿个过年穿着又喜庆,瞧着跟年画里的年娃娃一样,萌得叶清函一颗老阿姨的心热乎乎的,“原来咱们寿哥儿这么想小姑啊,早知道小姑就早点出门来见我们寿哥儿。”
小家伙听了直摇头,“不要,娘说,早冷,会病病,喝苦苦。”虽然小家伙说起来有三岁,但其实也才一周岁又七个月,说话只能这样两个字,三个字的迸,却是不难让人理解就是。
明白他这是说,太早会生病,要喝药,不要她太早出门的意思,叶清函没忍住在他额头上吧唧了一下,“咱们寿哥儿,可真是个小暖男,真棒。”
知道这是喜欢自己的意思,小家伙害羞地往她怀里拱了拱,亲近之意不要太明显,叶清函伸手摸了摸他的头,这才抱着人往里头走。
叶祖母、叶父并叶长盛都在堂屋里,叶清函一一问候过他们后,得知自家母亲已经在厨房张罗午膳,她便将怀里的小家伙给叶大嫂,然后带着柳云帆一起到厨房找自家母亲。
问候过岳母,柳云帆就知趣地回了堂屋,把空间留给这对母女。
原主长相肖似母亲,所以叶母长得不差,只是因为性格的原因,她常年低着头,脸上也鲜少有笑意,总是一脸愁绪的样子,整个活得跟个透明人似的,搁哪里都没存在感。
对这个明明才三十出头,却把自己活得跟四五十岁的母亲,叶清函不是没试着让她改变过。可她的生活态度,是打出生起就这样的,无论她再怎么说都改变不了她。
既然她自己不愿意改变,叶清函也就不强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