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长旌万里 > 第59章 高鸡泊

第59章 高鸡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系列练兵性质的战斗并不影响窦建德的行军速度,攻破的邬堡会将浮财和粮食大部分收缴,剩余少部分则留给邬堡里剩下的族人。

窦建德并没有和窦怀文后世较为熟悉的那种起义军一般将地主家族杀戮一空,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只是将家族中占据主导地位嫡系子弟全部处死,族产和田宅仍旧留给其余旁系子弟,不过要求这些家族不得再与义军为敌,同时还要带走一批人质,族中部分强健子弟也要随窦建德一同返回,以编入军中。

这种处理方式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自晋末大乱以来,地方大族为自保纷纷修筑坞堡聚族而居的情况各地比比皆是,往往一个家族传承有数百年之久,要彻底将他们连根拔起不是做不到,但是花费的代价太大,如果将土地分给外姓的佃户,就必须设置官员进行管理才能确保他们的土地不会被侵蚀,但眼下的窦建德不可能有这种实力和动力。

只要诛灭反抗的主房一支,换上听话的偏房,再加上人质就足以让整个宗族短期内乖乖听话,他们会自行恢复生产,向窦建德上贡,就和几百年来他们祖辈所做的一样。

直到某一天他们发现强者不再那么强大的时候,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重新掀起叛旗,数百年来前秦、后燕等帝国的瞬间崩溃莫不如是。

正是这种生存方式让汉人得以在数百年的乱世里艰难生存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将所谓五胡反过来融合殆尽。

但对于如今的窦建德而言,这种杀鸡儆猴带来的收获已经足够让他满意,士卒们押解着作为人质的妇孺,健壮的男丁则被编成营伍充当力夫来搬运那些从他们过去的家中抢出的粮食。

窦怀文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尽管妇孺们一路哭哭啼啼艰难的跟上军队的脚步,壮丁们也辛劳无比,但总比被直接杀光要好的多,窦建德的所为在义军中算的上相当温和了,乱世间的各路人马所过之处往往鸡犬不留,据说吃人的都有。

穿越平原郡到达高鸡泊的路途不算遥远,三百余里的距离几天就能抵达,还是窦军的侵袭行动耽误了些时日的结果。

高鸡泊就在平原郡和清河郡的交界之处,这里是黄河支流漳水河道弯曲滞涩的一段,北朝混乱的政局使得这条黄河支流长期没有疏浚,蜿蜒的河道在此造就了一大片湖泊和湿地。

整个高鸡泊号称方圆数百里,本是丘陵地形的区域内河湖密布,并且有大片的沼泽,形成了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绝,易守难攻的天然堡垒。

广阔的湖区和湿地只要稍加开垦就能产出大量粮食,沼泽和河湖使得不熟悉地形的外敌难以入侵,自古这里就是不服管束的盗贼、失去土地的流民、追求避世的隐士等各色人等聚集的地方。

自大业年间以来,外界的天下越来越乱,这个地方隐士们也已经消失不见,各路盗匪和流民则越来越多,最早有清河郡人孙安祖杀死县令在此起兵,聚众数千。

这位孙安祖其实窦怀文也见过,并且其人和同是本地著名豪侠的窦建德关系甚好,甚至据说他起兵的事情都有窦建德在其中谋划的功劳,对此窦怀文如今想来,倒是信了九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