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以身殉国,一剑开天
第一百一十四章:以身殉国,一剑开天
元初元年二月五日,大羽境内神剑峰有冲天剑光升起,天下武学第一高手聂旻正式出山,聂旻这一出天下俱惊。
元初元年二月六日剑神聂旻现身南蛮,人未至,剑光先到,大宗师孟成远被聂旻这隔空的一剑击伤,远逃海外,他半点不敢留在南蛮,至于杀掉李锦幄,再借他十个胆子他现在也不敢做这样的事情。
真要是在聂旻剑光出现之后还杀掉了李锦幄,那么就算是孟成远逃到天涯海角,恐怕也逃不过聂旻的追杀。到时候,哪怕上穷碧落下黄泉聂旻估计都会将他的脑袋摘下来。
聂旻在苍源山外万米停下身形,李锦幄身穿银白战甲,头戴白巾,此时嘴角溢血的看着前方的聂旻恭敬行礼,在地上诚心诚意的叩首三次,他对于他这位师尊乃是诚心尊敬。
“徒儿拜见师尊,徒儿给师尊添麻烦了。”
聂旻慈爱的看了李锦幄一眼,李锦幄和赵惜生这两小子都算是他亲眼看着长大的,现在赵瑜死了,李晟靖也死了。
不管怎么说李晟靖统军出战,两国之间的正常战争,大宗师不得插手,这是一直的铁律,孟成远胆敢亲自出手,最后还拿李晟靖的尸体做文章,他是真的觉得李锦幄和赵惜生拿他没有办法吗?
就算当真如此,那么这两人还有一个活着的师傅呢!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做孩子的受欺负了,那么当长辈的来护短又如何?不服?那就来打打看啊,这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罢了。
聂旻来此从来不想对普通士卒出手,他也懒得动手,但是孟成远必死,真以为他聂旻是尊泥塑的菩萨不成,聂旻轻轻抬手,李锦幄就从地上站了起来。
“傻孩子,你我师徒何需谈这些。”
聂旻看着孟成远逃跑的方向,他没有追孟成远,但是人未至,单单一道剑光就让同为大宗师的孟成远望风而逃,这样的战绩够不够?这样的事情够不够鼓舞士气。
从今日开始,大宗师聂旻亲自坐镇南蛮,震慑天下大宗师,同日李锦幄带兵追杀南蛮士卒,自此南蛮的生死之战正式开启,大宗师孟成远再也无法出手。
元初元年二月十日南征南蛮的这一战结束,这一战直接打没了南蛮最后的精气神,南蛮国主仓皇逃往西百国,开启了流浪国王的命运,不过南蛮时不时还有各种力量反抗大羽铁骑,只不过难以成气候而已。
同日东夷正式对大羽宣战,挥军侵犯正东道十五州,不过三日时间正东道十一州之地被攻破,东夷大军士气如虹,所过之地几乎无有一合之敌。
此时看着来势汹汹的北狼、西百国和东夷,有些没有脊梁的人已经开始上书女帝,要求议和,愿意割让数州甚至数十州之地换来一时平安,等到以后再从长计议。
女帝当日连斩七位动摇军心的重臣,一时间整个大羽都看到了女帝的决心,这位女帝的气魄比起大部分男子还要强大太多太多,这样的君王才值得无数的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
元初元年二月十五日,女帝着令威远候为东征大元帅,统领正东道、淮南道二十万精锐大军抵抗东夷的进攻,大羽东、北、西三面正式进入全面防守的阶段。
元初元年二月二十日,已经稳定南方大局的李锦幄正式率军西征,从南蛮和西百国接壤的方向进攻西百国,不过李锦幄很快就遭遇了西百国和北狼联军的阻挡,西百国和北狼出兵数十万牵制李锦幄。
随着李锦幄的西征,极大的减缓了大羽东部和北部的压力,李锦幄不愧是李晟靖嫡长子,果然天生就是一个做元帅的可怕人物,在他的统一调度之下,整个西部战场迅速稳住战局。
元初元年四月,大羽西部战场正式进入相持阶段,北部的北狼一开始进攻势头极猛,但是在攻下大羽二十多州土地之后,北狼的脚步迅速缓慢了下来。
一是这么大的疆域需要人治理,浩大的疆域极大的限制了北狼进攻的步伐,二是因为北狼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有一部分贵族认为好处已经够了,而另一部分人觉得应该一举扫灭大羽。
三是因为北狼人太过残忍,动不动就是屠城灭族,越是接近大羽腹地,士卒和百姓的反抗就越是激烈,甚至很多的州城等到被打下之时全无一个活口。
付出巨大代价攻占下城池的北狼军队只能得到一座早已残破的城池和满地的尸首,这让士气高涨的北狼士卒都有些惧怕了,这样的情况极大的阻碍了北狼的进攻步伐。
元初元年五月,东夷集结大军六十万,向威远候统领的主力发动进攻,威远候这位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抵挡东夷大军十五日。
威远候看着身后剩下的老弱残兵,他朗声笑道:“‘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弟兄们,我们身后的是我大羽的百姓,我们能退吗?”
“不能。”
这剩下的数百老弱残兵大吼,他们有的人手臂残缺,有的人鲜血淋漓,有的人手中没有兵器,但是他们的眼中只有一种神色,那就是纵死不退。
“好,不愧是我大羽儿郎,今日还请诸位弟兄与我一道杀贼寇,保家国。”
“愿随元帅共击贼人,能与元帅一起,兄弟们无憾。”
威远候眷念的看了一眼京城的方向,那里有他的家人,有他的族人,有他效忠的帝王君主,随后在大笑声中,夕阳余晖里,这一群老弱残兵义无反顾的冲出正东道州城阳武城,他们此时的背影确实无比挺拔。
最后这位老将战死在正东道州城阳武城外。“征战一生,马革裹尸,西风被浊酒,正黄昏、愁听茄声呜咽。玉斧画疆,金瓯拓地,后事凭谁说,春梦里、一旗残照明灭。”
此时远处山上看见这一幕的东夷公主武田由美神情肃然,此时的她一身战甲,她看向身边的亲卫郑重道:“厚葬这位老将军。”
威远候战死阳武城的消息传回京都,群臣缄默,女皇亦然,失去了这位老将军的大羽现在还有谁能接管东部战线,他们此时都想起来了哪位昔年看起来荒唐,其实却无比聪慧,文武双全的前宰辅嫡子。
女帝站起身,目光坚定的看向远方,只见她语气铿锵有力的道:“诸位爱卿,现在已经是我大羽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朕身为帝王理应身先士卒,传朕旨意,朕要御驾亲征。”
满堂文武俱惊,他们不是怀疑这位女帝的才华,这位女子才情极高,统兵之能更是几乎能与李锦幄相提并论,但是这可是一位帝王啊!等到帝王御驾亲征之时,那就是真的赌上国运的一战了。
“陛下三思啊!陛下万金之体,万万不可以身涉险啊!”
女帝看向下方的群臣,冷冷的道:“朕不亲征,难道诸位前往前线吗?边关士卒死得,前线将军死得,江湖豪杰死得,大羽百姓死得,朕同样死得。”
女帝言语铿锵有力,一字一句落在这些人的心头,女帝目光扫过这群人,没有继续言语。
此时高适突然跪在地上,在高适的身后还有不少的寒门文人挺身出列,这些人以钱穆和伊干为主,他们或许官职不高,但是此时却全部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老奴)愿意亲赴战场,边境战士浴血,我等文人也可肩扛江山社稷。”
高适此时开口道:“陛下,你乃是大羽的帝王,只要老奴们还在,怎能让陛下亲自涉险,现在就让老奴等人先为陛下出一份力。”
国将破,谁言人无报国心,天下勋贵未必贵,位卑未敢忘忧国,小人物更是一个国家的脊梁,这样一个君王不怕死,百姓敢冲锋的国度,怎能不强盛。
“陛下所言令在下佩服,既然诸位都不怕死,那就随我出征。”
就在此时朝堂门口有一道爽朗清脆的男子声音响起,伊干等人听见来人声音,面上欣喜莫名,还有许多寒门出身的文官更是双手握拳,女帝听见这声音,嘴角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意,只不过身为帝王的她很快收敛。
朝堂上的群臣转过身形,只见一个面容清秀,身穿白衣,满头白发的男子缓缓踏步从朝堂大门走进金銮殿,来人看向那位高坐御座的女帝,眼神平静,语气中带有几分洒脱的道:
“草民赵惜生见过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听闻贼寇进我国门,杀我族人,毁我河山,辱我姐妹,所以今日赵惜生特来为国效力,还望圣上不计前嫌。”
“长宁快快平身,来人啊!赐座,今日有长宁再次出征,我大羽定能挡住贼寇,朕封长宁为东征大元帅,统管东部所有战事。”
“陛下,不知道朝廷能给我多少军队?”
女帝闻言叹息一声,大羽四线作战,军队几乎已经全部抽调上了战场,现在有的不过是京城的数万护卫军,整个东部战线的败军也不过还剩下区区十余万。
但是他们还可以从江南道调兵,江南道州城十五,拥兵十余万,虽然前太子当年造反让江南道元气大伤,但是凑五万大军还是可以的,女帝此时坚定道:
“朕能给长宁十万。”
赵惜生看了龙椅上的女帝一眼,他笑了笑,作为君主这一位是当之无愧的无私心,十万军队,那就是这位女帝已经将身边的护卫军都交到赵惜生手里了。
“微臣赵惜生谢陛下信任,不过陛下只需给我五万军队即可,只不过臣需要陛下的三个承诺。”
“长宁请言。”
赵惜生目光深远,看向远方,最后收回目光才道:
“第一,请陛下将天下死囚都集中起来交给微臣,让他们能以战功赎死罪;其二,望陛下他日繁盛之时善待今日挺身出列的群臣,善待在边境浴血的将士,善待天下百姓。”
“第三,还请陛下以后善待延年,莫要用计针对延年,今日群臣为证,他日延年若犯死罪,还请陛下保他性命。”
女帝思索片刻,随后她对着赵惜生点头,开口应下了这三件事。
“此三事,朕准了,长宁还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提出来。”
赵惜生摇摇头,他是真的没有任何其余的要求,赵惜生对着龙椅上的女帝拱手行礼就要告退,女帝突然看向赵惜生张了张嘴:
“长宁……保重!”
赵惜生对着女帝点点头,随后赵惜生看了群臣一眼,笑声道:
“大羽以后就靠诸位大人了,陛下,微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倘若微臣他日马革裹尸,还请陛下将我葬在边境之上。”
群臣全都向赵惜生拱手行礼,赵惜生也还了众人一礼。
“我等定不辜负赵大人期望,预祝赵大人凯旋归来。”
元初元年五月十五日,元初女帝封赵惜生为征东大元帅,领兵五万,收拢东部战线残兵,前往淮南道抗击东夷士兵。
随后惜生更是以个人名义再次发出了君子令,他向已经解散快一年的君子阁之人再次发出君子令,国将破,不管是边境士卒,地方百姓,勋贵朝臣还是江湖豪杰,只要是大羽之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
赵惜生收拢东部战线残部和天下死囚,加上朝廷的五万军队,共有十八万军队奔赴前线,只不过和东夷那号称铁骑的六十万精锐比起来,他们还是不够看。
只不过这一战,赵惜生只能胜不能败,胜利,大羽就算是挺过危机,等到李锦幄扫平西百国,回援东部,那么大羽自然能够安然无事,如果此战败了,那么大羽整个东部将再无半点抵抗力量。
所以这一战关乎大羽生死存亡,赵惜生已经赌上了一切,跟随他的士卒同样已经赌上了一切,他们身后的百姓一样赌上了所有。
元初元年五月二十日,赵惜生领兵出现在淮南道和东夷的前头大军遭遇,赵惜生的用兵突显诡道,首站告捷,大大提升了东部战线士兵和身后百姓的士气。
不过东夷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在巨大的兵力优势和战力优势下,赵惜生再诡异的用兵也只能给东夷大军带去麻烦,但是却无法对东夷大军造成太大的伤害。
元初元年六月,在西线一直僵持的李锦幄突然发难,打了西百国一个措手不及,率先在西部战线打开局面,此后大羽在西部正式开始进入反攻阶段。
西百国和大羽比起来底蕴还是差了太多,一旦僵持下去,他们很快就会出现颓势,看这样子只要大羽最危险的东部战线能够再坚持一个半月,李锦幄就能解决好西百国的威胁。
自从聂旻坐镇中军之后,天下的大宗师再也没有谁对普通士卒出过手,西百国和大羽刚刚战斗过的大地之上,李锦幄看着手中的一份谍报,随后才看向东部天际喃喃道:
“长宁,你要坚持住啊,我大羽的命运都在你的手里了。”
元初元年七月十日,赵惜生带着十八万组合在一起的军队在无数大羽百姓的支持下抵挡了东夷六十万精锐近乎两个月,赵惜生看着手中的谍报,领兵两月以来的他第一次有了笑意。
赵惜生在西部战线大获全胜,西百国被迫撤出了大羽边境,李锦幄已经带着十万大军回援东部,只要再坚持一旬,大羽的战事局面将会彻底不同。
看着自己带出来的十八万大军已经只有两万余人,赵惜生叹息了一声,这一场战事的惨烈可见一斑,短短五十多天,两方死伤数十万士卒,在李锦幄大获全胜的战报传来之后,赵惜生也迎来了自己最为艰难的一战。
淮南道往京城的道路上,无数的百姓在迁徙,在这里妇女带着孩童先行,男子次之,老人在最后,看着前方的妇女和孩童已经走远,一个看起来颇为憨厚,面色有些黝黑的中年男子眼中有热泪落下,他的嘴张了几下,最后还是没有喊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