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只求速死 > 第两百四十六章 北平惊现祥瑞

第两百四十六章 北平惊现祥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四周的官员忙拦住李靖,有拉着胳膊的,有抱住李靖腰的。

“李大人,你这又是何苦呢?何至于此?”

“大殿之上,李大人不可造次,快向陛下请罪。”

“李大人,快停下,大殿喧哗成何体统?”

李靖老泪纵横,哭喊道:“陛下要迁都,就是要大明亡国,我李靖愿意为大明而死,放开老夫,放开老夫,让我死!”

朝堂闹哄哄地乱成一团,杨帆看了一眼朱元璋。

朱皇帝被气得够呛,可他又不能真的将李靖杀了夷三族。

李靖若是怀了坏心思,朱元璋当然不会放过他,但麻烦就麻烦这老头认死理。

如果朱元璋今日强行宣布迁都,李靖非死不可,百官有样学样,闹腾起来,朝廷还要不要正常运作了?

朱元璋指着李靖,气得面色涨红道:“将李靖带下去,让他归家好好反省,不想明白,不要上朝!”

当即有禁军上殿将李靖给架了出去,李靖被抬着仍旧大喊不止道:“陛下!万万不可迁都,劝说陛下迁都者,心怀叵测,要毁掉我大明的根基啊!陛下,老臣愿意与他同归于尽,保护大明!”

杨帆这个“始作俑者”听着李靖的诅咒,面不红气不喘,神态悠然。

随即朱元璋环视群臣,道:“诸位爱卿,对于迁都一事,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文武百官互相看了看,魏国公徐达缓缓走出,道:“陛下,臣赞同迁都!”

徐达前些年常驻北平,整顿北方的边防军务,他太清楚北平的情况了,迁都北平利国利民,不过徐达心明镜似的,要迁都阻力肯定不小。

徐达站出来之后,文武百官窃窃私语了一阵,竟再无一人肯站出来,支持迁都。

朱皇帝的脸色越发难看,他望了一眼老神在在的杨帆,结果杨帆愣是装作没看见,他顿时无语,然后直接叫道:“杨帆,你来说说这迁都一事。”

杨帆被点到名字走出来,轻声说道:“陛下,臣觉得迁都一事还需再仔细商议一二,自古以来有‘天人感应’之说,这风水之事也不是空穴来风,李大人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四殿大学士、六部尚书,还有大理寺等各官员,都用震惊的眼神望着杨帆,今日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迁都这事上,杨帆居然要与朱元璋唱反调?

迁都的风声,去年就流传出来过,朝中的官员或多或少知道,此事是杨帆在撺掇,结果始作俑者居然怂了?莫非他真的怕了李靖的“同归于尽”的威胁?

垂垂老矣的老者几句话,绝不可能让杀人如麻的“人屠”杨帆低头,他又在搞什么鬼?

这话朱元璋也想问。

由于李靖的一番闹腾,今日商议迁都一事只好到此为止,朱元璋宣布明日再商议。

早朝过后,杨帆还未离开皇宫,毛骧就找到了杨帆,拉着他到僻静之处,压低声音,道:“杨老弟,你今日是怎么了?为何在朝堂上说那番话?”

杨帆微微一笑,说道:“怎么?陛下不高兴了,让你来我兴师问罪?”

毛骧苦笑,说道:“你还笑,陛下气得砸东西了,让我来问问你,到底在搞什么鬼?”

杨帆对着奉天殿的方向,拱手行礼道:“毛大哥,请你回去禀告陛下,就说这几日照常商议迁都的事情,就算诸位大人反对,商议不出一个章程来,也要商议,不止早朝要商议,还得将此事闹得满城都知道,整个应天的百姓都知道。”

毛骧纳闷,问道:“这又是为何?若是全城百姓都知道了,到时候阻力会更大,若是有心人煽动,不!到时候李大人站出来,百姓也会跟着云集响应,那迁都之事岂不是没戏了?”

杨帆揽住毛骧的肩膀,道:“毛大哥,对付李大人吾手到擒来,只需一招就可令他站在我们这边,坚定地支持迁都。”

毛骧扑哧一声笑了,说道:“杨老弟别与我开玩笑,李靖老大人那脾气,你要是告诉他是你主张的迁都,小心他真抱着你‘同归于尽’。”

杨帆信心满满,说道:“十日之内,这迁都一事,我一定解决,请陛下按照我说的照常商议就好,其他的交给我,若是解不开陛下这难题,我杨帆提头去见。”

毛骧见状只好说道:“好,那愚兄就原话传达,不过杨老弟,你可千万认真着点,迁都关乎我大明的国运与未来百年,不可失败。”

杨帆好说歹说才将毛骧送走。

不怪毛骧不相信杨帆,十日,要说服满朝文武与应天城的百姓,除非杨帆是神仙。

朱元璋欲迁都,消息从宫中传到了应天城,引起了轩然大波。

从秦楼楚馆到酒楼瓦舍,到处都是议论此事的。

当百姓听说钦天监的李靖极力反对后,便觉得的确不该迁都。

一来破坏风水动摇大明的国运,二来都城迁移,应天城的地位也就下降了,至于这两点原因在他们心中,到底哪一个更重,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三日后,黄昏。

杨帆与纪纲漫步在锦衣卫衙门,纪纲正在与杨帆说着今日朝堂的情况。

“大人,情

况不乐观,除了魏国公,还有信国公支持之外,其他的大臣们大多不支持,还有部分中立,待下个月信国公归乡,这……这朝中恐怕只剩下大人您,还有魏国公愿意迁都了。”

杨帆背着手,笑呵呵地说道:“没什么奇怪的,这些大臣在应天有家有业,待得好好的,谁愿意千里迢迢折腾一趟呢?纪纲,晚一点你派人去本官府上取药。”

取药?

纪纲微微一怔,道:“大人,属下没病为何要给属下药?”

杨帆微微一笑,道:“今日有来自辽东的故友,到了我府上,你之前受了鞭刑,恐伤及筋骨,吕先生精于此道,我让故友来应天之前,去先生那里求了药,你按时服用可祛除暗疾,省得老来受罪。”

纪纲因追捕崔郾的时候,误杀了一个无辜百姓,后经过审理受了鞭刑。

此事纪纲都快忘了,没想到杨帆却记得他受伤,纪纲当即停下脚步,眼眶通红,强忍着泪水,单膝跪地道:“大人对属下的恩情,属下没齿难忘!”

纪纲在锦衣卫衙门当差时间不短,锦衣卫里面的气氛严肃,冷冽,上司从未关心过他们这些下属。

杨帆扶着纪纲站起来,道:“那件事你受了委屈,但你的性子也要收敛点,若有一天我离开了锦衣卫,这风雨可就得你自己担着了。”

纪纲抬起头,眼珠子都红了道:“大人去哪里,纪纲就去哪里,您不在锦衣卫衙门,纪纲便也离开!”

杨帆拍了拍纪纲的肩膀,道:“好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我这里有一个任务交给你。”当即他在纪纲耳边耳语了一阵,纪纲连连点头,领命而去。

当夜,应天城内。

某处不起眼的酒肆内,两个汉子喝得正来劲,其中一红脸汉子说道:“老柳,北平那边的事情听说了没?挺玄乎的。”

他对面的瘦小汉子闻言来了兴趣,问道:“咋?北平有啥邪乎事?又有李彧那般贪官污吏了?”

红脸汉子“啧”了一声,神秘兮兮地说道:“跟你说正经的呢,北平,出现祥瑞啦!”

祥瑞?

瘦小的汉子眨了眨眼睛,问道:“啥祥瑞?你仔细说说。”

红脸汉子故意提高声音,说道:“北平城有一片地正在建造行宫,那是给陛下建的,结果月初的时候突然间涌出醴泉,建造的工匠们只好通知官府,官府就派人继续往下挖,结果你猜怎么着?”

附近吃饭的食客都听见了,纷纷朝这边张望来,催促红脸汉子道:“那汉子你快说说,怎么了?”

红脸汉子指着北面,道:“那醴泉下面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大——明——永——昌!”

啊?

瘦小的汉子还有其他的食客听说都傻眼了。

“真的假的?你不会蒙我们吧?”

“地涌醴泉,又现出奇石,这是大祥瑞啊!”

“哎!兄台,你从哪里听说的?”

红脸汉子扬起脸,将酒水一饮而尽道:“我家兄长是行商的走南闯北,他正好运送货物从北边过来,我跟你们说,现在北平那边的人都知道此事了,你们不相信是吧?等着,用不了几日就得传到京城!”

瘦小汉子一脸敬畏,嘀咕道:“大明永昌,大明永昌……莫不是上天降下的旨意?要……要咱大明迁都?”

周遭的百姓面面相觑,有个老者点了点头:“老头子我活了这把岁数,从未见过此等奇闻,若是真的,恐怕咱大明的龙脉,真就在北平啊。”

他的话引得旁边的食客不满,争辩道:“龙脉在北平?一派胡言!咱陛下可是在紫金山祭天登基的,龙脉怎么就跑到了北平?反正决不能迁都!”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将北平现祥瑞的事情传播了出去。

如此传播了两日,就连应天城的三岁小娃娃都知道北平“地涌醴泉,现出奇石,寓意大明永远昌盛”。

沸沸扬扬的消息在应天流传,在家中“反省”的李靖,今日也来参与早朝。

李靖来不为别的,就因为今日,从北平来的信使,抵达了应天!

朱元璋高居龙椅,目光扫过了老老实实待在那儿,不显山不露水的杨帆,心中暗笑。

杨帆没有让朱元璋失望,这才两三天时间,应天城的风声就有了不小的反转。

部分百姓都相信了“北平祥瑞”,就连朝中的官员也有了不少动摇的。

朱元璋与群臣议政结束后,便说道:“今日燕王派来的信使抵达应天,宣他入殿!”

随着云奇的一声洪亮呐喊,一位二十出头的俊朗青年大步走入奉天殿,他手中还捧着一封书信,进来之后目不斜视,向朱元璋行礼:“臣夏元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挥挥手,道:“夏元吉,燕王派你来传信,你就在这里将信读来。”

夏元吉第一次面对满朝文武,却毫不怯场,道:“夏元吉遵命!”

朱棣这封书信内容很简单,先是问候了朱元璋与马皇后,还有朱标,然后便讲述着北平城里面生了祥瑞,地涌醴泉,往下挖竟出现了奇石的事情,直接坐实了这几日

应天城传得沸沸扬扬的祥瑞之说。

朱标面含微笑,说道:“孤不懂风水,诸位大人觉得这地涌醴泉,下生奇石,说明什么?”

大理寺卿李仕鲁犹豫片刻,站出来说道:“殿下,天降祥瑞于北平,说明天命在于北平,臣觉得……这迁都或许该提上日程。”

李仕鲁话音落下,就听钦天监的李靖冷哼一声,道:“李大人,你身为大理寺卿,怎么如此轻浮?地涌醴泉与奇石难道就是真的么?夏元吉,本官问你,这地涌醴泉是谁发现的?地又是谁挖的?可有旁证之人?”

夏元吉拱手行礼,道:“回李大人的话,地涌醴泉乃是一位叫苏茶的工匠发现的,后他叫来了一起做工的同伴三人,都有姓名可查,至于挖掘的乃是那里的诸位工匠,领头的就是苏茶与张谦两人。”

顿了顿,夏元吉又说道:“奇石重达千斤,去那里见奇石的人没有万人也有八千,这人就太多了。”

闻言,李靖盯着夏元吉,语气加重道:“夏元吉,老夫警告你,在奉天殿上说谎,乃是欺君之罪!”

夏元吉面露茫然之色,说道:“李大人何意?我句句属实,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查证,如今奇石就在北平,大人若是不相信,可以派人过去。”

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微微皱眉,说道:“李大人,夏元吉说得清清楚楚,还有燕王殿下的亲笔信,此事不会是假的,李大人前些日子不也说过‘天人感应’,也许,也许上天感知到了陛下要迁都,便降下祥瑞指引吾等呢?”

李靖苍老的面皮抽动了两下,摇了摇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地涌醴泉与奇石都可造假,陛下!您万万不可被蒙蔽啊陛下!”

说着,李靖又再次跪下,流泪说道:“应天城乃是我大明龙脉所在之地,弃掉应天而迁都北平,绝不可行,若要迁都,老臣便拦在应天城门外,让迁都的队伍从老臣的身上踩踏过去!”

朱元璋知晓李靖顽固,却没想到李靖这般顽固,纵使保守如吴伯宗等,也在得知北平传来的消息后有了动摇,偏李靖坚持不同意迁都,还质疑那北平“地涌醴泉,现奇石”的真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