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章 铁水,玻璃
方远之所以参加这个出铁水仪式,不仅仅是他对工匠、工业的重视,而是因为他的钱快没了。
方远要搞建设,要人、要物、要钱。而钱的唯一来源,就是缴获。几次作战,也算是收入了十多万两了。
可惜,这钱却不够。
如果不是游戏系统给出了一些东西,方远根本就走不到今天来。
而除了缴获的银两外,请人,要给钱,购物,要给钱。兵器,要给钱。而缴获的那些钱,有一半需要分给士兵及军官个人。
实际上方远用于建设的包括发薪水的银两,还不足八万。
本来,铁臂连弩是个好生意,但处于独石堡外这个特殊地方,生铁这种特殊商品很难运过来,而商家运到这儿后,要的价格也非常高。
好吧,价格高就不说了,主要是数量少得可怜。从开始销售铁臂连弩后,虽然订货的人很多,但方远也只敢给关系相对友好的势力卖出了二十架。
原因是他进的生铁,都由锻机反复锻打成钢了,一来要制造燧发枪,二来要制造钢臂连弩,总不能自己都还没有武装,就先把别人武装起来吧。
这其实也是方远要与侯世禄谈人头生意的原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不卖人头,又卖啥呢?
去年刚开始屯田,所收之粮食,连屯田人自己吃都不够(土地少,人愈来愈多)。多种经营啥的,根本来不及开展。养了上千只鸡,只能叫试验。鸡下的蛋,完全相当于奢侈品。
本来,方远在上马煤钢联合体之前,是想先上马玻璃厂的。因为那个来钱更快。
可是方远想了好久,最后放弃了玻璃项目,而选择了煤钢。理由与此前一样,在自己都还没硬起来之前,所有来钱的项目都是为别人作嫁衣裳。
虽然方远并不怕那些掠食者,可在自己发展的前期,最好还是不要起冲突。毕竟,他现在压根没想到如何处理与大明的关系。
处理与大明的关系,其核心是处理与皇室的关系。而这个,历史又不容假设。所以,等到方远实力足够之时,再来看这些问题时,或许会更加通泰。
“吉时到!现在,请大明宣镇北路开平卫前千户所千户方大人宣布开炉——”方远等人刚刚坐下,一个现场指挥模样的家伙就大声吼道。
方远有所不知,这个家伙其实是文焕仪的长子文承德,文焕仪这算是假公济私了。不过,当时文承德主动承揽这事儿时,其他工程负责人员竟然没有人反对。
文承德,也是个技术牛人。
方远站起来,拿起桌上的纸话筒,对着远处大声吼道:“现在,我宣布,大东煤钢联合体铁水正式出炉——”
啪啪啪啪……
周边,点燃了数百挂鞭炮,其气氛,比过年还要热闹。
“出炉——”
“出炉——”
“出炉——”
方远喊后,还有人跟着高声接传。
在距离**台约六十步外,随着声音传到,几个工匠轻轻操作,一具炉子开始倾斜,然后红红火火的铁水便顺着炉槽流了出来,然后流到炉下的几个模子里,当那红光全部进入模子之后,原本倾斜的炉子出口再次被扳正。
铁水出炉的时间,不过短短一分钟。但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
虽然方远拥有近代炼钢技术大全,但游戏却按程序要求方远一步一步来。此时他所使用的炉具,相当于西方1**0年左右的水平。
这是一具非常原始的炉子,它只能装500斤的料(焦煤+铁矿+石灰石等辅料),大约可出200斤的铁水。
炉具冷却、装料等需要一天多时间,真正炼制却只需要半天时间,两天出一炉。而方远目前也只制成这一具炉子。
不过,在第一具炉子炼出铁水之后,方远就要开始上马第二批炉子。而第二指炉子,文焕仪计划是建设两具炉子,建好后有三具炉子炼铁,每天可得300斤铁;然后再上马第三批炉子,且计划为四具炉子,需要一个月建成,即在一个月月即三月下旬左右,方远每天可得700斤铁。
如果有700斤铁,哪怕外界断绝了方远的铁料来源,方远也不惧怕。
仪式当然少不了一项,由方大人讲话。
在大东沟的读书人或匠人之间或军人之间已经有个传说,那就是方大人的讲话,可能没有那些读书人讲的之乎者也,但方大人讲的话朴实而有真意,真的好好值得理解。
甚至就是大东军的监察部长、老秀才赵源,也说过方大人是“圣人转世”。譬如说,方大人在“大东小学”校门口前雕塑的那个“地球”,据说就是方大人的杰作。
方大人根据西方佛郎机人的口传故事,竟然还原了我们脚下的大地。你信不信啊,脚下的大地竟然是个球!
但是,普通老百姓不信,可大东军那些打胜仗的将军们却信啊!
总之现在的方远,正走在被神话的路上。
“各位工匠、工友兄弟们,大家好——”方远当任不让地又讲话了哈:
“我们脚下所踩的这片土地,属于北方的草原,看到远处枯黄的野草和山巅还未融化的积雪,我就想起一首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
看到刚才红红火火的铁水,我又想起一个伟人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刚才我们开炉的铁水与铁火,既是星星之火,又是一把野火。它虽然今天还很弱小,但它一定会烧遍整个草原整个世界。
现在,我们一天的铁水产量只有100斤,但在年末的时候,我们的铁水和比铁水更高级的钢的产量,将达到每天2000斤!
我有这个信心,总匠师文焕仪老先生和诸位匠工、匠师以及工友们也有这个信心!未来,一定是我们的!谢谢大这有。”
哇……鼓掌,鼓掌,热烈鼓掌,果然有货。年底要达到每天2000斤铁水产量,那么,一个月就是6万斤,一年就是72万斤铁啊(泼一瓢冷水:72万斤铁的年产量不算啥,大明洪武年间,每年的铁产量为1847万斤)!
假如按苏钢的价钱,每40斤一两银子,到时岂不是每天都可炼出50两银子,而一年则是18000两银子?
有些会算账的工匠,飞快地计算着此后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则代表着他们的荣耀。
其实,一天2000斤产量又哪是上限呢?这只不过是说今年年底要达到的量而已。而在一年之后,又是何等巨量,哪怕是方远,也不会去估计。
因为,在明末,钢铁就是无限紧俏产品。再多都可以销售出去,而且可以赚大钱。在第一年,方远以及文焕仪,最多不过是在培养熟练工人而已。赚钱,哪怕这些钢铁全部拿去卖了,也卖不了几个钱。
铁水开炉后,方远对煤钢联合体的关注暂告一段落。这时,他可以考虑上马新的工业项目了。
新的工业项目,有两个可以上马。一个是古代火炮制造,因为方远现在的功勋值基本不缺,所以他已经花了1000点功勋值将其技术兑换了出来。另一个就是前文讲到的玻璃生产技术,严格地说是近代即1848年以前的玻璃生产技术。
不过就是这个时代的玻璃生产技术已经很牛逼了。啥磨砂技术,方远不稀奇,但在玻璃上做一些简单的装饰还是没有问题的,做镜子、做鱼缸、做酒瓶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两种技术,方远兑换出来后,都翻阅了几遍,严格地说他现在已经掌握了相关技术。叫他去指点烧制玻璃也不是问题。只是,方远自己事儿太多,怎么可能去烧制玻璃?
两个项目,火炮对于彻底战胜建奴与蒙盗有巨大的作用,但想来目前并不特别急。因为建奴想要获得孔有德等人的火炮,至少要等到崇祯六年(1633)之后,建奴才会拥有火炮以及舰船。
玻璃说起来也不急,而且有没有这个东西都不要紧,但玻璃真的是来快钱的一种产业。明末百姓穷得要死,但一些官吏地主以及巨商却骄奢淫逸,如果有一套玻璃酒器,或一面大镜,想来也是能卖出不少的银两。
而且,玻璃制造技术并不复杂,属于与水泥大体上一个技术档次的工业。更重要的是,种花家不缺玻璃制造原料。方远穿越前的时空,种花家是全球最大的建材大国,玻璃产量占了全球一半以上,啥光伏玻璃产量占全球九成以上。
方远决定上马玻璃项目,厂址就建在煤钢联合体地址上,只是把钢铁厂未来扩展的位置预留下来即可。
玻璃厂项目,方远预计先期投入1万两银子,连采矿在一起,安排300名匠工与普通工人,其中两百人负责矿石材料,100人负责玻璃厂相关事务。
至于匠师,大东军还有几名储备。只是匠工级别的熟练工人,却需要培养。说到底,在别处能够吃上一碗饭饿不死的匠人,还是不愿意背井离乡到这塞外苦寒之地来的。
好在方远对这种情况早就有所意料,匠工培养学徒,平时带弟子有奖励,带出师后有一次性奖励,而且规定弟子在一定时间内其薪水收入必须交纳多少给师父。
从最早的建设大东镇的房屋开始,一些匠工匠师就尝到了这种甜头,除了自己做工之外,平时还带几个弟子(大东军规定:下级弟子不能超过10人)。
只是,一切制度设计都是好的,重要的是时间,时间是最好的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