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钱清 > 65.差事

65.差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古时的生活节奏极其缓慢,一日间,可能一件事情尚未做完,便已天黑。繁华如京城,到了夜里也多少有些萧条,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天色一黑,众人俱早早回家,用过晚饭,便是无聊的闲散时间了。倘是大户人家,或许会打个马吊,摸个叶子牌,娱乐一下,小门小户的就只好早早上床休息了。一开始时,苏贞百里对这种生活节奏很不习惯,到了晚间,一屋子丫鬟下人大眼瞪小眼的,气氛着实尴尬。好在他是主子,就算大眼瞪小眼,别人也不敢说什么,且本着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原则,苏贞百里很是享受了几次上床早休息的福利,毕竟贴身俏丫鬟还是要时时的滋润才行。

  不过,日久生倦,终于有天苏贞百里忍受不住,将纸牌发明了出了,同时将马吊做了改进,做了新的麻将牌,完全按照现代的麻将规则打了起来,所以这半个月的时间,除了偶尔去雍郡王府监督一下日常,其余时间都窝在家里玩纸牌,打麻将。尤其晚饭后,自家老爷子与嫂子都参与进来,几人一边聊天,一边打牌,一家子其乐融融甚是惬意。

  不觉间便到了假期的末尾,苏贞百里收拾好心情,准备开始正式的“官场”生涯。天微亮,苏贞百里拾掇停当,用过早饭,便换好了官服,坐着两人抬的轿子去了翰林院报道。到了值房,正见着王华与周文贤在互相行礼,苏贞百里见了,笑着与两人打了招呼,二人却也不扭捏,笑着回应。三人是同年进士,又一同进了翰林院成了同僚,将来官场上少不得要互相扶助,这也是官场的潜规则。同年关系最是牢靠,即便是对某位同年不喜,最多不与之交往便可,但面子上最少要过的去,否则被人打上心胸狭隘,恃才傲物的标签,这辈子也别想着翻身了,所以三人彼此间虽不熟悉,但言语间都很客气,尤其周文贤年级略大,又以善辩名闻江苏,调节气氛也很有一手,不过片刻,三人交流起来竟然毫无隔阂感,让苏贞百里也不得不感叹:果然能中进士者,没有一个简单的。到了上值时辰,有书办领着三人办了入职手续,一切办妥,又领着三人去了值房,又是却也巧了,当值的正是骆成襄,这算是三人的座师了。苏贞百里等人不敢怠慢,赶紧行礼,骆成襄笑呵呵受了三人参拜,然后伸手虚扶一下,才让三人起身,又安排他们坐下。随即,值房外的小吏上了茶,骆成襄才笑着问三人可有什么打算?三人自然不敢挑三拣四,齐声说道:“听凭侍读大人吩咐”,见三人态度恭敬,举止有度,骆成襄暗自点头,便说道:“依着院里的惯例,新来的进士,需要先熟悉这里的环境,规矩等,再就是日常跟着老人整理文稿书简等事物,总要熟悉两三个月后,掌院大人才会给派具体的差事,正好这两日没有廷讲,你们三人便跟着吴大人先整理院里的藏书吧”。说罢,便吩咐门口的小吏将吴大人请来。

  前后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便听门外传来脚步声,人未到,声先至,只听一个大嗓门笑哈哈的嚷道:“骆大人叫我来,可有什么喜事?”,随即门口便出现了一个络腮胡子的大个子,比苏贞百里还要高上一头,苏贞百里暗自惊讶了一下,随即在心里估算了下,这人怕是有两米高吧?再看王华与周文贤也是有些吃惊,两人是南方人,本就生的矮小些,现在见了吴大人这般伟岸身躯,更觉得自己渺小了很多,心中那点骄傲之心不觉间便消散了。骆成襄将三人的举止看在眼里,心中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自己的安排起到了预定的效果。说着便起身介绍道:“这是掌管藏书的吴大人,这段时间你等便跟着他了。吴大人早你们两科,亦是圣上钦点的传胪,往后有不清楚的地方要多多请教才是”,三人听了皆称是。苏贞百里暗自撇嘴,心说这下马威安排的真是有点低等了,纯粹拿着身高压人,自己还好说,好歹也有一米八的个头,即便是在整个翰林院中也算的上鹤立鸡群了,另外两位老兄就惨了,目测身高都没过一米六五,面对一米九多将近两米身高的吴大人,只怕心里阴影的面积自己都算不过来了。

  吴大人本命吴英,山东登州人士,康熙四十二年甲申科榜眼,祖父吴士来隶属汉八旗,早年从龙入关后,曾任登州总兵,后升任山东提督,父吴敬学以蒙荫任莱州守备,后任胶莱道都司,康熙三十一年任青州参将,康熙三十五年因剿匪有功,调任海州游击,未及赴任,山东又爆发了“王七叛乱”,白莲教聚众上万围攻泰安,朝廷急调吴敬学为济宁参将,负责保护大运河通畅,朝廷平定“王七叛乱”后,以护卫交通,转运粮秣有功,调任天津参将,护卫京畿安全,康熙三十九年以治军卓著得兵部考评优异,升任通州大营汉八旗副将,统帅所有驻通州的汉八旗兵将,上任半年,因其父去世,上表丁忧守丧。其后便不再出仕,丁忧期满后,朝廷曾征召其任东昌府参将,被其以奉养老母为由拒绝,直到康熙四十二年其子吴英一举考中甲申科传胪,这才让康熙又想起了这位治军卓越的人才,亲自下了圣旨,起复其为江宁将军,兼任操江总兵,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两江最高军事长官,同时控制着整个长江水师,是康熙亲封的二等勇国公,所以吴英作为吴家长子,身上也有着国公府世子的爵位。苏贞百里感觉怪怪的,总觉得这位吴大人和自己很像,都是武勋世家出身,最后却走了文路,关键是都是旗人出身,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满八旗,一个是汉八旗。

  南书房内,康熙坐在几案后,看着手里的折子有些犹豫。这是礼部递上来的,附带的还有一份是苏贞百里的谢恩折子。康熙看了,对第一条和第二条都不甚在意,唯独第三条让他甚是犹豫——苏贞百里想要恢复旗籍。礼部上奏说没有先例可循,其实是故意找的托词,当年多尔衮一族被顺治褫夺一切爵位,族人被全部开革出旗,康熙上台后虽没给多尔衮平反,却也恢复了其族人的旗籍,如今轮到苏贞百里了,如何就成了没有先例可循了?礼部这是不想得罪人啊!康熙琢磨着,估计是太子和八阿哥那边闹的幺蛾子。原本老四家的大格格和靖襄侯府的二小子联姻,就是想给老四找个帮手,同时也好制衡八阿哥,防着将来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现在看来有些人已经坐不住了!康熙冷笑一声,那笔批了几行字:靖襄候阿克敦公忠体国,教子有方,着即晋为三等公,赏赐嘉勇封号。其子百里有才名,前虽有小过,然不掩其忠。朕小惩大诫,以为世人榜样,观其已幡然醒悟,甚慰朕心,着恢复所在旗籍并一切权职,特命有司速办,不得迟疑。随后便让值班大臣速办,当值的正好是张廷玉,见了康熙的批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又有些羡慕。别人上书谢恩并请封,朝廷一般也就给个六七品的虚职罢了,撑破天给个从五品的便已经是祖上积德了,若能得个五品的封赏,那真是几世修来的福报。不过这些在阿克敦的封赏面前都变成渣了,原本侯爵就是超品了,这种爵位的请封一般是赏赐俸禄,或食双俸,或食三倍俸禄,或赏赐田庄,根本没有晋升爵位的,跟不要说一次升两级,直接跨过一等侯爵,封为三等公爵,要知道当年鳌拜权倾朝野,身上也不过是二等公的爵位。何况这次皇上还特意赏了封号,这就更不一般了,有爵位无封号,不过是个闲置的勋爵,上不得台面,有爵位有封号才是正儿八经的勋爵,是真正的超品爵位,也体现了皇帝对你的信任和宠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