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公务员 > 第十三章三不足

第十三章三不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明公务员第十三章三不足最新网址:第十三章三不足

  何夕知道是给朱雄英摊牌的时候了。说道:「这里一封密旨。」

  何夕随即从身后掏出一个匣子,递给了朱雄英。

  朱雄英一打开,就看见了明黄色的圣旨,他颤颤巍巍地打开,里面简单的写着几句话,就是封朱雄英为太孙,于北京行监国事。

  上面的时间,是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两年前了。

  朱雄英脸色复杂之极,有欢喜,有怨恨,更多是不理解不明白,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

  何夕说道:「这里有陛下的一封密信。」

  随即递给了朱雄英。

  朱雄英打开细细看了。密信很长,写了十几张纸。

  何夕没有看过,但是也明白朱元璋在里面写了什么?不就是朱元璋的总体计划,同时,或许还有对朱雄英的一些叮嘱,让朱雄英防范自己。

  这一点,何夕早就有预料了。

  朱雄英一直以来,他在北京是学习如何治理现代国家,如何工业化。如果在大明推进工业革命。从来没有想过,朱元璋的安排之中,还有这个。他回南京之路,只有打回去了。

  这也是朱元璋给朱雄英上的最后一课。

  身为一个皇帝,不要信任任何人。哪怕最亲近的人。

  只是朱雄英此刻能不能明白,何夕并不知道。但是何夕知道,这一件事情,双方已经有了裂痕了。朱雄英与何夕,在未来将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没有朱雄英的旗帜,北京方面根本不可能聚集各方势力。毕竟,朱元璋定鼎天下的遗泽。并没有那么快消散。何夕如果自己起兵,遇见的困难是与朱雄英合作的十倍百倍。

  而没有何夕的支持,没有何夕背后的工业体系的支持,朱雄英并不觉得自己能够打回南京。

  比较,朱雄英虽然读了靖难的历史,更知道,靖难之战中,他的燕王叔有多年,好几次就差点死了。

  朱雄英并不觉得,就打仗这一件事情来说,他比燕王更厉害。

  双方彼此互相需要。只是权力场上,也会成为对手。

  不过,何夕毫不畏惧。

  何夕对朱元璋从来是心存感激的。没有朱元璋的培养,就没有何夕的今天。但是同时,何夕对朱元璋将死这一件事情,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的。

  天下没有了朱元璋,何夕不畏惧任何人。

  包括眼前的人。

  朱雄英这些年历练在政治上也成熟多了。看过书信,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皇爷爷的计划,姑父早就知道了。而今当何以教我?」

  何夕说道:「先发制人。等拿下申国公之后,可以立即夺取北京周围京营兵权。殿下,坐镇京师,派人走访北京延边卫所,我可以保证的是,辽东省十万大军,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殿下。我会立即领兵南下,拿下河间府。」

  朱雄英说道:「河间府?为什么是河间府?」

  何夕说道:「河间府的地位位置特殊,真定与河间两府,有很多河流,都是东西走向,我军可以凭河而守,次第防御。当然了,如何可以下,不妨继续深入,据大河之北。此其一也。北京京营乃是汇集四方班军所聚集的。其中河北卫所皆为北京所管辖。所以,只要行事妥当,整个河北不会遇见多大的抵抗。此其二也。最重要的是,我们总战略。」

  朱雄英说道:「总战略?什么总战略?」

  何夕说道:「殿下,敌强而我弱,南京有魏国公,宋国公,颍国公,这些名臣宿将,指望大军南下,一举拿下南京是不现实的。但是自古以来藩王造反,从来以速胜为上,盖因以一隅敌一国,战事绵延,焉能长久?即便是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