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刑部走一遭
何成解释道:“倘若果真是吏部的人泄露消息勾结凶徒,杀人冒充。那么,这其实可以看成是一种卖官行为。”
“卖官?”
“对,吏部的人不可能无故帮忙,必然会从中收受巨额财物作为抵押,随后才协助冒充者完成截杀。这在他们自己看来,其实就是一桩生意,只不过卖出去的,不是直接的官位,而是一个个离京赴任的活人。冒充者通过杀掉他们,获得官位,从而敛财。”
卖官,自秦汉以来便是朝廷增加收入,吸纳商人进入官府的重要渠道。武周年间,则天皇后宠幸小臣,通过张氏兄弟大开卖官之滥觞,各种佞幸之徒纷纷入朝,一时士风败坏。仁宗即位以后,厉行改革,将选官任官的权力集中到吏部,彻底杜绝了卖官这一渠道。开宁一朝延续了这一政策。可现在人家又找到了新的办法,死的官位卖不了,那就卖活的。
李皝点点头,认可了这一说法,示意何成接着说。
“吏部的人之所以敢于如此,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考述这一制度事实上已经形同虚设。官员年年缺席,吏部根本懒得管。但是,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将风险降到最低。所以,在整个卖官的过程中,还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卖的都是五品以下的县令或是县尉一级的官职。这些职位僻在地方,无需经常抛头露面,可油水却不少。更高级别的州刺史一级,往往是海内声誉,经常会碰到寻亲访友,交游聚会,很容易被人认出来。所以,五品以上的官职不能卖。”
“第二,冒充者虽然每年可以缺席考述,却无法拒绝朝廷正常的职位调动,甚至有些调动还是非常突然的,送信的官差往往仓促到来,说不定就撞破了这个秘密。那么,要妥善地处理好这个问题,就只有一个办法。”
“失踪。”李皝默契地补充道。
“正是如此,与其等待朝廷的调令下达,倒不如安排冒充者捞够了就主动失踪。如此,还可以一鱼多吃,上一任掉完包下一任接着掉包。反正,刑部堆积的案子多如牛毛,时间一久,谁也不会去查的。”
“所以,你怀疑,张应古在账册中指出的那些人,其实也是掉了包的。”
“目下,还只是猜测,我们可以去刑部查一查,看看失踪的都是些什么人。”
李皝表示同意,二人从三楼上下来,大摇大摆出了客舍大门,沿着朱雀街往回走,后面果然又有人跟了上来。两人佯装没看见,径直往刑部走去。
六部官署之间相距并不太远,刑部和吏部府衙也只隔了几条巷子。两人绕了几圈,远远就望见了刑部大门。李皝曾带军士巡视到此,门口的小吏认得他,直接就把二人放了进去。
走到院子里,迎面过来一人,竟然是中午宴席上遇到的褚侍郎,喝得醉醺醺的,一看到二人,脸上笑的合不拢嘴,大步走上前来,问道:“二位将军怎么到我这儿来了,你们,不是回了吏部吗?”
两人见躲不过去,只得躬身行礼。何成开口解释道:“午后闲谈,又有了些头绪,特来此查证一下。还请褚大人行个方便。”
“啊哈哈哈哈,二位将军客气了,只要是和案子有关的,我们一定知无不言。”说着,叫来一旁的书吏,吩咐道:“把二位将军请到检访司,他们要查什么案卷都可以。”
“多谢褚大人!”二人再次拜谢,跟随那书吏进了后衙,往检访司而去。
望着两人的背影,褚侍郎喃喃叹道:“还是周大人他们,技高一筹啊。”
何成两人来到检访司,请员外郎调出近两年的失踪案的记录,随后来到内室中细细查看。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居然发现,近三年来,仅河南、河北、山东、淮南四道,就有三十余名官员失踪,其中大部分是县一级的主官。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就有十余名官员消失了。这些案件遍布各地,根本难以调查,只能统一记下来堆在库房里发烂。
李皝指了指案卷上的一个名字,开口道:“这还有一个月前失踪的。”
何成也注意到了,翻到那页读出来:“卢文斌,涿州人,开宁20年8月调任无棣县县令。”皱了皱眉道:“去年8月上任,到失踪时不过十个月,还不满一年呢。”
“会不会是罗胜平案发,使他觉得事情败露,只得畏罪潜逃?”
“是与不是,一探便知。”何成转头道:“无棣县在沧州,距天都不过200多里,快马不过四五日路程。咱们一来一回,最多也就半个月,此人失踪不久,县中衙役肯定还有印象,咱们稍微套话,就知道是不是掉包的了。”
李皝道:“这倒是可行,天都府那边肯定不会阻拦。可是,吏部的人一直跟着,咱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要是出了京城,他们没了顾忌,说不定会铤而走险。”
何成闻言,也觉得确实有这个难处,只得道:“离京倒不甚急,咱们可以从长计议,想个万全之法避开那些人。”
说着,便把外面的检坊司员外郎叫进来,问道:“可否有笔墨,我们需要摘录一些案卷。”
员外郎赶紧命人拿来纸笔,何成二人便低头记录下那些看起来可以的失踪官员的信息。
折腾一番,二人出了刑部,一路又回到先前那个客舍之中,将抄录的内容铺在桌子上,细细地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