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一生青涩一生情 > 第14章:成长

第14章:成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孟丽丽却满不在乎地说:“那怕什么,现在号召‘向钱’看嘛!”在场的大家都为孟丽丽和张博的对话逗得乐了起来,孟丽丽这才觉得自己的表现有点不好意思,也害羞的躲到一边去了。

出了宗叔叔的家,路上易佳再次安慰孙建国,不要着急,说自己一定有办法帮助他解决工作。孙建国听后感慨地对易佳说:“这年代没有文凭,哪个单位都不愿意要。我想先上一个‘电大’,边上边再找工作,可能容易些。”

易佳突然感悟到说:“这个办法好,那你就上一个‘电大’,工作的事我来想办法。”说着两个人高兴地往各自的家走去。

晚上易佳吃完晚饭后,来到了母亲的房间。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着报纸,见易佳凝重的样子忙问:“有事儿吗?”

易佳认真的说:“我想求妈妈一件事。”母亲很认真地放下报纸问道:“说吧。”

易佳把孙建国的事情讲述了一遍,最后说,我想求您帮个忙。不光他是我的好朋友,他也是回民。

谁料想,就这一点,竟成了街道安排工作的障碍,难道民族政策只是说在嘴上吗?”

易佳的母亲一听此话,严厉地斥责道:“住嘴!你现在是一个大学生,怎么遇到问题就这么不冷静。嘴上那么没有把门儿的,没有原则的话也能讲得出来。”易佳不服气地说:“我又不是党员,原则对我没用。”那知此话一出,母亲气愤的把报纸拍在了茶几说:“太不像话!不是党员就不讲原则了吗?难道做人就没有原则性吗?”

易佳见母亲真的生气了,马上软了口气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气不过。”母亲见易佳认错,变心平气和了许多。但仍是严厉的教育口吻讲,“你现在是一名大学生,将来就是国家干部,在政治上要要求进步。在思想上要成熟,尤其是遇到一些不合常理的问题时。要思考,要有辨别力。不能口无遮拦,擅自行事,难道过去的教训都忘了吗?”

易佳一听此言便低下了头,母亲见易佳不再开口,心中也为词语伤到孩子的自尊心而自责。便走上前来安慰的说:“我发现你现在的状况实在让我不放心,这种不成熟的做法会影响你的前途。”

易佳看了母亲一眼,那目光中带有关怀和希望。母亲让易佳坐在沙发上,语重心长的说:“你要摆脱过去的环境,包括人和事,把全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大学的生活中。那样你才能彻底的脱胎换骨,才能真正的走向成熟。在政治上要向组织靠拢,要有政治的追求。如果一个人没有政治理想信念,只能是碌碌无为的虚度一生。我要向你们王副院长建议,多关心你的思想生活。年轻人是需要指引的,不然走错了路我们的责任就大了”

这时,父亲走进屋来,见母亲严肃地说教孩子,又看见易佳一脸的茫然,便劝解到:“孩子长大了会理解这些话的,毕竟是大学生嘛。”说着将易佳半推本拉的带出了门,而且不断的给易佳使着眼色。易佳明白了父亲的用意,赶忙像母亲告辞。易佳随父亲来到门外,父亲低声而神秘的对易佳说:“你先上去,我一会儿去你房间再说。”易佳一脸茫然地只好先回房间去了。

父亲来到易佳的房间,一进门儿就怪罪似的语气说:“你怎么能去找你的母亲走后门呐!难道你不了解你母亲的脾气?”易佳倔强的说:“我是觉得这件事太不公平。”易佳的父亲坐在写字台旁,耐心地对易佳说:“那也要细心分析后,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不能只凭感情用事,那样只会使问题更糟。”

易佳觉得父亲说的有道理,便问道:“那您说,我同学孙建国这事应该怎么办?我是真想帮帮他。”父亲一笑说:“帮助人也要有帮助人的方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这样直接闯到你妈面前,他能帮你吗。”易佳无助的神态说:“这种事我只有找我妈呀,你又帮不上忙。”

父亲一听尴尬地干咳一声说:“好歹我也能给你出出主意呀。”易佳一听顿觉有道理,但还是怀疑的口吻说:“那您说该怎么办?”父亲看易佳说:“那你说说,你是怎么想让你妈帮忙?”易佳胸有成竹的说:“让我妈跟贾处长打个招呼,让孙建国以合同工身份到印刷厂工作。”父亲又接着问:“你妈同意了?”易佳气急败坏的说:“我还没说到这儿呐,我妈就批了我一顿。”父亲“哈哈“大笑说:“亏你还是个理工科的大学生,没程序,没方法,太不缜密了。”

易佳一听父亲的话语里好像有希望,马上凑近身来,急切地问父亲:“您给指引个方法?”父亲略加思考的说:“你应该先去看看你贾叔叔,给贾处长拜个年。这么多年来,贾叔叔没少为你操心啊。你能上大学可多亏人家的帮忙!”易佳还想往下听,可父亲却站起来要走,易佳一把拉住父亲说:“您别走啊,您还没告诉我该怎么办呢?”易佳的父亲看了易佳一眼,只说了一句,“先斩后奏”说完拉门儿走了出去。

易佳愣呆呆地站在原地,琢磨父亲的话。突然明白了,兴奋的说:“哦,我明白啦。”忙拉开门冲着正走下楼的父亲,憋着声音喊道:“谢谢爸。”易佳父亲头也不回,只是扬手摆了摆,易佳忙关上门,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

他在屋内来回地走了几趟,然后一头躺在床上,眼中望着天花板,筹划着如何去见贾处长。同时,也为有一个智慧的父亲而骄傲。

易佳的眼前呈现出父亲那智慧深遂的眼神,正冲着他在微笑。时而又展现出,在易佳走过的每一个迷茫的路口。易佳感受到父亲总是在默默的支持着他,给他以智慧和关怀。

父亲是一名高级编审,在出版社工作。由于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母亲从报社调入部里来后,成为母亲工作的最好帮手。在家中父亲总是不声不语,每日下班回来,就钻进自己的书房。吃饭也是一个人居多。听表姐说过,父母两家在旧社会是雇佣关系,父亲与母亲从小就一起长大。但解放后父亲由于家庭成分不好,是母亲看上他的才干,才从报社给调到部里,所以父亲在母亲面前的顺从是感恩所致。但父亲的才智是不可估量的,每次都能巧妙的化解家中的矛盾,父母的感情是不容置疑的。就连这次母亲被隔离审查也是父亲心甘情愿地要陪同在身边,这是易佳看在眼里的。在父亲的影响下,爱情给易佳的印象,就是无论如何男女都要永不分离,心有所想,不离不弃。

春节前,易佳去看望了贾处长一家,并以母亲的名义,送了一大包礼品。而且在父亲的指导下,还特意给贾处长带去了他最爱喝的山西汾酒两瓶儿。贾处长一家受宠若惊,热情地接待了易佳。因此,顺理成章地贾处长一口答应孙建国工作的事情。

回到家中易佳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问现在是否可以禀报母亲大人?却被父亲拦住。当问及为什么时,父亲却问起了另一件事。“你在政治上就真的没有什么想法吗?”父亲这没头没脑的问话,使易佳一时不知如何回答。父亲见易佳回答不上来,又接着启发道:“你应该考虑考虑这件事了,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在政治上要求进步。”易佳沉思了一会儿说:“大学里到是有很多人都递交了入党申请,可我觉得那是太投机了。”父亲用手制止住易佳的说话。“成熟的表现,应该是内心的活动不要挂在嘴上。俗话讲,贵人语话迟。”易佳听着父亲的话,脑袋里极速的猜测此话的意思。易佳的父亲像是劝说,又像是命令式地说:“你应该写一份入党申请书,起码是写给你母亲。让她给指点指点。”说着用眼神儿瞪了一眼易佳,并深深地点了点头。父亲又随后不经意的吐了一句“顺便说说孙建国的事,向她做个汇报吗!”易佳看着父亲一时说不出话,不由得从心里一种肃然起敬。

春节过后,易佳在返校前的一天晚上,经过了认真考虑,郑重地向母亲递交了一份,写了几天的入党申请书。母亲看过后,眼里充满着欣慰的泪光。她那一颗为此操劳的心终于放下。但她内心又开始规划,如何让易佳顺畅的走上仕途之路。在贾处长的亲自操办下,孙建国顺利的进入了印刷厂,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合同工。这给孙建国一家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从他们家的成长环境里,从没有一个人在中央机关里工作的,这给家里带来了无限的荣誉。街坊邻居包括亲戚们,听说孙建国进到部里的印刷厂工作,都想日后沾沾光。因此,经常有客人到家里来拜访串门,这使得孙建国的父母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儿子所带给的荣光,给家里带来的尊严。孙建国更是对易佳倍加感谢,从此,孙建国便把易佳当成自己的恩人一般,言听计从。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