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阳城之旅 > 第三十二章 人一走茶就凉

第三十二章 人一走茶就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我的心里却开心不起来,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父母在外面过年。在一个举目无亲陌生的地方过年,要在往年此时我正陪着父母吃年夜饭呢,可是现在我还空着肚子在马路上……我正在胡思乱想却不知不觉回到了宿舍。

“城河路6号”外面灯火辉煌,院子里面却一片漆黑。耳旁不停地传来了外面烟花爆竹声,可院子来除了少数几户没有回去过年邻居以外,整个院子好像是一片凄凉。我上了楼梯穿过走廊时,看见了陈奶奶真好在走廊里,于是我赶忙上前打招呼。

陈奶奶对我说道:“怎么,才下班。还没吃晚饭吧?”

“嗯”我敷衍着陈奶奶,然后进了宿舍。可是在宿舍里什么也没有,从早晨出门到现在才回来。锅是冷的,热水瓶里也没有热水。这时我又乏又饿,但时间有限,马上还要回去上班,于是我翻箱倒柜找吃的,终于找到了两包泡面。

没想到今年的三十夜只能吃泡面,好凄惨啊。我边烧水边胡思乱想着,这时听到了敲门声。我忙打开门一看,却原来是陈奶奶。只见陈奶奶手里端着一碗馄饨,对我说道:“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吃馄饨?快,趁热吃吧。”

我道了一声谢。等陈奶奶走后我赶紧吃,等吃完了把陈奶奶家的碗筷洗干净后还回去,再次道了谢,赶紧赶回超市加班。

没想到快到九点多钟了,又有一拨顾客来到超市里,他们都是背着大包小包的。好像一个个都是风尘仆仆刚从外地工作赶回来过年的。他们见货架上的东西就拿,也不问价,就跟抢购似的。害得我们不停地从仓库里拉货,似乎都快要清仓了。

(是啊,一年到头就盼望着这一天回来和亲人团聚。能赶得上车的就早回来,如果赶不上的车的只能到现在。“因为这一天是中国人的最大的节日”,无论多晚这一天都要赶回来。)等下班时都快到十一点钟了,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那清冷的宿舍,我一个人躺在冰冷的被窝里,这时心里百感交集。

此时父母在家干什么?是看“春晚”、还是已经入睡了……如果此时我在家的话,那该多好啊。明天还可以走亲访友地去拜年,还可以和儿时的同学叙叙旧。可如今我只能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过年了,可是明天一大早还要起来去值班。这是我有生以来过得最悲惨的一个年了……正在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第二天天不亮就被一阵阵地鞭炮声给吵醒了。我赶紧起来梳洗已毕,就赶到超市里,还好今天没有前两天那么忙。到了八点多钟才陆陆续续有点顾客,这一天商场部的总经理来到超市,为坚守岗位的员工拜年、发红包。

这一天电视台也来采访,当然被采访的只是总经理和主管这些人。而我们这些小罗罗,只不过被摄像机闪了两下。

等过完了春节一切恢复了平静,我也被放两天假回去看望父母。还好这个时候的春运没有年前那么拥挤。

来去一切顺利,在家只待了两天,又回到了“阳城”继续工作。阳春三月是春暖花开,也是万物生发地时候。

可这一日马路上出现了一辆“宣传车”。“一路上宣传这样创建文明城市、整顿市容市貌。”在宣传车的后面紧跟着是几辆三轮摩托车,车上全是坐着戴大盖帽的“城管”。在摩托车后面是一辆大卡车。

在马路两旁的小商贩们被强行没收货摊。不管你跟他说好话,还是跟他吵、闹、辩论他们都是 置之不理。没收你的东西不需要理由,就连我们商场门口摆放的广告牌也被莫名其妙的收走了。自从整顿市容市貌以来,马路上的这些做小生意的如同遭遇了土匪扫荡一样地噩梦。

在“城河路6号”的那条街,原来在马路两旁炸鸡腿和炸臭豆腐的,他们谁也没有逃脱了这场浩劫。他们的锅炉、煤气瓶等一切,全部被强行被没收,扔进了大卡车里。有的人想去抢,被城管扒了到一边。“就好像这些东西是他们家的,拿走是应该的,而你没有权利来抢”。有的老年人看见自己家的东西被城管没收,而子女们又抢不过这些城管,只能也帮着和城管对着抢。这时另一个城管在后面拦腰一把抱住老人,等其他城管们都走了,他才慢慢地松手。

好在郭大姐现在已经不做炸鸡腿的小买卖了,如果现在还做的话,我看也难逃这场“浩劫”;自从她家涛涛上学以来郭大姐就再也没有摆摊做过生意了,而是“在家相夫教子”。自从城管们整顿市容市貌以来,马路上的街道比原来宽敞多了。但总感觉马路上透着一股压抑感,街面上的那些买卖、铺户们整天阴沉沉地。还有那些做生意的人,只是敢怒不敢言,见到那些戴大盖帽的执法人员,就像见到鬼子扫荡一般。

时间的马车永不停息在前进着,社会也不断地发展着2002年的夏天还是和往年一样热。在阳城一到夏天蚊子特别多,一到晚上就要点蚊香。可是时间长了、蚊子脸皮也厚了,就算你点蚊香它们也照样吸你的血。

“小卖部”的朱老板向我推荐了无烟蚊香,可没想到这个无烟蚊香还不如有烟蚊香。有烟蚊香好歹在冒烟的地方蚊子还不敢接近你,可是无烟蚊香只能起到心理安慰作用。除此之外好像没有多大的作用。

这一日早晨,城河路6号这条街来了一帮外地民工。只见他们手拿铁锹、铁镐把人行道上的地面砖全部撬开,然后开始挖壕沟。这里的邻居们问他们好端端的干干嘛挖坑呀,他们回答道:“在这里放‘光缆。”

等中午我下班回来却发现,这里的壕沟挖得快有一人多高了。壕沟两旁的泥土堆着老高,像座小山似的。要想回去首先要翻过堆起来的土坡,就跟爬山一样。这里一带的买卖铺户和这些民工们吵了起来,“小卖部”朱老板说道:“你们也太不讲道理了,你说说看,把土堆着这么高让我们怎么做生意。”

民工们说道:“这跟我们没关系,你找领导去。我们只负责挖,至于其他事情我们不管。”

这时毛老板也在和民工争吵着。只见他说道:“你们好歹也给我们门口弄条路啊,把土堆着这么高让我们怎么做生意。你看这样像话吗,在我们门口弄一条临时路让人走走行吗?”

只见一个民工说道:“行啊,给我二十块钱我就给你弄。”在不夜城做生意的一位老板娘也在和民工们辩论着。她听刚才的民工说:要二十元钱才肯帮你门口弄条路。气得她说道:“怎么你们还想发国难财啊,你们哪里还像是‘***’教育出来的人们群众啊。”

只见一个民工嘿嘿笑道:“雷锋早死了,现在这个社会谁还跟你讲‘***’、‘***’啊,老子只认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