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灵魂里的清风飞扬 > 第十七章 苦涩生活

第十七章 苦涩生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容振华正直坦诚、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性格,说实话办实事、光明磊落的务实精神使他又受了冤屈。

玉如清把痛苦深深埋在心里,不露声色地默默忍受。这种痛苦,这种压抑郁积在玉如清的五脏六腑,那欺负人的病魔也就肆意横行的在玉如清的虚弱的身体里找到了生存之地,水肿、肺病、头痛等病症都前来报到。

真有德的大女儿真心心高中毕业了,真有德以玉如清身体不佳为理由,必须尽快补充医疗站的新生力量,顺理成章地安排真心心来到大队合作医疗站上班。虽说真心心高中毕业,可对医学方面一窍不通,但是到了大队合作医疗站上班,待遇非常好,很是一件别人谋不着的美差事。玉如清的工作也就又多了一项内容,培养真心心成为一名农村赤脚医生的任务就落在了玉如清的肩上,真心心虽说是真有德的大女儿,真心肝的姐姐,但真心心性格品德却与他们大相径庭,真心心纯朴善良、聪明贤惠、勤奋好学,不摆红五类的架子,而且不耻下问,玉如清非常的喜欢她,玉如清宁愿少休息,带着病痛给真心心讲课,有时讲一个通霄,为了让真心心练习打针技术,玉如清就让真心心在自己身上练习,真心心很是争气,很快掌握了一些医学知识和打针技术,为减轻玉如清的负担,真心心把自己能承担的工作承担下来,尽量让玉如清多休息。

代英杰家人口多,已经是四世同堂的大户人家了,但劳动力不多,大姐、二姐、三妹都已经出嫁了,四妹慧慧刚刚高中毕业,与真心心是同年级学生,五妹、六妹、七妹、小弟都还在上学。媳妇明月生下聪明健康可爱的胖小子,奶奶上了年纪不在当家主事,父母亲继承老一辈勤俭持家过日子的优良传统,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日子过得还是和奶奶当家时一样没什么起色,一家人还是在半饥半饱中渡日,代英杰已娶妻生子,深深懂得过日子的难处,看着日夜为生计而发愁的父母亲很是心酸。代英杰决定挑起当家人这副重担,他安排奶奶只管哄曾孙儿,安排父母亲只管上工,其他操心过日子的事不用管。代英杰除了继承老一辈人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外,还把学到的木工手艺充分利用起来,他在生产队劳动之余,三里五村的木工活儿他都揽过来做,他的木工活儿又精又细,做出的成品远远优于别的木工做的活儿,所以他的木工手艺很受大家欢迎,远近闻名。大家有木工活儿都愿意主动来找荷花镇上的代英杰来做。这样,代英杰凭着一手好木工手艺和勤劳能干给家庭增加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日子过得也是一天比一天好。

代英杰看到真心心进了大队医疗站,自己的妹妹慧慧却无用武之地,心里非常的着急,不论从哪方面讲自己的妹妹都是优秀于真心心的,他打听到荷花镇小学缺老师的消息,为了四妹的前程,为了自家的生计着想,他在考虑去求真有德,代英杰买了烟酒茶糖罐头来到真有德的家里。

真有德打着哈哈说:“英杰呀,做木工活儿挣了不了钱吧。”

“多谢领导的关照,是挣了点辛苦钱。”代英杰笑容满面附和着真有德。

“英杰,是找我有事吧。”真有德看到代英杰提了这么多的东西来看他便先问了。

“领导啊,我听说咱们荷花镇小学现在缺老师,我想让领导多费些心,你看我四妹慧慧高中毕业了,在学校时的成绩是非常优秀的,刚好现在咱们荷花镇的学校又要招聘老师,我想向您推荐慧慧去当老师,我看慧慧当老师比较合适。”代英杰说出了自己前来的主要意思。

“是有这么回事,这事我会帮忙的。”真有德答应了代英杰的要求。真有德之所以答应的这么快,他是深知代英杰在荷花镇为人处事方面深入人心,在方圆几十里也是威望很高。

过了不久,代慧慧非常顺利地进了荷花镇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她对这份工作很是满意,作为一名农村女知识青年,在那个年代里能得到一份这样的工作是非常知足的,代慧慧非常珍惜这份令同龄人羡慕的工作,她以百倍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日子再苦也得过,一向性格幽默开朗热情、爱开玩笑爱演小节目逗大家开心的麻子脸李顺和,现如今一扫往日的做派,变得不爱说话像个闷葫芦。他从原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光棍汉一下子成了有六口之家的当家人,每张嘴都要吃饭,每个人都要穿衣,四个孩子年幼都在上学,他和妻子一年到头忙里忙外也难以保住全家人的温饱。李顺和打光棍时省吃俭用积蓄下的一些钱也还了妻子前夫欠下的债,生活的重压,的确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荷花镇再也见不到往日李顺和幽默、沉着、夸张的表演了,再也听不到李顺和朗朗的开玩笑的欢声笑语了。

李顺和的妻子高彩凤是个灵巧之人,为了能使家庭增加收入,她没日没夜地干,她把质量好的棉花纺成细线织成细布自家用,把质量差一些的棉花纺成粗线织成花花绿绿、条条格格的粗毯子,除了自家留用外,就拿到远一些的不生产棉花的山区去卖,因为这种家织布结实厚重耐磨,非常适合北方农村大炕席上铺用,所以销路很好,高彩凤把高梁秸顶上端的长高粱杆折下来,粗细先分开,一针一线地穿在一起,穿出精美的圆形或方形盖帘子,拿到城里去卖,也能换回不少钱。李顺和自家院子里种的蔬菜很少自家吃,都要拿出去换钱,每年秋后腌一大缸咸菜,春天做上一大缸豆瓣酱,冬天里腌上一大缸酸菜便一年四季的全家人饭桌上的菜了。生产队里分的大白菜大萝卜窖在窖里好生保存,只待来年一开春青黄不接的时节卖个好价钱用来渡饥荒。李顺和听来一个消息,说是县城里葵花籽很好卖,火车站、汽车站、电影院门口,一毛钱一小杯,卖得相当快。李顺和就把自家院子里全部种上葵花,孩子们也懂事得连一粒葵花籽都不舍得往嘴里送。李顺和冬闲时就背着葵花籽步行到县城里去卖,为了节省开支,李顺和从家走时带上半大口袋窝窝头几个咸菜疙瘩,饿了窝头就咸菜,渴了去喝附近的自来水,晚上困了,就躺在火车站的条椅睡觉。

那一年,农村不准有集市交易,老百姓想挣些小钱已没有了市场,生活就更难了,活人总不能主尿憋死吧,被穷苦逼迫的人们没活路就找活路。李顺和又把院子和自留地种上玉米,当玉米棒子饱满的煮着吃刚刚好、香喷喷时,李顺和就一个个掰下来装满两大筐,借来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全身哪都响的破自行车,把两大筐玉米棒子揽在货架的两边,十分吃力地在夜晚行动了。正当李顺和在城里的小巷中顺利地卖着玉米,盘算着今天有个好收入时,李顺和被真有德派来的民兵带回了村里,所卖玉米的钱全部没收,并罚款十元,而且要做书面检查,在全体社员大会上要做自我检查。全体社员大会上,又有人来报告:第一生产队的玉米地深处被人偷走了一大片玉米棒,这问题就更严重了,李顺和是浑身长嘴也说不清楚了,李顺和自知冤枉,百口难辩,自认倒霉,只有低垂着头任群众代表狠狠批判,这口冤枉气只能忍气吞声地咽下,别无它策。李顺和明白遭了小人暗算,高彩凤也是个机灵人,她似乎看出了真有德的真正用意,她东借西借地凑了十元钱恭敬地送到了真有德手里,并千恩万谢地说了许多好话,让真有德看在是同一个大队的份上手下留情。

李顺和委屈求了个全,可这东拼西凑借来的惩罚款和送礼钱又拿什么来还。李顺和愁得唉声叹气,高彩凤苦思冥想后出了个主意:“顺和,咱家莲莲也十三、四岁了,长得也不丑,要不早早给她定个人家,要些彩礼混过这一关吧。”

李顺和冲着高彩凤大发雷霆:“你这混蛋老娘们儿竟然敢出这样的馊主意,你是不是想让大家伙指着鼻子骂我李顺和不是人,我李顺和再穷再没本事也不能做对不起孩子的事,你个混蛋老娘们。”

高彩凤委屈地掉下了眼泪:“我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你以为我舍得自己的闺女。”

情急之下,李顺和狠下心来把他家里最值钱最体面的水曲柳木做的紫红色十尺长的大柜子卖掉,这十尺长的大柜子可是李顺和的母亲在世时为了娶上儿媳妇把积攒了一辈子的积蓄拿出来专门做的,这是全队最好的家具了。

真心心对真有德的行为非常反感,她苦口婆心地劝真有德做事不要太过分,凡事要替别人想想,为子孙后代想想,要给自己留条后路,给下一代多积些德性。

真有德破口大骂:“反了你了,你还敢教训起你老子来了,你没有我这个当爹的你能到大队医疗站上班吗?你们现在不缺吃不缺穿的,什么都不用操心,还不是全凭老子的本事,积德积什么德,人不为已天殊地灭。我真有德从穷得叮铛响混到今天丰衣足食,过着人上人的日子,我容易吗!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正事,管别人那么多的闲事是脑子有病进水。”

真心心很想往深里劝劝自己的爸爸,衷心希望自己的爸爸能悬崖勒马:“爸爸,你别生气,我是您的闺女,我是为您好,您知道大家在背地里说您什么?”

“他们敢说我什么?反了他们了,快告诉我他们说我什么来着?”真有德气粗地拍了一下桌子。

“您要是答应我几个条件我就告诉您。”真心心故意吊着她爸爸的胃口。

“嗯,那你先说说看。”其实真有德还是很喜欢自己这个大闺女的,各方面的表现都给他真有德长脸争气的。

“爸爸您以后做事要三思而行,慎重行事不过分,最好不要做对不起别人的事,你做为咱们的大队的领导,不能保护队里人也就算了,不能做坑人的事,不然我们做晚辈的怎么能出去见人,能做到不?”真心心坚持自己的原则。

“嗯,嗯,这个让我想想,我作为大队里的领导,总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真有德含糊其辞地应着。

“大家背地里说您是真缺德,没人性,爸爸,俗话说得好,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你可要好自为之。”真心心想用这种方法刺激一下她爸爸,希望她爸爸能改变做人的态度和准则。

“哈哈哈……”真有德不但不生气反而大笑起来。

真心肝插嘴说:“哪是这些没本事的人眼气咱爸爸有本事,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还是爸爸的心肝说得对,心心呀,以后不要听别人瞎念经,你以后的前途还得爸爸为你操心,别人可没人管你,当领导不就是为了说了算,为了活得比别人好吗,其他的都是白扯蛋。”真有德打开一瓶酒,开了一个肉罐头,美滋滋地吃喝了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