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李明学的底细
吕天伟说:“猜不出来呀。”
高达山建议:“那就还得去碰撞啊。”
方艺对高达山说:“是啊,还得继续跟李明学谈。这么着急找你来,是想摸摸李明学的底细,为下次谈判做准备。”
高达山问方艺:“哪方面的?”
方艺说:“包括他的年龄、兴趣爱好、习惯赚钱的方法、现在的资金情况、做生意的资金需求等等。能多了解一点儿,就能对下一次谈判多一点帮助。”
高达山想了一下说:“李明学今年应该是五十三岁。”
吕天伟说:“我感觉他年龄跟我差不多嘛,比我小一岁。”
高达山接着说:“我只知道他喜欢打羽毛球,喜欢喝茶,算是半个茶人。李明学刚开始租了一个门市,买电气配件。后来,办了一个小工厂,生产开关柜。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开始做富来克森公司的产品分销。他现在手头上的资金,多数都是做富来克森公司的产品分销赚来的。他这几年,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富来克森公司的产品分销上,生产开关柜的小工厂也逐步荒废了。李明学现在到底有多少流动资金,我说不清楚,只能是猜一猜,算上他把厂房也买了,估计他手头上的流动资金在三千万以上,五千万以下。”
方艺问高达山:“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高达山说:“听我同学说过,李明学签富来克森公司区域代理商的时候,流动资金不够,又拉了两个股东进来,才签下富来克森公司区域代理商的。通过推算他们每年的盈利情况,得出这么一个笼统的数字。上下范围这么大,是因为不知道他们三个股东的持股比列。”
方艺接着问高达山:“如果李明学签下了富来克森公司进口产品总分销商,得需要多少流动资金啊?”
高达山开始分析:“北区现在有三个代理商,经营富来克森公司进口产品,每个代理商的年营业额不到一千万,北区的年营业总额两千多万。南区的年营业总额,应该比北区大,算三千多万。那么,全国的年营业总额应该在六千万多万,最高不超过七千万。另外,李明学还是一家美国公司在北区的分销商,今年的营业额只有一千多万,就算明后年的营业额能达到两千万,李明学每年的总营业额在八千万到九千万之间。因为这两种产品都是分销产品,并且单价较高,主要以订单形式销售,李明学不用压太多的库存,估计有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的流动资金应该够用了。”
方艺疑惑地说:“这么说来,李明学的资金并不是非常紧张。建设智能仓库,他可以边建设边抵押贷款,智能仓库有了雏形后,再进行融资就相对容易了,他为什么现在就这么努力地融资呢?”
高达山跟吕天伟相互看了一眼,没说话,也就是表示不清楚。
方艺对吕天伟商量:“吕叔,我俩再去一趟北洋。也别跟着李明学绕弯子了,直接让李明学把他的方案拿出来,摆在桌上,大家讨论。”
吕天伟表示同意:“对,这是最积极的办法。”
方艺想起了一件事,问高达山:“你上次提到的,那个从加拿大回来的博士,联系的怎么样了?早晨见到李春梅,李春梅还催我要人呢。”
“你都跟李春梅说了?”
“说了,首先不得问问李春梅需不需要这样的人吗?李春梅说需要,我才跟你说的,把这个人请过来。”
“我今天就跟他联系。”
北洋华冠电气有限公司卖了厂房以后,在市内的星际大厦租了一间三百平米的办公室,在郊区租了一个小型库房,开启了写字间加仓库的分销模式。方艺和吕天伟第三次来到星际大厦,在北洋华冠电气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跟李明学展开了第二轮谈判。北洋华冠电气有限公司除了李明学,没有其他人参加。会议室里只有李明学、方艺、吕天伟三个人。
方艺开门见山地对李明学说:“李总,我们是第三次见面了,今天接着讨论成立合资公司的事情。你介入这个项目的时间最早,最有发言权,把你的成熟方案拿出来,我们学习一下,再一起讨论,尽快把成立合资公司的事情促成。”
李明学微笑着说:“我知道方总和吕总的时间都很宝贵,为了合资公司的事情,已经是第二次到北洋来了。我们通过第一次的接触,也算是熟人了,我就把我的一些疑虑跟方总和吕总说一说。”
方艺客气地说:“李总,你请说。”
李明学说:“成立合资公司,首先是建设智能仓库,我从来没搞过建设,可以说是个外行,你们能派出人来搞建设吗?”
吕天伟说:“李总,我在友艾科技主管基建。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我在东莞负责东莞厂区的建设,生产厂房已经建起来了,现在正在安装调试生产线,明年春天就能投产了。”
李明学客套地说:“友艾科技确实是大公司,各方面的专家都有,有吕总这么有经验的专家负责建设,特别让人放心。”
吕天伟微笑着说:“每个人从事的工作不同,都应该严肃认真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李明学同样微笑着说:“吕总说得对,做工作确实应该严肃认真。”李明学突然问方艺:“方总,我对智能仓储设备刚刚有点了解,你们有北洋新逻公司这样专业的公司,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们怎样才能保证,智能仓储设备的品质和服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