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卷 威慑与江湖
夏子清面色淡然的站在粮仓稍远处看着士卒们救火,似乎并不意外。
“子清。”
李蒙从远处赶过来,手里拎着一人,正是放火的陶文。
“说了什么吗?”
夏子清看了一眼陶文,见他断了一只手,满嘴鲜血,便知道李蒙已经审问过了。
“没有,这些家伙嘴硬的很,另外几人哪怕是杀了也没吭声,我就留了个活口带过来看看子清有什么办法没。”
李蒙答道。
“他们一行人显然是心怀死志,我也没有办法,杀了吧。”
夏子清说着转过头去,不再多说。
李蒙闻言松开拎着陶文的手,还未等陶文反应过来,一颗大好头颅便掉在了地上。
“把这几个人的头颅悬挂在城门口,震慑宵小。”
“欧。”
李蒙得令拎起陶文的脑袋沿路返回。
第二天,有贼人火烧粮仓的消息传遍霸下,似乎是为了印证消息的准确性,城门口挂上了十三颗人头。
原本派去看守粮仓未被杀死的世家家兵们被绑住押送到最繁华的街道上问斩,前去看热闹的百姓足有数千人,杀完人后的地面上用水冲了十几桶还是没有彻底冲洗干净,原本泛青色的青石砖染上了几分红色。
王言原本以为南下平叛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就像诗里写的一样: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洲。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等他到了军营中,才发觉军营里规矩甚多,七禁令五十四斩,这是每个士卒都要了解的,一但触犯绝没有从轻发落的,他虽然是主帅,但也要为下面人做出榜样来。
再说他底下四名校尉,王言虽然看不起这些武将,但还是摸得清自己几斤几两,打仗的事自然是要交给他们来办。
目前的问题是,这四人来自四个不同的派系,彼此之间多有摩擦,许多事都要交给他来定夺。
可怜我们的王中郎将,这才是他第一次打仗,他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派斥候,什么时候扎营,什么时候动身?这么问他不就是为难他吗?
为了不在这些武将面前丢脸,他只好沉着脸,叫他们明日再议。等到散会后回到军帐里,王言急急忙忙的向着他近来招募的谋士询问。
“凌浩,你可有什么对策?”
王言急切的问道。
这个谋士是他两月前在京城游逛的时候遇见的,当时见他赤脚走在官道上,原本以为是个疯子,但见他气度不凡,颇有名士之风,王言还是忍不住上前搭了几句话。
对方自称唐凌浩,并且几句话便猜出他是即将要率兵东征平叛的王中郎将,王言立即将他视为天人,向他抛出了招揽的桂枝,而后更是安排他随自己东征,为自己出谋划策。
在他对面的中年男子微笑着开口:
“将军不必心急,浩自有办法。”
唐凌浩也不卖关子,紧接着说道:
“将军虽然出身高贵,饱读诗书,但军事一道奈何接触甚少,浩认为将军最好不要亲自安排军务,不然难免会有疏漏。”
王言认同的点了点头,这话说到他心口上了。
“将军麾下有四名校尉,都是有着丰富的作战与军务处理经验,虽然这四人不和,意见相左,但是将军不妨将他们四人的意见整合起来,取折中之法。”
“如何才是折中之法?”
王言迫切问道。
“臂如这次,段校尉建议军队日行百里,刘校尉建议日行六十,董校尉周校尉建议日行八十,那便取董校尉与周校尉的建议,如此一来既不会过于冒进,也不会落得个怠慢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