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 大军来袭,犹梦故人归
“杨公何苦执着于大礼议,如今陛下已是不满杨公强硬上谏,再如此下去怕是讨不得什么好处。”
清晨,王安凌站在文渊阁房门口,向着正在批阅公文的杨延和劝说道。
“礼法不可废!继嗣继统乃是正统之道,如若不这样往后不知会有多少人拿这件事做借口,到时候再处理就没有意义了。”
杨延和坐于首座上,头也不抬的说道。
“杨公固然是心系国家,但底下的人可不是这么想的,有多少人是为了一己之私推动大礼议的?杨公,他们分明是想捧杀!他们狠您占据高位阻碍了他们获利,他们这是要扳倒您啊!”
王安凌痛心疾首道。
“安凌,你向来聪慧,凡事一点就通,怎么在这件事上糊涂了。”
杨延和写完最后一个字,将笔放下看向王安凌。
“学生糊涂。”
“我且问你,如果你一人死可以换天下太平,你愿是不愿?”
“学生学成就是为了此事,如真有这等机会,兴而从之。”
“那便对了,如果能争取天下太平,我亦可死。”
杨延和笑了笑,扶须说道。
“我知有为数不少心怀鬼胎之人想要借此事谋利,但这又何妨?他们在利用我,我又何尝不是在利用他们。只要陛下顺利继承正统掌握了朝廷后,这些人,不足为虑。”
“所以,杨公一直默许陛下扩大鹰扬卫与武德司的权利,就是为了之后陛下夺取权利做准备?”
王安凌沉默片刻,突然问道。
当初燕文穆登基不久后便宣布扩大鹰扬卫武德司的职权,引发朝野震动。文人瞧不起宦官由来已久,而鹰扬卫武德司就是宦官的爪牙,怎能坐视宦官势力强盛?
很快燕文穆就受到了朝廷大臣的一致反对,甚至有一部分士人弃官不做以此威胁皇帝。刚登基不久的燕文穆当真被吓了个厉害的,如若不是威望最高的杨延和压下此事并罢免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官员,只怕燕文穆刚登基就要被文官们来个下马威。
“姑且算是吧,事态没有到达不到无法挽回地步前不会动用这一手的。”
杨延和回答道。
新皇登基如何站稳脚跟?无非两条路:杀或制衡。杀个血流成河,杀个浮尸千里,杀到没有反对者后自然就站稳了脚跟,不会再有人反对,但纵观历史,没有那个皇帝能只靠这一手的,没有制衡的无制止的杀戮终究会杀掉自己,没有例外。
“那这次陛下钦点的平叛……”
“这没什么要紧的,陛下年岁仍小,有些许脾气也是正常的,派王言去平乱至多也就是想见着士人丢脸出丑罢了,现在要紧的是大礼议,再过两个月就要举行祭祀礼拜了,你作为太常丞要好好准备,等祭祀过后我会向陛下推举你,能得什么职位就要看你自己了。”
杨延和活动了一下发酸的手臂,再次拿起笔批阅。
“可是,当真没有问题吗?”
王安凌迟疑道。他总有种感觉,陛下突然钦点士人平叛不是什么好事,但却没有什么证据,只得如此发问。
“你先去安排祭祀的事情吧,两个月的时间恐怕有些紧,在不抓紧怕是会有遗漏的地方。”
见杨延和催促,王安凌也只好告退,之后的时间里因忙于繁琐的礼制也逐渐忘记了这一茬事。
但即便如此,大军还是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就在五月中旬,由王言担任东中郎将,率大军一万奔赴霸下。
夏子清一醒过来便发现自己一个人站在街上,一条非常熟悉但是自己就是记不起来的街上。
天上分明亮敞敞的,但一眼望去却只能见着不远处的人和建筑,再远些的就看不清了,就好像被大雾笼罩了一般。
“阿蒙?”
夏子清尝试着呼喊了一声,没有人应答,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流将他包裹,很快他就被人流裹挟着到处流离,分不清方向了。
夏子清想要再次呼喊,却发现声音好像被大风刮走了一样,刚出口就没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