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首席国医 > 第366章 银翘散合栀子豉汤加减

第366章 银翘散合栀子豉汤加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老二,在家吗?”

王荣喊了两声,门口的狗立马叫了起来,是一个半米多高的大黑狗。

大黑狗听到动静立马狗吠起来。

这一叫,张老二就从屋子里面出来了。

一副典型的庄稼汉打扮,四十来岁,补丁衣服裤子,抽着旱烟的出来。

“这不是王知青吗?有事?”

张老二语气低沉,脸色也没笑模样。

“这几位是县里来的专家,给咱们村子看病。”

“你儿子的病怎么样了?”

王荣负责开口介绍江飞三个人,然后又不忘记问张老二的儿子。

问话是个学问,这个王荣逻辑能力不错。

江飞看了他一眼,然后望向张老二。

张老二听到县里派专家了,脸色立即狂喜起来,他跑过来,来到唐时忠面前,紧紧的握住唐时忠的手。

“老大夫,快,快给我儿子看看吧,现在吃不下东西,吃啥吐啥,烧起来时高时低啊。”

他一下子就看重了唐时忠,没办法,年纪大了,自然像老专家。

唐时忠瞥了眼江飞,心里暗笑,小子,让你不识货,果然还是有识货的。

“错了错了,这位才是县里的专家。”

王荣立即开口,纠正张老二的错误。

虽然他知道唐时忠是跟着江飞他们一起来的,可明显不是一伙人。

所以他才会喊错了错了。

“啊?他?”张老二瞪大眼睛,望着跟自己大儿子差不多年纪的江飞,彻底傻眼了。

“这一个小屁孩子,也是专家?”

“你怎么说话那?这位可是县…”

王荣脸色一变,连忙开口介绍江飞。

“别说了。”江飞不等王荣开口说完,立马摆手拦住。

然后望着张老二开口:“先给你儿子看病。”

说着,带着涂松军朝着土屋走去。

唐时忠跟在后面,摇了摇头。

张老二的家,是两间土房子。

进去之后,自然是黑漆漆的,不过打开了窗户之后,太阳光也照进来了。

在西屋的炕上,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正裹着被子躺着,额头上还搭着湿毛巾。

“啥情况啊?当家的?”

张老二的媳妇也是典型的庄家女子,穿着花衣服,看到江飞几个人进来,有些紧张的问自家男人。

“县里的专家,给咱村子看病。”张老二紧张的盯着炕上,心不在焉的回了媳妇一句,他的心思都在儿子身上。

他结婚晚,而且就这么一个独苗,这要是出了什么事,他都不知道咋活了。

江飞打开自己的急救箱,里面什么东西都有,体温计,退烧贴,还有水银血压仪,听诊器等等。

“你儿子原先体温多少?知道吗?”

江飞把体温计放到这孩子的腋窝里,然后问了张老二一句。

张老二急忙回答道:“之前村里大夫看过,测过体温是38度多。”

江飞没再开口,从孩子额头上把毛巾拿下去,摸了摸额头,不热,当然是因为冷毛巾降温的原因。

最起码江飞摸到孩子的四肢和身体,都还是很烫的,尤其是小脸红扑扑的。

“小江,怎么看?”

唐时忠来到江飞身旁,沉着脸色问了一句。

面对患者的时候,他再不会有任何玩闹之意。

而且现在有心考较江飞一下,所以问了一句。

江飞摇了摇头:“不好说。”

他取出体温计看了一下,37.8度。

比张老二所说的体温下降了一些,但不排除是物理降温导致。

但这种降温,对孩子的病情没什么决定性作用。

春温是什么?有很多派系的说法各不相同。

但春温,夏温,伏温,冬温,这些其实都是温病派的定义。

如果按照温病的说法,那就是感受温热病毒而发于春季或者冬春交替季节,以发病重,以病情急迫沉重,时间长,传变快,病程长为主。

初见于高热,烦躁欲饮,甚至达到高热昏厥的地步,主要是以里热证为主的急性热病。

但是按照伤寒派或者经方派的说法,那就是冬季伤寒,春季必温。

也就是说春温病,全都是因为患者在冬季的时候伤寒伤风,冬季运动流汗受风,从而病邪入体,却不发作。

等到春季的天气暖和之后,彻底诱发而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