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首席国医 > 第330章 学中医之难

第330章 学中医之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们中医所说热极生风,热极生寒,寒极生热,这都是随症改变的结果。”

“所以他一开始是中风脱证的亡阴,体内大伏大热,却也不代表不能转亡阳,通体生寒。”

“学中医,不能死学,一定要学会变通,辨证,辨别。”

“既然由亡阴转为亡阳,由大热转为大寒,那么附子破寒升阳之功,也就是对症治疗。”

“你明白了没有?”

江飞说了几句,然后看向涂松军。

涂松军整个人都有些惊呆之色,如果说没懂的话,他的确懂了一些,至少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热极生风,这些都懂。

可若是说他把这些都灵活的运用起来,灵活的思辨考虑清楚,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学中医从来都不是一条规划好的路,而是像树枝一样的枝繁叶茂,各种枝杈都要清楚明白,做到心中有数。

而且后期还要把这些枝杈看做是一个整体,给与治疗,这更是一个中医人最难达到的程度。

中医看病分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简单的看病开药,可以治疗一些高血压,高血脂,伤风感冒,这样的中医,算不得入门。

第二个层次就是学会了辨证,然后通过证候看病,从而可以让患者有好的疗效,这是中医最普遍能够达到的层次,也是中医的中坚力量,绝大部分中医都是这个程度。

第三个层次就更加的高深了,通过一些特定的四诊,或者说通过一些零散分散的细节,来看穿本质,这样的中医已经可以称之为国手,名副其实的名老中医,他们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最后一个层次,返璞归真,从见山不是山,到见山是山,真正的把中医悟透了,通过和患者的心灵沟通,通过和患者的聊天,就可以把病治疗的七七八八,完全不需要切脉,看相。

达到这个层次的中医,纯粹的顶级大国手,从古至今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中医,凤毛麟角。

江飞目前自然是达到了第二个层次,也就是通过辨证论治,来看病,从而取得很好的疗效。

但距离第三个层次,十万八千里。

这个不是说时间到了,行医看病的年份多了,经验多了,就可以自然的跨过去。

想要从第二层次突破到第三层次,要靠悟性,也就是所说的开窍。

如果不开窍的话,可能到江飞八十岁,九十岁,也就是个第二层次。

而想要开窍,想要有悟道的成果,就必须触类旁通,看破一切疾病的虚妄,找到最关键的那个本。

所以这条中医之路,可谓是千难万难,并不是那么好走的。

甚至稍有不慎的话,就会走火入魔。

走火入魔的名中医,也不是少数了,这都是失败的例子摆在前面。

譬如有很多中医界的人,就说胡希恕胡老就属于走火入魔的一个。

至于是不是,这个东西就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江飞觉得胡老没有走火入魔,不能说不符合主流中医界的观点和学术思想,就说他是走火入魔,这对胡老是不公平的评价。

胡老这一生,看病无数,活命无数,是有功德在身。

你不能看不懂人家的学术思想,就攻击这是歪门邪道,这是假道学思想。

“没,不懂。”涂松军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想拜师江飞,结果江飞直接给他一个下马威,当头棒喝。

中医,可不是这么好学的。

想幻想学个一年半载,就可以成为名医,被万民敬仰,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江飞这一世有十年的自学底子,前世的江飞更是跟爷爷学习了二十来年,两世为人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年而已。

就这样江飞也就达到了第二个层次而已。

所以中医之难,难如上青天。

这就是江飞不让涂松军学中医的原因,因为涂松军的年纪偏大了。

很多知名的中医,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已经可以看病,甚至还有不小的名声。

如果涂松军现在是十四五岁的话,江飞绝对不会阻拦,肯定会收徒。

但涂松军至少二十六七岁了,这年纪学中医,已经晚了。

收他为徒的话,反而是害了他。

谁能耐住性子苦学数年甚至十几年?等涂松军学好了,可以出师的时候,怕已经四十岁上下了。

铛铛铛…

这时,检票口的车站人员开始敲锣,火车来了,提醒旅客检票了。

“走吧!”

江飞站起身来,扶着郭瞎子,朝着检票口走去。

涂松军立马再次背起大包袱,跟了上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