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工作中的琐事
电子乐器生产线的引入,让山蒲滨城工厂的销售额,又回到了百亿规模。有两类大的供货商,也是各部门争抢的重要战场。
一类是注塑外加工类,现在电视、空调、乐器加起来,一年外加工的量有两亿元的规模,音响上需要外加工的注塑件比较少,基本都是外购件。
现在有十个供货商,其中有两家是日资企业,虽然单价比较高,一般都会高出本土企业5-8个百分点,但是分配的量都不小,基本都超过了20%。
这些外做都是山蒲提供材料和模具,供货商只负责加工,供货商的出货检验,都是由三浦的品质派人员驻厂,做法与村田家具如出一辙。
另一类就是木制品,和原来的村田家具一样,都是三合板贴pvc的生产工艺。这个主要是音响和电钢琴上用,原来一年采购额也就三千万不到,等电子乐器移到这边后就增加到了五千万。
这都属于外购品,山蒲只买做好的部品,与其他部品一样。
最关键的是现在的合格供货商只有两家,一家日企,一家台企。
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注塑外加工和木制品供货商的开发,就是开发购买的主要课题之一。
关于木制品的供货商,疤脸有村田家具的经验,可以说很多资源和关系都可以用。
村田家具现在也没倒闭,有两个供货商和疤脸的关系也挺不错的。
但是推了将近一年了,这两家始终处于改善状态,这让疤脸很恼火。主要原因疤脸也知道,就是在这类部品中技术和品保的话语权太大。
还有就是注塑外加工,山蒲有大小注塑机三十多台,但是他们需要的量很大,即使再增加两倍也不够,就是说总数如果满足他们生产最高峰的要求,最起码需要一百台。
而且都是大机器,锁模力需要850-2500吨不等。电子乐器转过来后,需求量更大,电子琴的上下壳、键盘,都是注塑的。
山蒲也讨论过,是否再投入新的注塑机,但是这种大公司在决策上,总是需要很多的手续,一年多了也没有准信。
最主要的是,场地不足,大型注塑机需要安装在一层车间,而且注塑件又非常占地方。
成品半成品加起来,现在的空间已经很有限了,如果工厂占地不增加,很难增加设备进来。
所以,看起来自己投入的可能性很小,那增加供货商就是必须要做的了。
像这种有大型注塑机的工厂,一般有十台以上就算挺有实力的了,再说了,也没有一家是只给山蒲供货的。
在他们的采购政策里,一个供货商对山蒲的依赖度超过60%,也属于风险比较大的供货商。
因为一旦山蒲量减少了,这个供货商就面临倒闭,或者供货不稳定的境地。
这类供货商的选择,也有一个让疤脸不舒服的地方,就是技术品保的话语权超过了采购。
而且生产部虽然在选择供货商上没有太大的权力,但是在分配产量上的权力又是最大的。
可是总体工作的推进又在采购部,所以每项工作都不是很顺利,从中作梗的人多,实际办实事的人少。
根据水野和疤脸的测算,他们还需要开发五家以上这样的供货商,才能满足以后的需求。
况且不光是要有大型注塑机,还得有喷涂和印刷的能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供货商的选择。
还有一点就是,山蒲的树脂原材料都是保税进口的,如果要是让其他家代加工,必须要在海关进行备案,要不就有被罚款的风险。
海关备案和监察工作很简单,但是这样一来,供货商的生产地和注册地必须是在滨城,周边的其他城市都不行,海关没有跨区监察的权利。
大多数有加工能力的供货商,富余产能都不大,1000-2500吨设备总共三十多台,能有5-10台给他们专用就是最大的供货能力了。
一台这样的注塑机,基本都在一百万到三百万之间,注塑机的价格,基本就是吨位数除以十,所以想自己干这么一个注塑厂是不太容易的。
权力的分散有个好处,就是可以互相牵制,但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互相扯皮,互相拆台。现在这两项新供货商开发的课题,都是李多云在负责。
李多云今年三十五岁,老公吴跃也在山蒲工作,是在音响制造部,最近调到了电子乐器制造部当课长。
李多云以前一直在仓库,前几年进的采购,也一直是在购买管理。
开发购买选人时,疤脸感觉她的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对产品熟悉,为人也比较泼辣,所以就要了过来。
但是这个女的虽然很听疤脸的话,却是疤脸手下最不好管理的一个人,小心思太多,顾忌东西也很多。
不敢得罪人,又尝到了开发购买的甜头,总想搞出点儿自己的事来。
疤脸本来这次四月份的轮岗,是准备将她踢出去的,但是水野没同意。
觉得最近开发购买给其他课输送的人才太多了,不能削弱开发购买的实力。
事实上,是水野开始防范疤脸,不让他在采购部门只手遮天的手段之一。
疤脸四月份回来后,觉得现在是这两类供货商开发的最佳时机,因为各部门的骨干都去日本研修去了,这也就意味着原来的很多阻力暂时没有了。
目前接替他们的人,都是临时负责一段时间,等那些人回来后就得交出去,所以疤脸想,最近赶快将这个工作推进到下一个环节。
但是李多云的动作总是比较慢,可能是新找的几家都没搭理她,或者和她的承诺没有达到她的预期。
疤脸也猜到了她的大致意图,但不考虑利益问题,单从工作角度来看,这件事也是势在必行。
七月份电子乐器就开始上量了,再不增加合格供货商,公司的整体生产就会出问题。
有好几个供货商,连疤脸也没怎么接触,他做事的一贯风格就是,大家都先做该做的工作,都做好了再说其他的。
但是李多云的做法就有点儿太过了,明摆着要耽误生产了,你还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