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最强纨绔 > 第38章 官粮融合悦来客栈,搞起来!

第38章 官粮融合悦来客栈,搞起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充分发挥二皮脸的优势,再加上软磨硬泡,柴揆终于从他老爹那儿搞来了八万贯钱。

虽然未达目的,但总归有了本钱。

租金和本钱既然都已到手,下一步就是去租下几间铺子装修一下了。

黄金地段自然是汴河两岸,这里的闹市区非常集中,各座桥上来来往往,经常是车水马龙。

柴揆叫上招财进宝两个狗腿子,揣上交子票,带上银锭,便去现场实地考察了。

从汴河沿岸一路由东到西,目之所及皆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喧闹的声音完全可以用人声鼎沸来形容,足以见得大宋都城的繁华。

河水两岸有很多正在卸粮的船只,码头异常忙碌,但几乎没有见到督粮官到场,可见,这是私船。

平常还好,一旦到了灾年,危机便会凸显。

都说以上率下,上行下效,可是上面的命令,下面根本就不执行。

这次的洪灾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官粮差点叫私粮给挤死。

再往前走,茶馆酒馆里面能见到不少游人,他们在里面插科打诨,玩儿的不亦乐乎,有些甚至是穿着军服的士兵、军官。

此景此景,柴揆不禁摇了摇头。

这不正是北宋的真实写照吗?

繁华背后是无尽的隐患!

到了最后,只能是“隔江犹唱后庭花”!

文官武将不能各司其职,北宋无将南宋无相,最终只能是国将不国!

后世绘画大师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便清晰地描绘了徽宗时期东京城里各色人等的生活状态。

宋徽宗只从画里看到了盛世的一片繁荣,但显然,张择端的精心之作并没有这么简单。

在他的画中,汴河河畔全是私船,无一条官船,商贾小贩大力囤粮卖粮,却未见官粮;望火楼无人值守,形同虚设;城门楼上无一兵一卒,城上城下无任何防御工事,甚至是变成了商业区。

北宋中后期,辽金西夏的间谍探子们已经渗透成风,刺探情报更是家常便饭,胡人甚至不需伪装便可自由出入东京。

可悲,可叹!

但这不是现在的柴揆要操心的,这一点他无力改变。

落魄贵族不如狗,柴揆深知现在管好自个儿比什么都强。

整理了下思绪,柴揆继续前行。

整个东京城的粮食行当,由于受柴揆的点子和赵祯骚操作的影响,可以说是引发了行业巨震。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大大小小的粮店迎来了关店潮。

好巧不巧的,这波,又让柴揆赶上了。

预计需要转个两三天看铺子的柴揆,仅用了不到半日的时间便敲定了十家铺子并交了定金。

就这,还让老板们感恩戴德,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柴揆的行为算是雪中送炭。

他们一边收着钱,一边痛并快乐着在心里骂柴揆是大傻子。

不管怎样,买卖双方都挺高兴的,这大概就是双赢吧。

三日后,柴揆的铺子开始营业了。

店面沿着汴河由东南到西北分布,由外城穿里城而过,十间铺子外城占了七间,里城占了两间,都可谓是上风上水的黄金旺铺!

一时间,城里的百姓议论纷纷,因为柴揆起名都与“官粮旗舰店”有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