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如若华年 > 塞外

塞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江怀瑾心中的确有数。

那日一早,他就穿上了朱色朝服。

赵嫱当了一个多月的玉佩,都还未见过江怀瑾这副模样,许是早上睡的太沉,而今日他一早就将她佩在腰间的缘故,她才有幸见这一幕。

赵嫱从未到过皇宫。

这第一次来,倒也觉得新鲜。

宫墙高耸,框住了无穷的蓝天,只余下一小块,就像是给人聊以自慰般的一小块。

朱墙碧瓦,显得皇宫庄严异常。

江怀瑾在宫里穿梭。

赵嫱本以为他会直接上朝,没想到他先去了永安宫。

太后高坐。

江怀瑾按例行礼。

太后浅浅回声,叫宫女们给皇孙赐坐。

随后便屏退了工人。

偌大的宫殿只剩祖孙二人。

太后说话让人感觉云里雾里,可江怀瑾可以听懂,不时再回答上几句让人更云里雾里的话。

“陛下有意让薛侯此次出兵。”

“薛侯立功多次,实是不二人选。”

“可薛侯已过花甲,不免显得力不从心。”

“皇祖母是说,还有更好的人选?”

“子都倒也不用和哀家如此生分,哀家想,你应该都规划好了,不是吗?”

江怀瑾浅笑。

太后见孙儿笑容不减,便觉得他已有九成把握。

嘱咐了几句“切记注意安全”之类的话,便叫江怀瑾离开了。

江怀瑾出永安宫的时候,正好遇上了四皇子。

四皇子本与太子出生年月不差多少,再加上二皇子三皇子一个体弱多病,一个未出生就夭折,在立储之事上,二人也争得死去活来,无奈太子乃皇后嫡出,四皇子再如何,太子没有犯极其严重的错误,他也无法坐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座位。

四皇子见江怀瑾,不免亲热,毕竟七皇子如今风头正盛,又从未对太子明里暗里的相邀点头。

江怀瑾面对四皇子,只是淡淡应声,未见生疏,也不见亲热。

在南宫的时候。

大臣们均穿红色朝服,坐而论道。

在说到蛮夷人侵犯濠州边境之事,皇帝也将人人皆知的事拿到明面上讲,封卢阳侯薛远舟为大将军,光禄勋齐垣为左将军,周武侯刘宴为右将军,领二十万大军几日前往濠州。

令众人惊讶的是七皇子竟自请参军。

坚定的声音如玉珠般落在众人的耳中。

“二十万将士皆为父兄之希望,妻子之栋梁,此次一去,不知何时能归,儿臣亦是父皇之子,与百姓并无区别,儿臣愿与将士们共进退。”

“好好好,不愧是我儿,既你有心,便随卢阳侯一起出征。朕自觉天下百姓皆平等,无论王子布衣,皆是父母的心头肉,战争一事,为得江山社稷总有人身先士卒,无论百姓王侯,皆为我燕朝之荣耀。”

臣下一片赞同。

七皇子的美名也渐渐传播到长安城中。

出征之时迫在眉睫,赵嫱还没准备好,便随着江怀瑾踏上了出征西北的路程。

黄烟阵阵,风沙袭人,枯木立于荒漠,孤雁掠过苍穹。

赵嫱从未见过此等场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将士们在荒漠中安营扎寨,靠着黄河水,似乎河水可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到濠州一行车马行驶了三月有余。

赵嫱从未见过蛮人。

见到之时,江怀瑾已身披铠甲,在一众铁衣将士中,显得格外瞩目。

蛮人军队穿着金色盔甲,如潮水般,向那白色涌来。

赵嫱随江怀瑾站在城墙之上,看着下面的厮杀。

两色交缠,久久没有离去。

远方残阳似血,红霞如火,铁蹄扬起风沙,鲜血湿润裂土。

朔风不止,鲜血不止,战争不止。

赵嫱这才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臣残酷,和无数战场值得被铭记。

当天晚上。

燕朝的几位大将召开了一次短暂的会议。

虽说这是江怀瑾第一次带兵。

可他的行事作风却让其他人自觉的遵守他的话语。

长桌前,江怀瑾开口:“如今蛮人咄咄相逼,各位同僚可有良策?”

营中一片沉默。

江怀瑾目光微闪。

“薛将军,你可有良策?”

众人的目光皆看向卢阳侯。

卢阳侯的掌一下子拍在长桌上,竟让长桌微微震动。

“蛮人多年前在荆江签下优裕之盟后,两国一直相安无事,可如今他们这般做事,我们自是不能退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